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西药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西药学杂志
华西药学杂志

张志荣

双月刊

1006-0103

hxyxzz@scu.edu.cn

028-85501400

610041

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3段17号

华西药学杂志/Journal West China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涉及内容有: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中药、药剂学和生物药剂学、药理与毒理、药物分析、生化药物及部分边缘学科。同时,报道国内外药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动向及信息。本刊包括了药学领域的科研、生产和临床等方面的内容,适应范围广、内容丰富。有利于医药学工作者的知识更新与业务水平提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LC-MS/MS法测定重镇过敏煎与过敏煎中的差异代谢物

    谭冰燕吴贤波韦唯邹灿...
    294-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重镇过敏煎(过敏煎+磁石+龙骨)与过敏煎的差异代谢物,研究重镇过敏煎缓解特应性皮炎瘙痒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非靶向LC-MS代谢组学技术检测重镇过敏煎和过敏煎血清中的化学成分,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筛选血清中的差异代谢物并进行通路分析.结果 正负离子两种模式下,两组血清中共检测出684种代谢物,筛选得到差异代谢物165种,主要为黄酮类、萜类、苯丙素类;富集得到2条具有生物学意义的通路,分别为苯丙氨酸代谢通路与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通路.结论 重镇过敏煎对特应性皮炎瘙痒的治疗优势可能与苯丙素类、萜类、黄酮类等种类代谢物,以及azukisaponin Ⅳ、formononetin、6-shogaol、α-hederin等显著差异代谢物相关,以上代谢物通过参与调控苯丙氨酸代谢通路与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通路实现.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代谢组学重镇过敏煎过敏煎差异代谢物特应性皮炎慢性瘙痒重镇安神药

    CRITIC-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综合评价益智药材的质量

    闫嘉李荣姬生国
    299-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CRITIC-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法多指标综合评价益智药材的质量.方法 选取益智药材中的圆柚酮含量、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水分、灰分等质量评价指标,以CRITIC法获得权重系数,采用TOPSIS法进行分析,构建益智的综合质量评价模型.结果26批样品综合质量评价指标的相对接近度最大值为0.7359,最小值为0.4152;来自道地产区海南省琼中县乌石镇的S7、S9样品的排序靠前.结论 不同产地益智药材的质量存在差异,综合评价指标显示采集于海南省的样品质量较好.CRITIC-TOPSIS法结合多指标成分的综合分析适用于益智药材的质量评价.

    益智圆柚酮浸出物水分灰分CRITIC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多指标综合评价质量评价

    HPLC指纹图谱分析竹节参茎叶化学成分的累积特征

    王瑶郭佳龙叶陈辉袁成福...
    303-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生长期竹节参茎叶中化学成分的累积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生长期竹节参的茎叶,根据紫外光谱特征鉴别对应成分类型,计算相似度;运用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对竹节参茎叶进行模式识别分析;结合热图分析各类化学成分的累积变化规律.结果 建立了竹节参茎叶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 23个共有峰,对应化学成分类型主要为黄酮类和皂苷类,并指认了其中7个共有峰;22批样品的一致性较高;竹节参茎叶在不同生长期内的成分累积特征存在差异,4、5月份黄酮类成分积累最多,而皂苷类成分的累积量在6、7月份达最大值;通过HCA、PCA和PLS-DA可将不同生长期的竹节参茎叶完全区分开来,其中,有7个特征峰可作为不同生长期竹节参茎叶差异性的主要标志.结论 竹节参茎叶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和皂苷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法能反映其生长期内次生代谢成分的动态累积变化.

    竹节参茎叶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不同生长期化学模式识别次生代谢产物动态累积特征

    征稿启事

    308,封3页

    GC-MS法分析苏格木勒-10的挥发油及脂肪油成分

    张哈旦宝力高张朝鲁孟王美丽良良...
    309-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蒙药苏格木勒-10的挥发油和脂肪油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苏格木勒-10的挥发油和脂肪油,通过气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 苏格木勒-10挥发油和脂肪油的得率分别为2.50%、6.87%;挥发油和脂肪油中分别鉴定出相对含量大于0.03%的成分43、45种,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结论 苏格木勒-10的挥发油成分多为倍半萜类、甾体及脂肪族化合物,且多为15个碳以下的小分子化合物,以倍半萜为主;脂肪油中多为脂肪酸衍生物、生物碱类、倍半萜,其中,脂肪酸衍生物以亚油酸甲酯、棕榈酸甲酯为主.

    苏格木勒-10蒙药挥发油脂肪油化学成分气质联用法倍半萜类化合物

    响应面法优化黄精膏的水提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罗霜王剑波马佳丽王成...
    314-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选黄精膏的水提工艺,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主客观组合赋权结合响应面法、HPLC法,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6-姜辣素、总多糖的含量及干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优化黄精膏的水提工艺,并评价最佳工艺下黄精膏水提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 黄精膏的最佳水提工艺为料液比1∶8,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1.5 h,该条件下黄精膏水提液的综合评分为44.974,预测结果的平均得分为49.881,相对误差为3.494%,与预测值的得分接近一致;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清除率随水提液的浓度增加而增大,50 mg·mL-1黄精膏水提液对羟基自由、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9.49%±0.02%、83.80%±0.01%.结论 优选的水提工艺稳定,合理可行,水提液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可为黄精膏药食同源产品的后续开发提供依据.

    黄精膏响应面法水提工艺6-姜辣素总多糖抗氧化活性高效液相色谱法药食同源

    HPLC同时测定沙棘中的6种色胺类生物碱

    刘振华任李成城王月董琦...
    321-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6种沙棘中的色胺类生物碱.方法 采用Xcharge-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5%三氟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 ℃,进样量10 μL.结果 6 种色胺类生物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 6.28~251.40、5.71~228.60、1.14~457.10、0.80~32.00、0.31~12.60、0.46~18.30μg·mL-1(r2>0.9993);其中,供试品中共检测到4种色胺类生物碱,分别是5-羟色胺、6-hydroxy-l-methyltetrahydro-β-carboline-1-carboxylic acid、shepherdine、L-色氨酸;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 93.63%、89.86%、91.58%、90.91%,RSD均<3.00%.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结果准确.

    沙棘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胺类生物碱5-羟色胺L-色氨酸Shepherdine含量测定

    枸橼酸西地那非口崩片含量均匀度的测定

    王一帆樊丽娟肖峰张玲...
    324-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UV法测定枸橼酸西地那非口崩片的含量均匀度.方法 以0.01 mol·L-1盐酸为溶剂,在292 nm处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快速测定枸橼酸西地那非口崩片的含量均匀度.结果11.14~39.89 μg·mL-1枸橼酸西地那非对照品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1.42%,RSD为0.40%;配制的样品溶液在8 h内稳定;3批枸橼酸西地那非口崩片的含量均匀度均在合格范围内,A+2.2S分别为3.54、1.98、2.70,与 HPLC法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所用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经济、重复性良好,可用于枸橼酸西地那非口崩片含量均匀度的测定.

    枸橼酸西地那非口崩片含量均匀度UV法高效液相色普法磷酸二酯酶5质量控制

    近红外光谱法检测复方甘草酸苷制剂的质量

    童一洋郭志永闻宇李杰...
    327-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快速检测复方甘草酸苷制剂的质量.方法 利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和二阶导数进行预处理;分别采用连续投影算法、遗传算法和竞争自适应重加权算法对特征波长进行筛选;对筛选后的特征波长建模,并比较模型效果.结果 竞争自适应重加权算法筛选后的波长建模效果最好,甘草酸苷、盐酸半胱氨酸、甘氨酸的含量预测模型的测定系数分别为0.9501、0.9522、0.9549,校正标准偏差分别为0.482、0.502、0.544,预测标准偏差分别为0.689、0.732、0.832.预测值可显著解释测量值.结论 竞争自适应重加权算法的预测效果较好,结果可靠,可用于快速检测复方甘草酸苷制剂的质量.

    复方甘草酸苷近红外光谱光谱预处理连续投影算法遗传算法竞争自适应重加权算法质量控制

    HPLC同时测定小儿氨酚黄那敏制剂中的4种甜味剂

    阿玉梅魏文芝陈学艳彭双...
    33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制剂中4种甜味剂(安赛蜜、糖精钠、阿司帕坦、甜菊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 μm),流动相A为0.02 mol·L-1磷酸二氢铵溶液(pH4.4),B为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00 nm(糖精钠、阿司帕坦、甜菊苷)、226 nm(安赛蜜),柱温30 ℃,进样量10μL.结果 安赛蜜、糖精钠、阿司帕坦、甜菊苷均达到基线分离,分离度符合要求,各辅料均无干扰,线性范围分别为1.012~404.800 μg·mL-1(r=0.9999)、1.117~223.400 μg·mL-1(r=0.9999)、1.180~471.800 μg·mL-1(r=0.9997)、0.605~605.200 μg·mL-1(r=0.9999);检测限分别为 19.7、8.0、11.2、25.4 ng·mL-1;定量限分别为 65.7、26.0、37.5、84.7 ng·mL-1;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 97.81%、98.30%、98.00%、101.10%,RSD 分别为 1.84%、1.39%、0.71%、1.98%(n=9).结论 所用方法稳定性、重复性均较好,通过测定甜味剂含量可监控制剂生产过程中辅料投料是否与处方一致,为儿童用药中甜味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小儿氨酚黄那敏甜味剂安赛蜜糖精钠阿司帕坦甜菊苷一测多评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