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学研究
化学研究

倪嘉缵

双月刊

1008-1011

hxyj@henu.edu.cn;hxyjbjb@163.com

0378-2866141

475001

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校内

化学研究/Journal Chemical Research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7年,是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由河南大学主办。办刊宗旨:报导化学领域各分支学科研究的新成果,介绍新知识,新技术,促进学术信息交流。读者对象为大专以上水平的化学、化工科研人员、教育及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N-对香豆酰酪胺顺反立体异构化研究

    牛丹丹占梦珂李缓朱金花...
    377-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式N-对香豆酰酪胺(N-p-trans-coumaroyltyramine,N-p-t-CT),可以从多种植物中提取分离得到,但分离程序繁杂,得率很低,成本极高.研究表明N-p-t-CT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病毒、抗癌等多种药理活性.N-p-t-CT经光照可生成其顺式异构体N-对香豆酰酪胺(N-p-cis-Coumaroyltyramine,N-p-c-CT),且这两种立体异构体表现出不同的生物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活性和作用机制,本文建立了N-p-t-CT的简单快速HPLC定量分析方法,并同时考察了不同光源、溶剂、温度、浓度及溶液pH等条件对其异构化的影响.研究表明,N-p-t-CT在避光、浓度高、溶剂极性小、碱性条件下更加稳定.研究结果为其进一步深入研究及相关产品研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N-对香豆酰酪胺生物活性顺反异构化影响因素

    基于四硫富瓦烯衍生物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研究进展

    何勇崔紫嫣周梦佳李艳周...
    385-4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过去的十五年中,基于四硫富瓦烯衍生物配体(如羧酸基、氨基或吡啶基)可灵活地与金属离子或者簇通过配位组装构建出具有多种拓扑结构和不同性质的配位聚合物而得到快速发展,其优异的结构可设计性使其广泛应用于多种研究领域.尤其是该类配体中的四硫富瓦烯(TTF)片段具有强的给电子能力、良好的氧化还原活性.特别是,在TTF核心的五元环外端的C=C位置引入取代基后,可以改变其电子状态,使其成为具有导电性、气体吸附性、光电和磁性等功能的配位聚合物材料.本文将依据配位功能团类型的不同进行分类,从该类配位聚合物的配体种类、金属中心种类及配位构型与配位数、材料合成、结构及应用等方面对近些年来该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展望.

    配位聚合物四硫富瓦烯衍生物配位组装

    ZIF-67@AB-8的制备及对芦丁的吸附研究

    王晓歌占梦珂胡卫平朱金花...
    410-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属于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黄酮类化合物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着显著的效果,因此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利用显得尤其重要.目前,大孔吸附树脂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被认为是吸附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有效材料.本研究利用大孔吸附树脂AB-8为模板,制备了ZIF-67,并以芦丁为标准样品,研究了ZIF-67@AB-8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效果,对吸附条件进行了优化,考察了ZIF-67和树脂的比例以及吸附时间对黄酮类化合物吸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3g二甲基咪唑与3g六水硝酸钴制备的ZIF-67@AB-8(2 g)对芦丁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在浓度为80 mg/L的芦丁溶液中,加入0.025 g ZIF-67@AB-8并在摇床中以220 r/min的转速充分搅拌8h,其对芦丁的吸附效率高达97.76%.研究结果为黄酮化合物的分离开辟了新的途径.

    大孔吸附树脂ZIF-67芦丁吸附

    一步法合成混合取代含氟环三磷腈化合物及其热稳定性研究

    朱腾飞左胜利刘建军张敬婧...
    417-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六氯环三磷腈为底物,八氟戊醇和间甲基苯酚为亲核试剂,采用简单的一步法合成了混合取代含氟环三磷腈化合物.与传统的分步法合成相比,一步法是所有亲核试剂一次性加入到反应体系中,按照亲核试剂与底物取代反应能力的强弱,通过调控亲核试剂浓度和反应时间控制其产物结构,减少了反应时间,缩短了反应步骤.作为对比,还合成了八氟戊醇和间甲酚单一基团全取代的两种环三磷腈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磷谱(31P NMR)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一步法合成的混合取代产物中八氟戊氧基和苯氧基的基团占比分别为49%和51%,而分步法为34%和66%.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测定结果表明,分步法和一步法产物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 230和1 356,表明一步法合成的环三磷腈产物中侧链八氟戊氧基大相对分子质量基团较多,与 31P NMR结果一致.此外热失重(TG)结果表明,一步法和分步法样品在N2气氛热失重50%的温度分别为333和365℃,热稳定性的提高与其分子结构中苯氧基的比例增大密切相关.

    含氟环三磷腈一步法合成分步法合成结构表征热稳定性

    4,4'-二(2-羟基-4-甲基-1-偶氮苯)苯磺酰替苯胺的合成及表征

    安亚丹张攀毛雅君邵香敏...
    422-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偶氮染料是目前用于纤维染色的一类重要化合物,将4,4'-二氨基苯磺酰替苯胺(DASA)制成重氮盐,然后在一定条件下与3-甲基苯酚进行偶联反应制得了一种新的化合物4,4'-二(2-羟基-4-甲基-1-偶氮苯)苯磺酰替苯胺.并通过实验条件的优化,确定了该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为:芳香胺与亚硝酸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6、重氮盐与3-甲基苯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反应时间45 min、反应温度0~5℃、pH为9,产率为86.2%.并用HPLC-MS、1H 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目标产物4,4'-二(2-羟基-4-甲基-1-偶氮苯)苯磺酰替苯胺被成功合成.

    DASA重氮化4,4'-二(2-羟基-4-甲基-1-偶氮苯)苯磺酰替苯胺

    新疆苦豆子叶红外光谱特征及光谱地域性特征分析

    王林洋买买提江·阿布都瓦克马强强田树革...
    426-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对苦豆子叶进行中红外光谱测定,采用近红外光谱仪对苦豆子叶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探究谱图一致性及特征.分析光谱峰位,推测其可能涉及的基团振动,从而为进一步的结构研究提供部分理论基础.结合统计学方法对中红外光谱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评价其光谱地域性特点及差异,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新疆区域苦豆子叶的质量控制及鉴别依据.

    红外光谱地域性聚类分析质量控制

    聚吲哚乙酸修饰电极对亚硝酸根离子的电化学检测

    徐志勇张培锋白云飞杨育军...
    43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聚吲哚乙酸修饰电极对NO2-的检测.通过恒电流沉积法制备聚吲哚乙酸修饰电极,然后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对NO2-的电催化氧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HAc-NaAc缓冲溶液(0.1 mol·L-1,pH=2.6)中,聚吲哚乙酸修饰电极对NO2-具有较好的催化氧化活性.该方法用于香肠样品中NO2-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吲哚乙酸循环伏安法修饰电极检测

    次磺酰胺促进剂对丁腈橡胶性能的影响

    蒋利辉张冰华张朋飞张鹏...
    438-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液压胶管内胶层配方,考察了次磺酰胺促进剂CBS、NOBS、DZ和NS对丁腈橡胶(NBR)硫化性能、力学性能以及耐老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BR都有着较长焦烧时间,加工安全性好.随着DZ用量的增加,NBR的焦烧时间变化不大,控制在3 min左右,表现出较好的加工安全性能;正硫化时间越来越短,但也能控制在10 min左右,基本能平衡硫磺与橡胶及镀铜钢丝之间的反应;硫化胶的硬度、拉断强度及定伸强度越来越大,拉断强度增大的趋势更加明显;拉断永久变形开始显著降低,之后基本不再发生变化.耐油热老化后性能测试表明:硫化胶硬度下降4~5左右,拉断强度及拉断伸长率略有下降但不太明显,永久变形变化非常小.

    丁腈橡胶次磺酰胺促进剂热油老化焦烧时间

    过渡金属氮化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磁屏蔽性能研究进展

    陈韶伟何玉琦周鑫阳李东...
    443-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过渡金属氮化碳化合物(MXene)由于独特的层状结构、优异的导电性、可调节的活性表面和优异的机械强度,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储存、导电薄膜、电磁干扰屏蔽、环境污染等领域.随着MXene研究与应用的发展,其需求量也与日俱增,因此,MXene的制备方法也在不断扩展,并向无氟、温和的环保型方向发展.近年,随着信息技术与产业的快速发展,新一代集成电子器件呈现体积小、功能集中、多场景应用等特性,且电磁干扰与污染等对人体、电子设备、电网安全运行、信息安全的危害问题也日益突出,基于MXene的多功能电磁屏蔽材料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基于以上研究现状,本论文将重点综述MXene制备方法及其在电磁屏蔽领域的应用研究.

    MXene电磁屏蔽膜材料水凝胶气凝胶

    Nafion质子交换膜改性的研究进展

    赵腾腾李慧莹严汝桐龙志...
    455-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是一种高效的能源转换设备,它能够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其优点在于转换效率高、启动速度快,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交通、便携供电系统等领域.质子交换膜(PEM)是PEMFC的关键材料之一,目前广泛应用的是由美国杜邦公司发明的Nafion膜,但是Nafion膜成本高、低湿度下质子传导性低且甲醇渗透性高.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研究者们开展了大量的改性研究.本综述系统地总结了不同结构组成的无机、有机材料改性Nafion膜的研究进展,通过具体的实例,详细介绍了各种类型改性Nafion膜的性质和性能,包括其质子传导性、燃料渗透性、机械强度等.同时,本综述还展望了改性Nafion膜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前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燃料电池Nafion膜质子交换膜复合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