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材技术与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材技术与应用
建材技术与应用

盛晋生

双月刊

1009-9441

jcjsyyy@163.com

0351-7015706 7015963

030006

太原市坞城路115号

建材技术与应用/Journal Research & Application of Building Materials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新闻出版署和科学技术部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建材科技期刊,也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建筑材料等专业领域的进展和动向,介绍建材工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交流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内容涉及水泥、玻璃、建筑卫生陶瓷、耐火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专业领域。设有“政策法规”、“试验研究”、“综述”、“生产技术”、“自动控制”、“施工技术”、“检测技术”、“研究探讨”、“综合信息”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下结构物重力基础贯入及抗剪性能有限元分析

    魏鑫刘炜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水下结构物重力型基础的承载能力,有必要将部分结构型钢贯入海床以提高其侧向抗剪性能,参考桩基础的贯入计算以及土力学条件,采用理论公式对于重力基础的贯入和侧向稳定性进行计算.为保证设计可靠性,同时对理论计算进行验证,对重力基础的贯入和侧向稳定性进行了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显式有限元分析.分析表明:理论计算和有限元分析的结果接近,在设计时可采用理论公式计算值,通过设置一定的安全系数,满足水下结构物重力基础的贯入和侧向抗剪稳定性要求.

    水下结构物重力基础贯入特征抗剪性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发布

    41页

    基于STIRPAT模型的吉林省建筑业能耗影响因素分析与预测

    严雯莲季忠洋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建筑业能源消耗影响因素,采用STIRPAT模型,基于 2007-2021 年吉林省建筑业相关数据,采用岭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率、建筑业总产值、产业结构和能源强度均对吉林省建筑业能耗有显著影响,且每变化1%,能源消耗量的变化为 1.785%、0.721%、-0.879%和0.965%.经对吉林省建筑业能耗量预测发现:当城市化率低速增长、能源强度高速下降及第二产业占比低速下降时,吉林省建筑业能耗量增长速度最慢,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节能对策.

    建筑业能源消耗STIRPAT模型情景预测

    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路基沉降现场监测与分析

    何建柳佳张海辉童立红...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萍乡中环东路为背景,通过阵列位移计自动监测与自行研制的小型北斗信号接收机相结合,对采空区路段路基沉降变形进行实时监测,并与非采空区路基沉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空区对路基沉降变形有一定影响,通过现场埋设混凝土板的方法可有效控制下伏采空区路基沉降;C2、C3 断面沉降量增长稳定,与时间线性关系显著;C1 断面沉降量受交通荷载影响较大,整体沉降量较大,且路面沿横断面向路线中心倾斜,需对 C1 断面路线中心处进行加固处理.

    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路基沉降实时监测

    基于PMV的暖通空调智能监控系统设计

    郭燕飞张亚南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物的暖通空调室内空气参数的设定值基本是根据行业标准设置的,而行业标准数值是根据预测平均值投票模型PMV获得并确定的,而 PMV的影响因素涉及地域习惯、使用者穿着和活动姿态等方面.选取PMV=0 的空气参数作为智能控制系统的初始设置数值,并根据用户使用习惯对环境温湿度设定值进行动态修正.以中央空调全空气系统根据冷(热)负荷变化的智能控制为例,构建中央空调智能控制系统,以实现对建筑物暖通空调系统温湿度的监测和控制.

    暖通空调PMV智能监控分级控制空调机组

    基于类型学的三坊七巷私家园林空间特征研究

    何梦婷张潇洲何可沁郑玮锋...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存有众多具有福州特色的私家园林.从现存私家园林史料出发,运用建筑类型学方法,分析三坊七巷私家园林空间元素构成特征.基于类型学的研究方法,通过识别私家园林空间的要素、组织、形态和氛围等方面开展空间特征类型研究,将其划分 A类、B类和 C类三种私家园林空间类型.

    私家园林类型学空间特征

    福州市晋安区景观特征类型识别及评价

    林榕叶应迪赖雯凯陈顺和...
    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景观特征评价可以为城市景观科学建设提供实践指导和参考.研究以福州市晋安区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定量聚类分析,对景观特征类型进行了识别,并对景观特征分类图斑块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晋安区景观具有良好的多样性,地区分离度较高,优势较为明显.晋安区 6 类景观类型的斑块共为 2 647 个,其中以平原林地景观的斑块面积、斑块密度、景观分离度和景观形状指数等均为最高.晋安区作为平原林地景观和休闲景观等重要斑块,其中山地林地景观优势明显,存在一定的景观异质性与丰富度.城乡景观、休闲景观、园地景观以及休闲景观形成了一个比较集中的分布区域,是该地区重要的景观类型,可以作为该地区旅游发展的首选景观类型.

    景观特征类型景观特征评价景观特点

    基于G2SFCA的公园绿地步行可达性分析

    侯宇星林先成曹骞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绿色空间是居民进行各种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城市宜居的重要标准之一,为了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对公园绿地与居民的供需情况进行梳理并不断调整是必要的.研究以深圳市为研究区域,基于 15 min生活圈的概念,重点研究居民步行可达性情况.利用多源大数据与Goole影像等提取该地区小区居民数据、公园绿地及道路网络等相关数据,以小区居民与公园门数据作为供需点,借助于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G2SFCA)求取深圳市区域小区居民步行 15 min的公园绿地可达性.从公园绿地的供需情况、局部空间自相关及盲点分析方面对步行 10 min 和15 min的供需情况进行分析,并借助克里格插值分析整个区域的公园绿地可达性.结果表明:步行 15 min下的公园可达性良好,86.23%的小区居民可以到达城市公园,只有小部分出现不可达;公园可达性分级中,一般可达性占绝大比例,可达性好的地区占比最少,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深圳市区可达性盲点区域是分散的,占比不高且可以通过对周边绿地进行深度挖掘,不断提高公园面积进行改善,同时对道路网络的不断升级.

    公园绿地步行可达性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克里格插值

    基于环境行为心理学的鲁东沿海旅游乡村评价

    王庆玲李树壮刘珊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我国大部分乡村旅游的游客稀少、后续环境管理维护差及同质性严重等多重问题,基于在环境行为心理学的基础,结合鲁东沿海地区文化元素,采用层次分析法从环境感知、心理感知和行为感知三个方面构建鲁东沿海旅游乡村POE评价指标体系,从 17 个指标层对山东省五个省级以上沿海旅游示范村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揭示了各村在环境感知要素、心理感知要素和行为感知要素三个方面的优势及不足.对于不足之处提出,提升沿海乡村综合环境、关注游客心理感受和注重沿海乡村资源整合等优化策略.

    乡村振兴环境行为心理学鲁东沿海旅游乡村POE评价

    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场所研究

    朱雪芬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公共空间是一座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面貌的反映,是市民和旅游者体验城市文化的主要地方.具有鲜明地方历史特征的城市公共空间对一座城市而言是特别重要的.以荆州古城东门景区为例,结合环境行为学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内涵,对公共空间环境与人的行为进行分析,进一步从地标、城市景观、步行街和广场等方面探讨了荆州古城东门景区作为荆州市城市公共活动场所的形成原因.

    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行为学人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