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angHe S&T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黄帝的民间性及其多重建构价值——兼谈张振犁先生与中原神话学派

    杨旭东程健君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文献典籍对黄帝的谱系化建构、脸谱化塑造,令黄帝的形象过于政治化、符号化、统一化。当下各地方兴未艾的黄帝祭祀,继承了这一符号原有的内在意涵,强化了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代表了官方的意志和诉求。黄帝祭祀之所以能够再次进入公众视野,是因为黄帝所承载的信俗功能,其背后起关键作用的恰恰是其民间性。支撑黄帝祭祀民间性的则是作为信俗的黄帝信仰的民俗属性和作为口头传统的黄帝神话传说的民间文学属性,两者对于正史研究的推进、作为文学形象的黄帝的塑造、作为人文始祖的中华民族认同等方面具有多重建构价值。这是以往研究常常忽略的部分。张振犁先生及其提出的中原神话学派,为此提供了丰富的学术材料和重要的学术视角。

    黄帝民间性信俗民间文学中原神话学派

    中原文化视域下的中原神话研究——以伏羲、黄帝、大禹神话为例

    常松木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原神话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非常丰富的创世神话、英雄神话、自然神话、仙道神话等神话资源。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的一系列中国民间文化之乡与中原神话相关的甚多,新中国成立以来历经几次整理编纂,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千百年来,中原神话在流传过程中以文献记载、口 口相传、风物和庙宇为载体承载了深刻的中原文化记忆,形成了诸多神话群。中原神话蕴含了爱国精神、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等民族精神。

    中原神话伏羲黄帝大禹民族精神

    中原文化探源之"钧文化"

    张向阳李道兴
    14-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钧文化"是夏王朝的主流文化,源于今河南中西部地区,具有明显的文化地理位置标识,蕴含华夏民族重要的思想观念和政治意识,一直在传承发展。"钧文化"的钧地观是中原文化"中原"概念的肇始,钧天观是远古人类宇宙自然认知的重要阶段,"钧"之节律观与中原农耕文明相伴而生,"钧台之享"是中原王权政治制度的发端,钧天广乐是华夏民族礼乐制的先声,钧瓷是钧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

    钧文化中原文化根脉探源

    江西省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与对策

    闫红菊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兴国,人才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长期促进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外延式快速发展之后,已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江西省高等教育整体稍显薄弱,其民办高校的发展在本省高等人才培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质量发展是民办高校的发展主线,更是生命线。找准学校发展定位,突出学校发展特色,不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这是江西省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中之重。

    江西省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

    民办抑或公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选择分流的家庭特征及成因

    李晓婷刘瑞娟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政策下,农村家庭出现了明显的教育选择分流现象,一部分农村家庭放弃免费公办学校,选择需要收费的民办学校。目前,义务教育阶段选择民办学校的家庭可总结为四种类型,呈现多样化和大众化特点;选择民办学校的家庭受到家庭、教师、学校和政策四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民办学校的存在为家庭提供了更多的教育选择机会,对促进我国教育公平的实现具有积极影响。

    农村家庭义务教育教育选择民办学校分流

    习近平文化自信重要论述的三重意蕴

    王昱清
    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战略高度提出文化自信,并进行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就内涵而言,文化自信涉及两个基本问题:第一,对什么文化的自信;第二,对文化什么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对此都作出了回答。总的来看,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就文化民族性维度而言,是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就文化意识形态维度而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就文化自身维度而言,是对文化理想、文化价值、文化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自信。

    习近平文化自信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文化

    "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的逻辑内蕴、问题导向和实践路径

    乔旭娟陈云龙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这是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具有丰富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在党和国家事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的深远影响。长期以来,"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受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和青年群体"佛系""躺平"等不良思想倾向影响严重。因此,要格外注重青年理论武装,其基础前提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心工作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入脑入心,重要任务是引领青年自觉抵制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同时要拓展场域,打造多元载体平台,提升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亲和力,让青年成为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深入学习者和模范践行者。

    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逻辑内蕴问题导向实践路径

    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研究

    赵芳芳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形式主义的新变种。当前,"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主要表现为功利化、表层化、重复化、繁杂化、内卷化等五个特征。"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内在逻辑和产生根源,可以从文化、思想、制度、技术、治理等五个层面进行结构性分析。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有利于高效率高质量推动党和国家政策落实,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促进治理及服务水平提升,有利于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有利于助推信息技术与社会治理融合发展。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应综合施策、标本兼治。一是加强统筹规划,避免盲目建设;二是健全数字制度,统一数据标准;三是消除本位主义,推进信息共享;四是推进靶向治理,减轻基层负担;五是健全考核体系,强化执纪问责。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数字形式主义数字治理社会治理效能

    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思考——兼论浙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优势和重点任务

    徐治彬
    49-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具有科技含量高、生产效能高、发展质量高的重要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考量全球局势变化、洞察世界科技产业变革、着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明确战略重点,多措并举,多向发力。浙江作为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地、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省,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进程中当好排头兵、续写新华章,必须充分发挥好自身优势,着力落实好重点任务。

    新质生产力发展内涵意义要求浙江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数据要素参与分配的生成机理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王杰森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要素是社会再生产的新动能,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深入渗透到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对其他生产要素产生放大、叠加、倍增效应。由于数据要素的特殊性,使得数据要素发挥作用的具体形式与传统生产要素存在明显差异,使社会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产生了深刻变革,催生了一系列崭新的生产关系。基于生产决定分配的基本原理,只有立足于数据要素的经济运行过程,对数据要素在整个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中的作用进行归纳,厘清其作用机制,才能进一步为更好地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进数据要素参与分配提供理论基础。

    数据要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产关系分配关系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