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胡世林;赵国胜

双月刊

1673-6427

jczy@chinajournal.net.cn

0553-4836136

241002

安徽省芜湖市乌霞山西路18号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Journ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Chinese Medicine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份以普及为主,提高为辅的中药学术期刊。由安徽省中医管理局主管全国中医药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皖南职业学院主办。本刊专门刊登用于指导基层中药工作的新经验、新技术、新方法,具有新颖、实用、通俗的特点。可供各级医院药剂科、中药房、药材公司、医药院校、药检所以及中医药科研部门的工作人员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UPLC-Q-Orbitrap-MS法分析舒心解郁颗粒化学成分

    刘艳谢先娇彭进城倪代梅...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UPLC-Q-Orbitrap-MS法分析舒心解郁颗粒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 色谱柱(150 mm × 2.1 mm,1.7 μ m),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0.3 mL/min,进样量为2 μL.在正、负离子模式采集舒心解郁颗粒的质谱数据,根据一级质谱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二级质谱特征碎片结合文献考察对舒心解郁颗粒成分进行分析并对各化学成分进行药材归属.结果 从舒心解郁颗粒中共鉴定出71个化合物,包括23个黄酮类、7个氨基酸类、3个生物碱类、20个有机酸类、3个糖类、5个萜类、1个蒽醌类、1个苯丙素类和8个其他类化合物.结论 建立的方法能快速、准确、可靠、较全面地鉴定舒心解郁颗粒的化学成分,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舒心解郁颗粒UPLC-Q-Orbitrap-MS化学成分

    苓桂术甘口服液澄清工艺及抗脂肪肝作用初步研究

    王佳华刘茉张子湑陈沐含...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选苓桂术甘口服液的澄清工艺,初步探讨其抗脂肪肝作用.方法 比较水提醇沉法、澄清剂法、高速离心法、膜过滤法、热处理法5种澄清工艺对苓桂术甘口服液中甘草酸含量及澄明度的影响,以综合评分的方法确定最佳澄清工艺.测定小鼠体质量变化,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和油红O染色探讨肝脏脂滴情况.结果 经过比较苓桂术甘口服液的不同澄清工艺,得出ZTC1+1澄清剂法的综合评分最高,因此选择ZTC1+1澄清剂法为苓桂术甘口服液的最佳澄清工艺.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大于空白组,口服液干预后体质量显著下降,其中,高剂量组苓桂术甘口服液降低最为显著.苏木素-伊红染色结果发现,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脂滴空泡明显减少,肝细胞肿胀程度降低;油红O染色结果发现,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小鼠肝组织脂质沉积明显减少.结论 苓桂术甘口服液最佳澄清工艺为ZTC1+1澄清剂法,澄清剂用量为4%:2%,药液浓度为1∶4,絮凝温度为70 ℃.苓桂术甘口服液能够降低体质量、减少小鼠肝脏脂滴沉积,初步证明其具有抗脂肪肝作用.

    苓桂术甘口服液澄清工艺非酒精性脂肪肝苏木素-伊红染色油红O染色

    基于AHP-熵权法优选降糖灵口服液提取纯化工艺

    李隽永邱琼华韦倩梁学政...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选降糖灵口服液的提取纯化工艺,为其工业生产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AHP-熵权法给总多糖量、固体总量、葛根素、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四个评价指标进行主客观赋权.采用L9(34)正交设计对提取的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考察,以四个评价指标的综合评分优选最佳提取工艺.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对纯化工艺的浸膏相对密度、醇浓度、静置时间进行考察,以四个评价指标的综合评分优选最佳纯化工艺.结果 降糖灵口服液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h;最佳纯化工艺为将浸膏浓缩至相对密度1.15,加95%乙醇至含醇量达65%,静置12h.3批验证试验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 优选的降糖灵口服液提取纯化工艺稳定可靠,可以为大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降糖灵口服液提取工艺纯化工艺AHP-熵权法

    复方消炎膏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观察

    武永连武晗张胜男王方见...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复方消炎膏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61例接受高位复杂肛瘘切开挂线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30)创面外用复方消炎膏换药,对照组(n=31)创面外用凡士林纱布换药,两组均在术后第2天开始换药.观察两组术后第2、7天创面分泌物、切缘水肿、创面疼痛评分及炎症因子变化.结果 术后2 d两组创面分泌物评分均明显升高,但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7d,治疗组经过药物处理创面分泌物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创缘水肿程度评分结果提示术后2 d,两组均创缘多处水肿,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创缘多处水肿范围缩小,但两组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对比术后2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7d,治疗组疼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渗出量比较结果提示术后2d治疗组组渗出量为(27.43±12.04)mL,对照组(32.74±9.87)mL,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治疗组(14.10±5.22)mL,对照组(19.74±7.89)mL,治疗组渗出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复方消炎膏对炎症因子IL-6、TNF-α、IL-1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 复方消炎膏应用于肛瘘术后换药,在减轻患者创面渗液、水肿、疼痛症状及抑制炎症因子方面临床疗效明显.

    肛瘘复方消炎膏创面愈合

    康莱特注射液辅助PD-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刘拥军杨荣禄李正朱伟明...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康莱特注射液(KLTI)辅助PD-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NSCLC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2020年01月至2023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共64例,根据是否使用KLTI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KPS评分、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ORR、DCR、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标志物CEA和CYFRA21-1治疗前、后下降幅度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LTI辅助PD-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NSCLC能降低患者血清CEA、CYFRA21-1水平,且安全可靠.

    康莱特注射液PD-1/PD-L1抑制剂化疗非小细胞肺癌

    姜黄素抗急性髓系白血病作用机制及联合用药研究进展

    林智敏周云龙曾英坚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姜黄素是从天然植物姜黄根茎中提取的一类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炎等药理作用,研究表明姜黄素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作用.对姜黄素通过抑制细胞增殖、诱导凋亡、免疫调节、逆转耐药性、抑制侵袭转移、调控信号通路等作用机制及联合用药抗AML进行综述,提出姜黄素的不足之处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期为姜黄素后续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思路及理论依据.

    姜黄素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作用机制联合用药

    黄酮类化合物固体分散体研究进展

    武欣胡晓龙石心红汪豪...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酮类化合物来源广泛,活性多样,但该类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低,生物利用度差.在多种增加黄酮类化合物溶解度的方法中,固体分散体技术因溶解度改善明显,上市药品较多,且随着新材料应用范围的拓展和新制备方法的不断突破,该技术为黄酮类化合物的开发与临床应用提供更多参考.通过查找、梳理、总结和分析国内外黄酮固体分散体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黄酮类化合物固体分散体相关生物载体材料、制备技术和增溶机制,以期为黄酮类化合物药物发现及研究开发提供思路.

    黄酮溶解度固体分散体增溶机制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投稿须知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