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解放军药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解放军药学学报
解放军药学学报

叶晓炜

双月刊

1008-9926

jfjn2008@126.com

010-66949046,66949021

100166

北京市丰台西路17号

解放军药学学报/Journal Pharmaceut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C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家级药学学术性一类期刊,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主办、出版,《解放军药学学报》编辑委员会编辑,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我国和军队各医、药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单位中、高级专业技术工作者的研究论文和科研成果;介绍有普遍或特殊代表意义的工作经验,对学科发展和专业研究有导向和指导意义。本刊已被国家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等多家大型数据库列为期刊源期刊,被《中国药学文摘》、《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列为核心期刊,并荣获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SD大鼠急性高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马博华李萌李倩邓成程...
    507-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SD大鼠高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和缺氧缺血模型组,常氧对照组于平原条件下(海拔约800 m)喂养,缺氧缺血模型组结扎右颈总动脉2 h后置于低压氧舱内,模拟海拔6 000 m高原环境,分为缺氧缺血1、3、5、7 d组,每组12只;缺氧缺血暴露结束后,出舱,称量并记录大鼠体质量及脑组织干湿质量,计算脑含水量;ELISA法测定脑海马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与常氧对照组比较,缺氧缺血组1、3和5 d组脑含水量升高显著;缺氧缺血7 d组无显著差异;缺氧缺血1、3、5 d组中的IL-1β、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均显著升高;而缺氧缺血7 d组肿瘤坏死因子无显著变化,IL-1β、IL-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有显著升高;镜下观察常氧对照组脑组织结构完整,神经元细胞形态正常,海马细胞排列整齐,血管外周间隙小,缺氧缺血3和5 d组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减少显著,部分细胞出现空泡,分子层、椎体层细胞水肿明显,血管周间隙增大显著;缺氧缺血1 d组有少部分细胞分子层、锥体层水肿,神经细胞排列较整齐;缺氧缺血7 d组无显著变化。结论 建立了高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模型,并发现缺氧缺血3 d组动物模型更为稳定。

    缺氧缺血脑损伤大鼠

    药学研究生神经科学方向常见科研思路及研究设计

    张鹍马善波王敏刘水冰...
    511-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生导师在培养药学专业神经科学方向研究生时常见的科研思路和课题设计。方法 通过对神经科学与药学的交叉领域进行深入分析,介绍基于神经递质系统、离子通道、神经炎症、神经可塑性等方面的科研思路,并结合具体研究案例,详细阐述研究设计的各个环节,包括研究问题的提出、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等。结果 通过对常见科研思路及研究设计的总结,可以为研究生的科研工作提供更全面而深入的指导。结论 通过对药学研究生在神经科学方向开展科研工作时常见科研思路的总结,有助于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药学研究生神经科学科研思路研究设计药物研发

    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对儿童皮质发育不良所致癫痫致痫灶的定位研究

    郭佳高丹丹张俊才陈宇峰...
    515-519,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对儿童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所致癫痫的致痫灶进行定位分析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FCD引发癫痫的儿童患者,均接受了11C-氟马西尼(11C-FMZ)和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脑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磁共振成像(PET/MRI);以SEEG定位结果为标准,定性分析11C-FMZ和18F-FDG PET低代谢范围及特征。结果 34例FCD儿童患者中,共发现致痫灶44处,26例患者为单一致痫灶,5例表现为皮质多发病灶(其中3例病灶位于同一侧,2例病灶累及双侧皮质),3例为皮质与脑深部核团的混合性致痫灶。18F-FDG和11C-FMZ PET对致痫灶定侧诊断的准确度分别为85。29%(29/34)和82。35%(28/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判断病变数目及位置的精准度方面,二者的准确度分别为65。90%(29/44)和86。36%(38/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电子放射性药物11C-FMZ可以在术前精准定侧、定位诊断FCD所致癫痫的致痫灶。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1C-氟马西尼

    不同贮存温度对氯苯醇搽剂稳定性的影响

    黄木土李冬刘珊彭冉...
    520-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贮存温度对氯苯醇搽剂稳定性的影响,探索提高制剂稳定性的方法。方法 选取5批次氯苯醇搽剂,平均分成2组,将对照组置于20~30℃下保存,实验组置于2~8℃冷藏,分别于0、3、6、9、12、18个月时对样品有效成分进行含量测定,评价不同贮存温度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贮存温度对氯霉素含量影响较大,实验组样品12个月内氯霉素含量下降(4。9±1。2)%,对照组样品含量下降(22。8±0。9)%;贮存温度对盐酸苯海拉明含量几乎没有影响,18个月内2组样品的盐酸苯海拉明的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 在不改变制剂现行生产工艺情况下,2~8℃冷藏可以提高氯苯醇搽剂的稳定性,该方法简便实用。

    氯苯醇搽剂氯霉素制剂稳定性制剂贮存温度

    万古霉素相关急性肾功能损伤危险因素分析

    汪佳万佳锋方慧邹杰...
    523-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患者在使用万古霉素过程中可能引起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肾损伤的标准将收集到的病例分为肾毒性组和非肾毒性组,使用χ2 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分析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而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估。结果 纳入本研究的病例中肾毒性组57例,非肾毒性组104例。剂量(P=0。007)、肥胖(身体质量指数≥30,P=0。010 4)、年龄(≥80岁,P<0。001)、谷浓度(≥30 mg·L-1,P=0。033 8)、合并心功能不全(P=0。016)、休克(P=0。006)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基础病以及合并使用大剂量利尿剂(P=0。033),存在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合并休克(OR=11。832)和年龄≥80岁(OR=15。77)影响最大。结论 万古霉素致肾功能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对有此风险的患者应给予特别关注。

    万古霉素肾毒性Logistic回归分析

    基于FAERS数据库的替尔泊肽不良事件风险信号的数据挖掘

    戴小霞欧阳山丹范华强谢丽芬...
    527-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对替尔泊肽(Tirzepatide)不良事件(ADE)的发生状况进行数据挖掘,为替尔泊肽的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从FAERS数据库调取2022年第一季度至2023年第二季度数据,提取替尔泊肽相关 ADE报告,应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管理局综合标准法(MHRA)对风险信号进行检测。结果 共获取14 683份替尔泊肽相关ADE报告并检测得到有效信号132个,共涉及16个系统器官分类(SOC),其中报告例次位于前3的为各类损伤、中毒及操作并发症(9 049例,38。20%),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6 214例,26。23%),胃肠系统疾病(5 839例,24。65%)。132个有效信号中有108个药品不良反应(ADR)信号,累及15个SOC,信号强度排前3位的ADR是注射部位发凉(ROR=101。47)、注射部位损伤(ROR=76。17)和饥饿(ROR=53。75)。共有47个ADR信号和5个SOC尚未被说明书记载。结论 在替尔泊肽的临床应用中,应重点关注注射部位反应和胃肠系统疾病的ADE,为有效开展药学服务和及时处理有关 ADR提供依据。

    替尔泊肽不良事件比值比法数据挖掘

    皮炎灵搽剂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王晓梅刘小平杨芷怡杨洁...
    532-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皮炎灵搽剂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某医院门诊皮肤科慢性湿疹患者98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皮炎灵搽剂组49例患者使用皮炎灵搽剂进行治疗;哈西奈德溶液组49例患者使用哈西奈德溶液进行治疗;均为每日2次,每次用量0。5 ml·cm-2。观察治疗前及治疗4、7、10、14 d后两组患者患处皮损面积、皮损程度、瘙痒程度及色素沉着程度等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判定临床疗效,并比较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其皮损面积、皮损程度、瘙痒程度、色素沉着程度均逐渐好转;皮炎灵搽剂对慢性湿疹皮损面积减少、色素沉着改善的疗效等同于哈西奈德溶液,对慢性湿疹皮损、瘙痒改善的疗效优于哈西奈德溶液。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皮炎灵搽剂组患者、哈西奈德溶液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84%、81。63%,皮炎灵搽剂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优于哈西奈德溶液(P=0。001)。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皮炎灵搽剂用于临床治疗慢性湿疹安全有效。

    慢性湿疹皮炎灵搽剂哈西奈德溶液

    异常毒性检查在生物制品质量控制中的作用与缺陷探讨

    刘炬于蒙蒙张文华
    537-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异常毒性检查是生物制品安全性检查的重要项目之一,主要目的是检查供试品中是否污染外源性毒性物质以及是否存在意外的不安全因素。异常毒性检查法发展历史悠久,但检查方法自设立之日起基本无重大改进。相关研究显示,异常毒性检查尚存在方法特异性不强、操作标准化程度不高、不符合动物福利要求等问题,项目的合理性不足;且随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和制药企业工艺技术的进步,该项目在回溯性研究中发现质量问题的作用不明显,项目的必要性不足。本文回顾了异常毒性检查的发展脉络,对其作用与缺陷进行了讨论,并从新药和已上市药品两方面提出发展建议,旨在实现异常毒性检查项的逐步取消。

    异常毒性检查生物制品安全性检查

    一种促进消化功能的复合醋口服液动物实验研究

    张露勇马利波郑济凡朵慧...
    541-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复配健味醋口服液的促进消化功能。方法 SPF级SD种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4个剂量组,实验组高、中、低(10。00、3。33、1。67 ml·kg-1)剂量经口给予试药,溶剂对照组经口给予蒸馏水,开展胃液分泌量和胃蛋白酶活性实验;KM种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5个剂量组,实验组高、中、低(10。00、3。33、1。67 ml·kg-1)剂量经口给予开展小肠运动实验,设置溶剂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结果 用SD种大鼠和KM种小鼠连续灌胃给予健味醋口服液31 d和15 d,大鼠各周体质量、体质量增加值、摄食量和食物利用率未见显著变化。健味醋口服液高剂量组对胃液总量、胃液排出量、胃蛋白酶活性和胃蛋白酶排出量显著增加,对小鼠小肠蠕动缓慢模型具有明显推进作用;中剂量组对胃蛋白酶活性和胃蛋白酶排出量显著增加;低剂量组对胃蛋白酶活性显著增加。结论 该健味醋口服液具有消化功能促进作用。

    消化功能动物实验健胃醋口服液胃蛋白酶小肠蠕动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分析及用药安全性评价

    王慧李阳邱洪
    546-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某医院β-内酰胺类抗菌药发生不良反应(ADR)的原因及其用药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风险预警及安全性证据。方法 选取该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后出现ADR的43例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不同年龄段ADR发生情况、转归、类型、涉及的药物、给药方式、累及系统和发生ADR的原因等。结果 43例ADR患者中年龄≥65岁的ADR发生率较高,其次是51~64岁患者;发生ADR时间最快1 min,最迟13 d,60 min后发生ADR的例数最多;静脉滴注给药发生率最高,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是发生率最高的药物;ADR累及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停药或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或痊愈;发生ADR相关因素有过敏史(过敏体质)及吸烟史或饮酒史。结论 临床上老人和儿童或具有过敏史(过敏体质)及吸烟史或饮酒史患者,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时需谨慎,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性、有效性及安全性。

    β-内酰胺类抗菌药药品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