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价格理论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价格理论与实践
价格理论与实践

王永治

月刊

1003-3971

010-68029447 68047375

100837

北京市月坛北小街2号院3号楼

价格理论与实践/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计委交流物价工作经验、开展价格理论研究的重要窗口,是国家价格政策信息披露的重要渠道和国家发改委行业信息宣传的重要传媒。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关键影响因素及预测研究——基于MIV-LSTM等模型的比较分析

    乔宁张超张吉生陈海东...
    139-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排放权交易作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有效经济工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全国碳排放交易所碳排放权交易价格数据,采用GA-BP-MIV模型,研究了国外碳价、国内外能源价格、宏观经济指标、汇率四大类共 9 个因素对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关键因素为WTI原油价格、碳排放权期货(ICE)和沪深 300 指数.此外,还采用了ARMA模型、LSTM单因素和MIV-LSTM多因素模型分别对全国碳价进行预测,结果表明,MIV-LSTM多因素模型精度最高,预测效果最好.基于此,应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建立并开发碳价预测系统及其相应工具;充分发挥能源价格调节作用,加快能源转型.

    全国统一碳市场碳价预测MIV算法LSTM算法ARMA模型GA-BP神经网络

    新一轮电改下电价影响因素及传导路径研究——基于灰色改进DEMATEL-ISM的系统性分析

    滕婕白永利张伟韩晓宇...
    145-151,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电价改革经历了逐步深入、不断创新的过程,在新形势下系统分析电价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对于制定合理的电价政策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在分析我国电价机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29个因素的电价影响因素集.在此基础上,集成灰色改进DE-MATEL和ISM方法,构建了电价因素传导分析模型,并通过DEMATEL因果图和ISM多层级因素关联结构明确了各因素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影响电价的29个因素可以划分为直接影响因素、表层影响因素、浅层影响因素和深层影响因素四类共八个层次,其中发电和输配电环节的因素是影响电价的直接因素,而政策机制、经济发展等因素对电价具有系统而深远的影响,是电价政策制定时需要关注的重点.基于此,应重视电力系统各环节直接成本管控与运营效率提升、推动电力系统协调能力评估与相关技术策略制定、强化外部经济社会因素的监控与政策引导.

    电价影响因素传导路径灰色改进DEMATEL-ISMDEMATEL因果图

    跨境电商与航空物流的协同发展研究——基于城市层面的实证分析

    石学刚樊浩天
    152-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航空物流是跨境电商商流链路上的重要节点.实现跨境电商与航空物流的协同发展是促进两系统产业同步升级的必然要求.本文旨在研究跨境电商与航空物流的协同发展关系,首先,选取十个城市(杭州、广州、宁波、郑州、成都、南京、长沙、厦门、深圳、青岛)作为横向对比的研究对象,并建立跨境电商与航空物流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十个城市 2014-2022 年的面板数据进行测算.研究发现,十个城市的跨境电商子系统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跨境电商子系统的发展稳定性较好;跨境电商与航空物流的协同水平偏低且起伏波动较为频繁,有待进一步有效协作.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建立跨境电商与航空物流的协同发展机制、构建跨境电商与航空物流专业化服务平台、促进跨境电商航空物流网络构建、加快跨境电商和航空物流产业链整合.

    跨境电商航空物流协同发展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

    临空产业与航空物流协同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新郑机场临空产业与航空物流深度融合发展案例的分析

    曹允春张朝阳
    158-16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空产业与航空物流的协同发展,对于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郑机场为例,构建临空产业与航空物流协同发展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同度模型及障碍度模型,探究我国临空产业与航空物流协同发展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新郑机场 2010-2023 年临空产业与航空物流协同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两者耦合协调度由严重失调转变为濒临协调,耦合协调度增速逐渐放缓.基于此,应推动航空物流发展、优化临空产业环境、加强协同合作,探索区港联动产业互利共进新发展模式.

    临空产业航空物流耦合协同度

    城市文旅消费集聚效应研究

    马聪玲滕菲菲
    163-168,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由于其在消费环境、规模经济、关联消费等方面的优势,具有强大的消费集聚效应.本文构建三级指标体系,并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近十年国家文旅消费示范城市的文旅消费集聚水平进行动态评估,研究结论显示:城市的文旅消费集聚效应不仅受消费基础、消费能力水平、消费资源等因素的影响,还受到这些因素在地域范围内匹配度的影响.直辖市核心城区能够实现区域内消费因素高度集中,其文旅消费集聚水平最高;非省会城市的消费因素在区域内匹配适宜,其集聚效应发挥良好;省会城市的地域强势扩张现象影响其集聚效应的发挥.基于此,应兼顾城市内部文旅产业发展、城市空间布局与居民娱乐消费的平衡,深挖城市文化基因,打造城市内部多层级的文旅消费中心与消费圈.

    消费城市理论文旅消费集聚示范城市

    移动购物中数据智能对消费者情绪影响研究

    何军红吴津华周杨李甫...
    169-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智能有助于移动销售端企业开展消费者行为分析、进行库存管理、提升消费者体验,其在方便消费者进行移动购物的同时,也对消费者的情绪产生不同影响.了解数据智能对移动购物中消费者情绪的影响,有助于企业制定合理的数智营销策略.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及NVivo软件对访谈数据进行三级编码,借助环境心理学模型探讨数据智能对移动购物中消费者情绪(愉悦、唤起与支配)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理论模型图.结果表明:影响消费情绪的数据智能因素包括智能出价、智能搜索(智能输入、智能筛选、智能排序)、智能推荐(商品推荐、关键词推荐)、智能支付与智能服务(智能客服、智能物流)等.其中,智能出价、智能推荐、智能服务对消费者情绪影响较强,智能搜索与智能支付对消费者情绪的影响较弱;就消费者情绪各维度而言,数据智能因素对负向愉悦、正向唤起及负向支配的影响较大.因此,企业应优化智能物流、智能客服及智能推荐系统,并杜绝"大数据杀熟".

    移动购物数据智能消费者情绪NVivo

    网络直播电商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

    史小今李川刘希兰陈婷...
    175-181,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体经济事关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数字经济背景下快速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不仅在促进居民消费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给实体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文探讨了电商及直播电商出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电商与线下实体店铺、直播电商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电商的良性发展,有利于社会总福利的扩大,从而可以对整体经济增长产生带动作用.直播电商会对实体经济带来一定的挤压效应,但整体上看,其"促进效用"要大于对实体经济的"替代效用".直播电商发展仍面临一定挑战.基于此,应引导直播电商平台坚持"人才化、职业化"的就业导向、"数字化、市场化"的技术导向、"产业化、特色化"的助农导向,不断构建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新模式,从而充分发挥直播电商对实体经济的带动作用.

    直播电商实体经济社会福利数实融合

    发展数字经济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研究

    杨兰品常宗露
    182-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福利水平和富裕程度的提升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和核心.本文基于消费支出视角和 2018 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评估数字经济是否促进农村消费水平的提升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家庭消费具有促进效应,在使用替换变量等方法重新回归后结果仍稳健可靠;增加收入、开拓消费平台和改进支付方式等途径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增强了数字经济对农村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分样本中男性决策者、高受教育水平和社会关系复杂的农村家庭消费受到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更强.为进一步促进农村消费增长,全力扩大内需,畅通经济内循环,筑牢共同富裕基础,我国应夯实消费基础,巩固平台优势,加强政策引导,以促进数字赋能,推动消费发展.

    数字经济农村家庭消费数字乡村共同富裕

    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社会群体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人口年龄和收入双视角的分析

    喻平闫平阳
    188-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随着我国进入老龄社会,释放大龄群体消费潜力对经济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年龄和收入双视角切入,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群体消费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运用面板门限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年龄和收入群体消费的影响程度,并通过建立调节效应模型探究其深层原因.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随年龄增加而削弱,随家庭收入增加而增强,互联网参与程度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效应.建议通过普及数字宣传教育、大力建设配套数字基础设施,推动数字普惠金融业务均衡发展,以进一步释放大龄群体的消费潜力.

    数字普惠金融居民消费面板门限模型

    发展数字经济对促进返乡农民创业的影响研究——基于返乡创业意愿和创业质量双重视角的实证分析

    田红宇刘行苏治豪覃朝晖...
    194-198,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返乡农民创业是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分析农村地区数字经济对返乡农民创业意愿与创业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显著促进返乡农民创业.且从创业质量的维度来看,使用数字技术的返乡创业农民的经营净利润明显高于未使用数字技术的返乡创业农民.另外,青壮年、学历较高和收入较高的返乡农民群体获得了更大的创业红利.因此,加强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红利"效应,对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数字技术返乡农民创业意愿创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