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价格理论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价格理论与实践
价格理论与实践

王永治

月刊

1003-3971

010-68029447 68047375

100837

北京市月坛北小街2号院3号楼

价格理论与实践/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计委交流物价工作经验、开展价格理论研究的重要窗口,是国家价格政策信息披露的重要渠道和国家发改委行业信息宣传的重要传媒。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价格机制研究——基于CSR模式的分析

    吕正英汤奇峰胥莉
    76-79,131,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指出:"推动用于公共治理、公益事业的公共数据有条件无偿使用,探索用于产业发展、行业发展的公共数据有条件有偿使用".这实质上是推动对公共数据区分使用场景设立价格机制.在此政策指引下,本文分析公共数据的公共产品属性,基于公共数据流通的一般路径建立公共数据流通价值链模型,研究公共数据在不同路径下的流通效果,构建以成本(Cost)-场景(Scenario)—监管(Regulation)为中心的CSR价格机制模型.研究发现:入场交易是判别公共数据资源使用场景真实性和价格正确性的有效途径,建议以公共数据资源/产品交易场景为标准,判断公共数据资源使用的价格合规性,各地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对于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构持有的公共数据资源和公共数据产品,通过公共属性的数据交易平台入场交易,对于其他机构持有的以公共数据资源为主要数据来源的数据产品,必须通过数据交易平台入场交易.

    数据要素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价格机制CSR模式

    数字化创新技术嵌入医疗服务研究——透析技术和行为主体间的"功能—关系"

    田萄路云常峰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信息技术高速融入医疗行业,推动远程医疗、智能化医疗等领域的持续发展,加强对数字化创新医疗技术的研究,对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推动医疗服务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技术可供性视角,聚焦技术和行为主体间的"功能—关系"分析框架,系统探讨数字化创新医疗技术嵌入医疗的影响因素和技术可供性的实现过程.研究发现:数字化创新技术嵌入医疗会受到技术的功能属性、行为主体的主观意志和技术的开展情境三个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提出政府规范完善存量项目、有效管控增量项目,医疗机构科学测算项目成本,医疗科技企业推进数据共享、加强技术普及工作等建议.

    数字化创新医疗技术技术可供性医疗服务项目

    区域技术创新与医药制造业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

    刘雷张诚刘宇
    86-90,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域技术创新系统与医药制造业发展实现良性互动,对于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区域技术创新与医药制造业发展的关系入手,并通过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与医药制造业发展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技术创新与医药制造业发展的耦合协调状况进行测度.结果显示:除个别省市外,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医药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基本保持一致,但整体耦合协调状况有待提高;我国的区域技术创新与医药制造业发展的耦合协调具有空间差异性,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基于此,我国应在产业发展政策扶持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医药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提高医药制造业与各区域技术创新网络间的联结度,同时打造数字化链式技术创新扩散系统,以提升各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区域技术创新医药制造业耦合关系

    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下医疗PPP项目收益分配研究——基于改进Shapley值的分配模型构建与模拟应用

    张国宗徐永睿杨得馨尤洋洋...
    91-94,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资本参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不仅能够缓解政府融资压力,还能够为医疗卫生行业带来管理、技术及绩效上的提升.ppp模式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逐渐被重视,而合理分配参与主体间的项目收益,是保障社会资本参与有效程度及项目顺利推进的关键.本文介绍了医疗PPP项目的特点,界定了医疗ppp项目收益分配的概念,结合文献搜索和专家采访建立医疗PPP项目收益分配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具体包括项目投入、合作贡献、项目产出和风险分担4个方面,构建基于改进Shapley值的医疗PPP项目收益分配模型,并通过某县人民医院分院PPP项目验证其可行性,该模型下参与者贡献度越大、承担风险越多,收益就会越多,此方法使收益分配更加公平客观,能有效促进社会资本方积极参与医疗项目.由此得到启示:建立收益分配动态调整机制,提高争议解决效率;适时启动奖励机制,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制定具体可操作的监管措施,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医疗PPP项目参与方收益分配改进Shapley值

    分布式光伏制氢的技术经济评价——基于全寿命周期视角的成本效益分析

    谭忠富谭彩霞梁燕
    95-100,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制氢成本构成及经济效益,对促进氢能的发展利用、构建能源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全寿命周期角度,界定了光伏发电制氢的经济评价边界,构建了分布式光伏制氢的技术经济评价与能源效率评价模型,并以三类资源区的光伏发电制氢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光伏发电制氢平准化产氢成本从Ⅰ类资源区到Ⅲ类资源区逐渐提高.研究结果为氢能的利用以及分布式光伏制氢大规模利用提供有益参考,有利于推动我国制氢工业的科学合理发展.

    分布式光伏制氢全寿命周期影响机制

    电力工程计价费用标准测算优化方法研究——基于GRA-MC模型的实证分析

    刘金朋姜明月柯晔辛城...
    101-106,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程计价费用标准是建设项目造价确定的重要依据,对于精准投资和价格科学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随着电力工程建设新型技术的发展应用,现行工程计价费用标准的测算与管理面临着新的发展要求与挑战,优化电力工程计价费用标准测算流程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将灰色关联分析法、蒙特卡罗模拟法等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费用标准测算工作的因素分析、水平测算、检验验证等关键模块,形成一套科学高效的基于GRA-MC的电力工程计价费用标准测算优化方法体系.并以A类型变电站工程中垂直运输费用标准测算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测定的垂直运输费用标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及覆盖性,能够作为指导实际工程费用标准测算及水平分析的参考依据,可为费用标准高效更新调整与工程投资精益化管控提供有益参考.

    电力工程计价费用标准测算优化GRA-MC

    我国产业数字化对提高碳生产 率作用的影响研究——基于产业结构优化与环境规制效应的考量

    曾海鹰刘金龙
    107-111,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动力,在实现"双碳"目标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基于2013-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验证了产业数字化对碳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数字化促进了碳生产率的提升,且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基础上仍然成立;分位数回归结果发现:东、中、西部地区在碳生产率差异下,产业数字化所发挥的作用均随着碳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且对于中、西部地区,在较低碳生产率水平下,这种促进作用大于东部;产业结构在产业数字化对碳生产率的作用机制中起明显的中介效应;环境规制在产业数字化与碳生产率之间的正向关系存在双门槛效应,即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产业数字化对碳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先增强后减弱.基于此,要积极推进产业数字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循序渐进推进环境规制政策落实.

    产业数字化碳生产率产业结构环境规制

    碳交易价格对企业绿色创新影响机制研究

    郭德兵朱冠平
    11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目标背景下,碳交易价格机制对企业节能减排、绿色创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以2013-2021年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价格数据为基础,并结合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研究碳交易价格对企业绿色创新的直接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碳交易价格与企业绿色创新显著正相关.这一结论在经过得分倾向匹配、剔除异常值和反向因果关系等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这表明随着碳交易价格的提升,倒逼企业加大绿色创新强度.其作用机制表明:碳交易价格通过企业环境责任履行渠道影响企业绿色创新.基于此,应积极发挥碳交易价格机制的激励与约束作用;鼓励企业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企业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敦促企业积极承担环保责任,营造绿色创新氛围.

    碳交易价格绿色创新环境责任

    农业碳排放时序特征与趋势预测研究——基于3个维度对黑龙江省22类碳源数据的分析

    马凤才何建龙
    117-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农业低碳转型对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助力农业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明晰当前我国农业碳排放时序特征与趋势,有利于贯彻农业绿色低碳政策、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理论参考.基于此,本文利用黑龙江省农资投入、种植业和畜禽养殖3个维度22类碳源数据,估算2001-2022年黑龙江省农业碳排放量、碳汇量及碳排放强度,运用STRIPAT扩展模型预测2023-2030年黑龙江省不同情景下农业碳排放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2001-2022年黑龙江省农业碳排放量整体呈三个"倒U型"的变化趋势;(2)农业领域已实现碳生态盈余,且农业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3)分情景预测结果中,低碳情景下的农业发展模式具备更强的碳减排潜力.未来,应持续提高农资投入利用效率,强化农业低碳技术创新,培育优化碳交易市场,完善农业碳金融体系,加快农业绿色低碳转型.

    农业碳排放农业碳减排绿色低碳发展

    国际粮食价格波动趋势及典型特征研究——基于1990年以来四轮波动周期表征分析

    吴高艺
    125-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宽松货币环境、疫情冲击、乌克兰危机等影响,国际粮价近期出现大幅上涨和异常波动,给世界粮食安全带来严峻挑战.分析影响粮价的作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国际粮食价格波动的长周期观察,对1990年以来四轮国际粮价大幅上涨展开典型分析,总结导致粮价上涨的多种影响因素,归纳为粮食供求结构失衡和粮食金融化两大核心因素.基于此,选取影响粮价的对应变量,实证检验粮价对粮食生产、粮食需求、金融流动性、粮食投机资本的结构性冲击响应.结果显示:粮食供应与粮价具有较强的负向关联,金融流动性、资本投机与粮价均具有较强的正向关联,粮食需求与粮价的正向关联则相对较弱.在此基础上,建议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加强粮食期货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价格监管,严厉打击资本恶意炒作,全力保障国内粮食市场供应安全和粮价稳定.

    粮食价格供求平衡金融流动性投机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