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衰弱指数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出院半年内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2022 年1 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就诊并确诊为冠心病的 184 例老年患者,所有患者进行衰弱指数评估,并在出院后进行 6 个月的随访,按照是否衰弱分为衰弱组、非衰弱组.通过查阅患者的门诊及住院记录,以及电话随访,追踪记录患者 6 个月内的再住院情况、全因死亡、再发急性心肌梗死及大出血情况.结果 184 例患者中,96 例衰弱指数(0.68±0.12),88 例衰弱指数(0.14±0.02),衰弱发生率 52.17%.衰弱组 96 例、非衰弱组 88 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衰弱组中心功能Ⅰ级的患者占 2%,Ⅱ级的患者占 60.4%,Ⅲ级的患者占 27.1%,Ⅳ级的患者占 10.4%.非衰弱组中心功能Ⅰ级的患者占 13.6%,Ⅱ级的患者占 62.5%,Ⅲ级的患者占 20.5%,Ⅳ级的患者占3.4%.两组患者间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3,P=0.017),其中Ⅰ级和Ⅳ级的比例在衰弱组中较高.两组患者间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衰弱组有 9 例(9.38%)患者发生再发急性心肌梗死,4 例(4.17%)发生大出血,8 例(8.33%)发生全因死亡,3 例(3.12%)患者需要再次住院.两组大出血、全因死亡、再住院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0、3.990、3.260、6.35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衰弱指数是老年冠心病患者6 个月内再住院、全因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大出血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 衰弱指数与老年冠心病患者6 个月内再住院、全因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大出血方面显著相关,是其独立预测因素.临床对于此类老年冠心病出院后,仍应重视对衰弱患者的管理和监护,专门针对冠心病患者的衰弱指数研究,并对患者予以特定的康复训练、营养支持等,以保障患者的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