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医学
吉林医学

琴钢

旬刊

1004-0412

jlyx@vip.163.com

0431-88929506,88966360-8312

130061

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吉林医学/Journal Jilin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吉林省卫生厅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主要反映本省科研成果、学术水平及医学发展动态的一个窗口。它以“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突出实用性”为宗旨:以内容翔实、丰富,栏目多样为其特点;以县级医药卫生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本刊辟有讲座、论著、临床经验、综述、病理讨论、写作辅导、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调查报告、基层园地、误诊分析、护理园地、中医·中西医结合、读者·编者·作者、医院改革等近20个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恙虫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林建翁翠莲黄龙陈敏...
    2424-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NLR对恙虫病(T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福建省立医院 2013年 6 月~2018 年 6 月收治的 63 例TD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入院时或 24 h内进行相关数据收集,主要包括基本情况(年龄、性别、基础病情况)、生命体征(体温、血压、末梢血氧饱和度)、血常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乳酸(Lac)、肝肾功能、动脉血气分析等,计算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等结果,并且观察这些指标在入院后第 3 天、第 7 天的变化趋势.根据入院时患者病情情况将患者分为病情低危组和病情高危组,比较两组中患者NLR、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绝对值比值(PLR)、白细胞(WBC)、PCT、CRP、Lac、APACHEⅡ水平.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预测TD患者预后的价值,确定初诊时NLR的最佳截断值进行分组,分为NLR≤最佳截断值组与NLR>最佳截断值组,采用Kaplan-Meier 曲线分析做两组患者生存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入院时NLR与PLR、WBC、PCT、CRP、Lac、APACHEⅡ、病情分级的相关性.结果:以TD病情分级将患者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将Ⅰ级、Ⅱ级患者分为病情低危组,将Ⅲ级、Ⅳ级患者分为病情高危组,入院 1 周内病情高危组 NLR、PLR、WBC、PCT、CRP、Lac、A-PACHEⅡ逐渐升高.入院时病情低危组NLR、PLR、WBC、PCT、CRP、Lac、APACHEⅡ低于病情高危组(Z=-4.412;Z=-4.873;Z=-3.379;Z=-4.482;Z=-3.407;Z=-4.421;Z=-2.446,均P<0.01).入院 28 d内,共有死亡患者 4 例.根据入院时NLR、PCT、Lac、病情分级预测 TD 患者 28 d 死亡的 TD 患者 ROC 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822、0.886、0.820、0.881(均 P<0.05).以入院时NLR值的最佳截断值 5.6 为标准进行分组,分为NLR≤5.6 组与NLR>5.6 组.K-M 曲线显示与NLR≤5.6的患者比较,NLR>5.6 患者的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更高(Log-rank=7.453,P<0.01).NLR与PLR、WBC、PCT、CRP、Lac、A-PACHEⅡ病情分级均呈正相关(r=0.674;r=0.565;r=0.582;r=0.533;r=0.999;r=0.604;r=0.545,均P<0.01).结论:NLR与PLR、WBC、PCT、CRP部分炎性反应相关指标呈正相关,可评估T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并作为预后预测指标.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恙虫病(TD)预测价值

    医学论文中讨论内容的写法

    2428页

    微通道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2 cm以上肾结石的对比及肾功能变化分析

    余永晟李俊谕徐金戈
    2429-2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微通道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 2 cm以上肾结石的效果,并分析患者肾功能变化.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1 年 5 月~2022 年 8 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 80 例 2 cm以上肾结石患者,分成对照组(40 例,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手术)与试验组(40 例,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成功清石率,术后 6 h、24 h、48 h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术前及术后3 d血清肌酐(Cr)、血尿素氮(BUN),术前及术后1 d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水平及术后两组发热、继发出血、腹膜后血肿、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减少,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延长,术后下床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GCQ评分 6、24、48 h呈升高趋势,VAS评分 6、24、48 h呈降低趋势,且试验组GCQ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d两组血清Cr、BUN水平均比术前升高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d两组HR水平与术前比较降低,MAP、CVP水平与术前比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两组成功清石率,术后 1 d HR、MAP、CVP水平及发热、继发出血、腹膜后血肿、尿路感染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均可达到较好的清石效果,安全性均较好,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与微通道经皮肾镜手术比较,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 2 cm以上肾结石可减少出血量,降低术后创伤引起疼痛,促进患者下床活动,提高舒适度,且对肾功能的影响较小.

    肾结石微通道经皮肾镜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肾功能

    胶囊内镜联合小肠CT造影在克罗恩病中的应用及诊断价值

    林燕华胡慧琴
    2432-2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小肠胶囊内镜联合小肠CT造影(CTE)在克罗恩病中的临床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1 年 3 月~2023 年 3 月收治的疑似克罗恩病患者 103 例,入院后均先进行小肠CTE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再均联合胶囊内镜检查,结果作为研究组,以最终结肠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克罗恩病误诊率低于对照组,且诊断灵敏度、准确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克罗恩病的临床诊断中,胶囊内镜联合小肠CT造影作为有效影像学检查应用组合,能够能进一步明确病变程度和病变趋势,进而为肠道病变的临床诊断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胶囊内镜小肠CT造影克罗恩病诊断价值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邓倩姜彦羽
    2435-2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选择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2022 年9 月~2023 年12 月收治的100 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依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全身麻醉手术)与研究组[全身麻醉+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各 50 例,比较干预效果.结果:在术后30 min、术毕即刻这2 个时间点,研究组心率(H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诱导、麻醉诱导 1 min、术后 1 h时间点,两组HR与平均动脉压(MAP)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后 30 min,研究组患者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CjVO2)、脑氧代谢率(CMRO2)均低于对照组,脑血流量/脑氧代谢率(CBF/CMR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2 h,研究组S-100β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d、术后 7 d,研究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治疗中,采用全身麻醉+SGB麻醉方式,可以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可以减少患者神经细胞损伤,促使脑氧代谢更加稳定,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

    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星状神经节阻滞认知功能障碍干预效果

    前旋外旋韦伯C型踝关节骨折伴踝内髁上骨折使用或不使用韧带联合螺钉治疗的效果

    顾悦钱骧袁晓东祝伟...
    2438-2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前旋外旋韦伯C型踝关节骨折伴踝内髁上骨折使用或不使用韧带联合螺钉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61 例旋前-外旋(PER)-Weber-C型踝关节骨折合并膝上内侧踝(SMM)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 1 年.术中进行骨固定前、后两次压力测试.根据骨固定后的术中应力试验阴性结果,29 例(对照组)患者未行韧带联合螺钉辅助固定;根据骨固定前的术中应力试验阳性结果,32 例(观察组)患者行韧带联合螺钉辅助固定.记录人口学资料、骨折形态资料、随访时间间隔、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踝关节-后足评分(AOFAS)和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等统计指标.结果: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感染.术后6 个月,用Weber法观察,未发现联合明显复位不良.此外,无患者因韧带联合分离或复位不良等并发症而再次手术.两组术后 3 年平均AOFAS评分均满意.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有更好的功能预后的可能性和趋势,AOFAS和VAS评分均提高.此外,对照组疼痛风险较低,而肿胀风险略高.然而,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OFAS和VAS与两种策略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在PER-WeberC型踝关节骨折合并SMM骨折的患者中,经随访,使用韧带联合螺钉与未固定的患者在功能预后方面无差异.在踝关节骨折中,应更多地注意固定前后的术中应力试验和踝内侧踝骨骨折的形态.

    前旋外旋韦伯C型踝关节骨折踝内髁上骨折韧带螺钉

    消化道早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

    杨晓艳史伟东
    2441-2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消化道早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月~2022 年 1 月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收治的 85 例经ESD治疗的消化道早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ESD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 24 例、未感染组 61 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SD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 岁、术中穿孔等均为ESD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术中穿孔为消化道早癌患者ESD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中针对合并以上因素的患者可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消化道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糖脂代谢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龚海燕
    2444-2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 2 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达格列净治疗对糖脂代谢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长沙市第一医院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0 月收治的 78 例 2 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分为对照组(原降糖方案治疗)和观察组(原降糖方案联合达格列净治疗),每组 39 例,分组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均进行 6 个月连续治疗.对两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 2 h血糖(2 h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血清内皮素(ET)、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治疗后小于治疗前,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 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达格列净治疗在改善患者糖脂代谢的同时,对血管内皮功能也起到显著改善作用,并可降低炎性反应,且安全性高.

    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达格列净糖脂代谢血管内皮功能

    大剂量二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及相应益生菌干预效果

    林承春刘奕明钟平玉黄淑敏...
    2447-2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大剂量二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及相应益生菌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纳入 2023 年 10 月~2024 年 4 月龙岩市第一医院 100 例Hp感染者,以随机摸球法分为两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用大剂量二联治疗,研究组采用大剂量二联联合益生菌治疗.比较两组Hp根除率、肠道微生态菌群情况、依从性、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Hp根除率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肠道微生态菌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肠球菌水平为(7.62±0.96)lgCFU/g,双歧杆菌水平为(8.67±0.98)lgCFU/g,乳杆菌水平为(8.57±0.62)lgCFU/g,肠杆菌水平为(6.98±0.86)lgCFU/g,各项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3、4.956、8.861、2.156,P<0.05);研究组依从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二联疗法联用益生菌治疗Hp感染,可显著改善肠道微生态菌群情况,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且不良反应较低.

    大剂量二联疗法幽门螺杆菌肠道微生态益生菌依从性Hp根除率

    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对膀胱镜碎石手术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影响

    吴冬金杨雅婷刘洋
    2450-2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对膀胱镜碎石手术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3 年 1 月~2024 年 2 月需要住院行膀胱镜碎石手术的 82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马唑仑组(R组,n=41)和丙泊酚组(P组,n=41),R组使用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P组使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0)、麻醉给药后(T1)、置入喉罩后(T2)和拔除喉罩后(T3)时刻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评估围术期麻醉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P组相比,R组起效时间较慢,R组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 组和 P 组 T1 时间、T2 时间、T3 时间的平均动脉压(MAP),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和P组T1 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注射痛、低血压、心动过缓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在膀胱镜碎石手术中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能够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瑞马唑仑瑞芬太尼膀胱镜碎石手术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