首页期刊导航|化学教与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学教与学
化学教与学

马宏佳

月刊

1008-0546

hxjyx@jschemedu.com

025-83708455

210097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范大学化学楼

化学教与学/Journal Chemist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查看更多>>《化学教与学》为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江苏省唯一化学教育教学类省级期刊,刊号为ISSN 1008-0546 CN 32-1482/G4。读者对象:中学化学教师、化学教学研究人员、师范生、教育类研究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精选素材 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以高三主题复习课"皮江法炼镁"为例

    胡凯威马恒春周海欧
    45-4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优质素材,有利于学生打破校园知识与外界社会之间的屏障,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目前,学生普遍认为电解法炼镁是市场上生产镁的主要途径,与实际情况不符.鉴于此,本文以陕西榆林市的皮江法炼镁工艺作为真实素材,设计并实践了一堂高三主题复习课,课堂中以关联、进阶的问题驱动学生思辨,构建了一套工艺生产的思维模型,培育了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学科核心素养.

    优质素材皮江法炼镁问题驱动学科核心素养

    渗透工程实践的"金属"大单元复习教学——以"铁锅的一生"为例

    邱长永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铁锅的一生"为例,阐述在中考复习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并建构认知模型,通过"铁锅的一生"为主线,建立"教、学、评"一体化的大单元复习教学模型,将知识学习与拓宽视野、过程评价有机整合,并渗透工程实践、工匠精神的教学思想,为中学化学教学探索一个新的视角.

    工程实践"金属"单元设计铁锅的一生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以"一起来创皂"为例

    王敏慧胡红杏
    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融合STEAM教育的课堂教学强调学科的融合性、项目的实践性和学习者的合作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契合我国新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本文旨在将STEAM教育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从注重跨学科整合、注重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注重问题驱动、注重实践探索应用四项原则出发,设计出渗透STEAM教育理念,并融合PBL教学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其项目活动以科学(科学原理、科学探究等)先行,逐次加入技术(草图绘制、设计实验方案等)、工程(设计、制作和测试模型等)、数学(估算、测量等)要素,并贯穿艺术成分(科学史、美学等).研究以学生完成的作品来考量其对STEAM所涉及的知识、能力、思维和态度的表现水平,反思实践研究效果,提出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建议.

    STEAM教育理念PBL教学模式核心素养创新素质

    基于微粒观建构的高三化学大单元复习教学研究

    李宁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微粒观建构的高三化学大单元复习,改变传统教材模块、章节形式,聚焦学科大概念,彰显微粒观的进阶发展,梳理高中化学微粒观建构的学习载体及其对应的知识层级、发展顺序,建构四条大单元主线;在案例开发和实践应用中提炼教学策略,验证大单元复习的效果.基于微粒观建构的高三化学大单元复习方式有助于提高高三教学质量,推动学生的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学科思想.

    微粒观建构单元教学高三复习

    基于真实情境的"酸的化学性质"项目式复习教学——以"健康保'胃'战"为例

    廖荣滔
    66-6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健康保'胃'战"为项目主题,开展初中化学"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复习教学.学生通过完成"了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病""探究胃药的成分""测定药品样品中碳酸氢钠的含量""打响健康保'胃'战"四个项目任务,梳理初中化学"常见的酸"的知识,建构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拓宽学生认识化学问题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常见的酸项目式教学知识结构化复习课

    基于项目式教学进行单元复习实践探索——以"应用广泛的酸、碱、盐"为例

    张红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入课题,运用项目式教学进行"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单元复习.本文以"如何合理补钙""自制有机钙片""测定碳酸钙片的含钙量"三个核心内容聚焦酸、碱、盐的性质,中和反应等核心知识的迁移应用,彰显化学学科价值.

    项目式教学定性分析定量测定

    教学评一体:两版义教化学课标的文本分析——基于NLPIR大数据语义智能分析平台

    倪胜军孙艳平吴恒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NLPIR大数据语义智能分析平台对2011年版和2022年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进行文本分析,包括全量词频统计与信息熵、关键词提取、新词发现等揭示它们的异同,为理解新课标和初中化学教学提供参考.研究发现:课程目标从"三维"到"四核"演进、内容结构从"知识聚类"到"学习主题"进行组织、教学评价从"注重评价方式多元"到"建立学业质量标准"等特点,进一步促进教学评一体化.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NLPIR平台文本分析学业质量大概念

    中外高中化学教材关于"摩尔的概念"内容的比较分析——以IB化学教材与人教版化学教材为例

    李萍沈静
    79-8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物质的量是学生定量认识化学最基本的工具,物质的量架起了宏观计量与微观计量的关系,能帮助学生解决化学中定量计算的相关问题.本文对该部分知识在中外教材中编写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给教师提供教学参考,为教师提供不同的教学思路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摩尔的概念物质的量教材分析中外高中化学教材

    为什么热水比冷水先结冰?——姆潘巴现象的成因探究

    许翠霞周莹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同等条件下,相同质量、相同体积的液体,温度高的液体会比温度低的液体先凝固,这就是姆潘巴现象.姆潘巴现象对牛顿冷却定律提出挑战,该现象背后的原理众说不一,至今没有定论.本文首先验证了姆潘巴现象的存在,然后从水位、外部冷却温度,水中"硬物"以及溶解气体等方面探究姆潘巴现象的成因.借助姆潘巴效应可以帮助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研究意义重大.

    姆潘巴现象影响因素溶解气体

    用数字化实验验证乙醇含有碳、氢元素

    李蔚胡崇安杨雪荣童庆敏...
    88-9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乙醇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但对乙醇的元素组成分析的探究实验在初中涉及较少,传统实验在开放环境中无法大量收集乙醇燃烧的产物,对推理乙醇含有碳、氢元素的结论缺乏证据,经过对实验环境和原料两方面的改进,仍无法严谨推理出乙醇燃烧后看到的白雾就是产物水,通过实验反思和证据推理,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可直接验证乙醇的燃烧产物含水和二氧化碳,进而说明乙醇含有碳、氢元素.

    乙醇元素组成数字化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