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医学
吉林医学

琴钢

旬刊

1004-0412

jlyx@vip.163.com

0431-88929506,88966360-8312

130061

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吉林医学/Journal Jilin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吉林省卫生厅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主要反映本省科研成果、学术水平及医学发展动态的一个窗口。它以“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突出实用性”为宗旨:以内容翔实、丰富,栏目多样为其特点;以县级医药卫生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本刊辟有讲座、论著、临床经验、综述、病理讨论、写作辅导、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调查报告、基层园地、误诊分析、护理园地、中医·中西医结合、读者·编者·作者、医院改革等近20个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鼠脊髓损伤后MicroRNAs表达谱变化

    何燕飞唐瑷汪晓宁徐东...
    2605-26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大鼠脊髓损伤后microRNAs表达谱变化.方法:将 10 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建立脊髓损伤模型.术后采用Basso-Beattie-Bresnahan(BBB)量表进行运动功能评分,苏木精-伊红(HE)染色脊髓组织,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前期构建的cDNA文库进行 RNA-Seq 分析.将测序数据与高粱参考基因组对比后,以 P<0.05 为条件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通过 GO、KEGG 等数据库,对 DEGs 的功能以及参与的调控路径进行分析,并通过 RT-qPCR 验证RNA-Seq 结果的可靠性.结果:假手术组与模型组BBB评分有显著性差异,HE染色观察到脊髓组织结构受损较为严重,脊髓损伤前后microRNAs表达有显著差异.结论:脊髓损伤许多基因表达失调.

    脊髓损伤表达谱microRNAs

    上调Cx43蛋白表达增强自杀基因治疗鼻咽癌的旁观者效应

    曾友根夏胜岚张燕红李宝金...
    2609-2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上调Cx43 基因蛋白表达增强自杀基因治疗鼻咽癌的旁观者效应.方法:构建带Cx43 基因的重组质粒,转染鼻咽癌细胞CNE-2和CNE-2/tk,实验分组:Cx43 未转染组:不同比例鼻咽癌CNE-2 细胞与CNE-2tk细胞混合,Cx43转染组:不同比例鼻咽癌CNE-2-Cx43 细胞与CNE-2tk-Cx43 细胞混合;对照分组:对照组 1:不同比例鼻咽癌 CNE-2 细胞与CNE-2tk细胞混合;对照组 2:不同比例鼻咽癌CNE-2-Cx43 细胞与CNE-2tk-Cx43 细胞混合.以不同对照组比较Cx43 转染组与未转染组细胞存活率的差异.结果:以对照组 1 作为对照,tk-与tk+细胞的混合比例分别为 100∶0,95∶5,90∶10,80∶20,75∶25,50∶50,0∶100 时,Cx43 未转染组与Cx43 转染组细胞存活率分别对应为 94.3%∶82.4%,83.2%∶63.5%,73.3%∶51.6%,52.7%∶33.9%,38.2%∶27.6%,17.6%∶16.8%,8.1%∶6.3%.tk-与tk+细胞的混合比例分别为 100∶0,95∶5,90∶10,80∶20,75∶25 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对照组 1 作为Cx43 未转染组对照,以对照组 2 作为Cx43 转染组对照,tk-与tk+细胞的混合比例分别为 100∶0,95∶5,90∶10,80∶20,75∶25,50∶50,0∶100 时,Cx43 未转染组与Cx43 转染组细胞存活率分别对应为 91.8%∶94.7%,82.1%∶71.9%,72.6%∶58.1%,51.6%∶38.7%,35.5%∶29.8%,13.2%∶16.8%,7.6%∶6.3%.tk-与tk+细胞的混合比例分别为 95∶5,90∶10,80∶20,75∶25 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调鼻咽癌细胞的Cx43 和缝隙连接可明显增强自杀基因治疗鼻咽癌旁观者杀伤效应,为鼻咽癌的防治开拓新的方法和思路.

    Cx43基因蛋白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旁观者效应鼻咽癌

    嗅觉通路损伤后OMP变化及白藜芦醇对其表达的影响

    邓佳茜胡莹李玉洁刘雨...
    2612-26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嗅觉通路损伤后嗅觉标志蛋白(OMP)变化及白藜芦醇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白藜芦醇给药组(给药组),甲醛蓄积组(甲醛组),甲醛蓄积+白藜芦醇给药组(甲醛+给药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给药组和甲醛+给药组于每日上午 8 时给予白藜芦醇灌胃治疗,灌胃剂量 80 mg/(kg·d),连续灌胃 30 d;甲醛组和甲醛+给药组于每日上午9 时至12 时置于染毒室,共30 d.30 d后行食物埋藏实验、嗅觉躲避实验、嗅觉记忆实验检测其嗅觉功能;处死实验动物后取嗅神经,检测其OMP表达.结果:实验过程中动物无丢失,无死亡;食物埋藏实验结果显示:甲醛组找到埋藏食物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醛+给药组食物埋藏时间较对照组长,较甲醛组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嗅觉躲避实验结果显示:甲醛组在双蒸水小室所待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醛+给药组双蒸水小室时间较对照组短,较甲醛组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嗅觉记忆实验结果显示:甲醛组在精油小室所待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醛+给药组双蒸水小室时间较对照组长,较甲醛组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甲醛组蛋白含量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醛+给药组蛋白含量较对照组降低,较甲醛组相比略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对嗅觉通路印迹损伤大鼠行为学变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甲醛蓄积大鼠嗅神经OMP 含量降低,白藜芦醇干预后甲醛蓄积大鼠嗅神经OMP 蛋白表达呈现上升趋势.

    阿尔茨海默病嗅觉通路嗅觉标志蛋白白藜芦醇

    SCGB2A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价值

    罗瑞晨孙琦黄莹鲁华东...
    2616-2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分泌球蛋白家族 2A成员 2(SCGB2A2)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获取子宫内膜癌(UCEC)组织中SCGB2A2 mRNA表达水平及患者临床信息,正常细胞组织的基因转录表达数据下载来源于基因型-组织表达研究项目(GTEx)数据库.TISIDB数据库用于评价SCGB2A2 在UCEC不同分子亚型中的分布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SCGB2A2 基因在UCEC中的诊断价值.应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获取SCGB2A2 基因的表达结果与生存数据,分析在UCEC患者中SCGB2A2 mRNA的表达水平与总生存时间(OS)和疾病特异生存时间(DSS)及无进展间隔(PFI)之间的相关性.从TCGA数据库下载UCEC的测序结果与临床数据进行临床相关性分析SCGB2A2 基因在UCEC中不同临床信息分组中的表达差异情况.结果:在UCEC组织中SCGB2A2 表达量高于正常组织 0.284(0.104~0.6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于 35 组配对样本,SCGB2A2 的表达量在UCEC 组中表达量高于正常组表达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ISIDB 数据库表明,SCGB2A2 的表达水平在UCEC不同分子亚型中存在表达差异,在CN-High组(高拷贝数异常组)中表达量低于其他分子亚型.ROC评估结果表明SCGB2A2 基因对UCEC的预测能力有一定的诊断价值(AUC=0.712,95%CI=0.642~0.783).此外在UCEC中评估SCGB2A2 与预后(OS、DSS和PFI)之间的相关性,表明SCGB2A2 表达水平与UCEC的OS、DSS、PFI显著相关.对于UCEC,Cox回归结果显示SCGB2A2 表达越低,UCEC预后越差[OS的HR=0.38,95%CI:0.24~0.59,P<0.001;DSS的HR=0.27,95%CI:0.15~0.49,P<0.001;PFI的HR=0.47,95%CI:0.32~0.67,P<0.001].结论:临床相关性分析表明,SCGB2A2 的表达与UCEC多种生物学事件相关,SCGB2A2 的表达与UCEC的预后不良相关,有潜力成为UCEC治疗及疾病进展的分子标志物.

    SCGB2A2子宫内膜癌诊断价值预后

    肛管癌患者早期死亡的影响因素:一项基于SEER数据库的回顾性研究

    李艺洪惠玲李金銮
    2620-2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肛管癌患者早期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从美国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库中筛选6 852 例肛管癌患者.将初始诊断后 3 个月内死亡的肛管癌患者定义为肛管癌早期死亡.根据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索肛管癌患者早期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参保情况、婚姻状况、病理分级、分期、骨转移、脑转移、肺转移、肝转移、手术、放化疗是肛管癌患者早期死亡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态、分期、骨转移、肝转移、手术、化疗是肛管癌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婚姻状态、分期、骨转移、肝转移、手术、化疗是肛管癌患者的早期死亡的影响因素,应根据影响预后的因素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干预.

    肛管癌早期死亡美国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数据库影响因素

    不同强度康复运动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影响

    袁方正王强肖秋金许梦阅...
    2624-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强度的康复运动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患者获益差异,为指导该类患者行康复运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 908 医院 2021 年 6 月~2023 年 2 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静息组(REST)、低强度训练组(LICT)、中等强度训练组(MICT)和间歇性高强度训练组(HIIT),予不同强度康复运动 24 周,3 次/周,比较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期左心室容积(LVEDv)、E峰值、左心房前后径(LA-a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 6 min步行试验(6MWT),并随访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75 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REST组 18 例、LICT组 19 例、MICT组 17 例、HIIT组 21 例,性别、年龄等临床一般资料及LVEDv、NT-proBNP及 6 MWT等心功能指标四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 24 周后,与REST组比较,行MICT、HIIT的康复运动组LVEDv、LA-ap、NT-proBNP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和E峰值、6 MWT均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行MICT组比较,行HIIT组LVEDv进一步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6 MWT进一步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EST组比较,行LICT组 6 MWT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REST组 7 例、LICT组 6 例、MICT组 2 例、HIIT组 1 例.结论:行MICT、HIIT强度的康复训练方式均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功能,其中行HIIT训练方式尤为明显,该类患者以间歇性高强度康复训练为宜.

    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康复运动强度训练心功能

    经远端桡动脉冠脉介入对糖尿病患者桡动脉血流动力学及支架管径的影响研究

    彭仁聪伍崇信林日琦潘华生...
    2628-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远端桡动脉入路冠脉介入对糖尿病患者桡动脉血流动力学及支架管径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年 1 月~2023 年 10 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行冠脉介入的糖尿病患者 92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桡动脉及远端桡动脉超声结果,采取数字分配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远端桡动脉穿刺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桡动脉穿刺方法.观察两组手术前后 48 h的穿刺动脉内径、血液流速、支架直径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前及术后 48 h桡动脉的内径变化比较(2.86±0.25 mm,2.82±0.26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术前桡动脉血液流速与术后比较(42.43±1.57,42.13±1.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及对照组术中使用的支架管径[(3.25±0.48)mm,(3.17±0.44)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远端桡动脉路径在糖尿病患者的冠脉介入诊疗中对桡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及支架管径无明显影响.

    远端桡动脉冠脉介入糖尿病桡动脉血流速度

    核因子κBⅠA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的关联性

    燕诗琪
    2631-2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核因子κBⅠA(NFκBⅠ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苏州地区汉族人群中心肌梗死发生率间的关联性.方法:以苏州地区汉族人群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超过 35 岁,共计 498 例,利用imLDR多重SNP分型技术对NFKBIA基因的SNPs基因分型,通过对比χ2 检验来分析NFκBⅠA基因情况,研究不同基因型在不同组别中的排布差异,利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获得比值比(OR),计算出 95%的置信区间(CI),分析并阐述NFKBIA基因功能变异多态性与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结果 ①在男性人群中,NFκBⅠA基因的rs2233419 位点上,隐性模型(AA vs GG+GA)在两组中分布有明显差异,突变纯合子模型(AA)在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1.8%vs 0.6%,P=0.036).②女性人群中,rs3138050 位点上,基因型分布在两组间有明显差异,杂合子突变模型基因型(GA)在正常对照组中明显高于病例组(46.6%vs 32.7%,P=0.018).③在男性人群中,年龄、糖尿病均表现为危险因素,而NFκBⅠA基因rs2233419 位点多态性(AA vs.GG+GA)在调整混杂因素之前和之后均是心肌梗死的保护因素(OR<1,P<0.05).④在女性人群中,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尿酸均表现为危险因素,而NFKBIA基因rs3138050 位点多态性(GA vs.GG)在调整混杂因素之前和之后均是心肌梗死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NFκBⅠA基因rs2233419 位点多态性性在苏州汉族男性人群中是心肌梗死发病的保护因素;NFκBⅠA基因rs3138050 位点多态性在苏州汉族女性人群中是心肌梗死发病的保护因素.

    心肌梗死NFKBIA单核苷酸多态性

    光动力疗法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及对牙周菌群的影响

    谢娇卢奕达王艳波
    2635-2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PDT)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及对牙周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2023 年 1 月长春市绿园爱民综合门诊慢性牙周炎患者 68 例,按照信封随机分组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n=34,采用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观察组(n=34,采用PDT辅助联合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牙周指标[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出血指数(BI)]以及牙周菌斑[伴放线聚集杆菌(A.a)、牙 龈卟啉 单 胞 菌(P.g)、具核梭杆菌(F.n)]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 12 周,观察组牙周指标PD、CAL、BI以及牙周菌斑A.a、P.g、F.n与治疗前相比均呈下降趋势,且治疗 12 周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上述各项指标水平更低(P<0.05).结论:PDT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能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牙周健康状态,并能抑制牙周菌群.

    慢性牙周炎光动力疗法治疗疗效牙周菌群

    全科医学理念指导下的无创冠心病诊断方法LVDd联合SDNN新探索

    余彬袁明清罗潇曹俊达...
    2638-2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左室舒张末径(LVDd)联合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作为无创预测方案用于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为基层医疗单位进行无创冠心病的诊断筛查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 2020~2022 年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并进行冠脉造影检查明确冠心病诊断且完善动态心电图检查的 323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包括病史、血液学检查、彩超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等相关参数在内的一般资料情况.设置是否罹患冠心病作为目标观察事件,对比分析各项参数是否为冠心病诊断的影响因素;进而就相关影响因素的疾病诊断预测价值进行分析.结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LVDd、SDNN是冠心病诊断结果的影响因素.LVDd评价冠心病诊断结果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的面积(AUC)为 0.581(95%CI=0.520~0.643),最佳截断值为 51.25,灵敏度为 0.332,特异度为 0.850;SDNN评价冠心病诊断结果的ROC曲线下AUC为 0.740(95%CI=0.684~0.795),最佳截断值为 100.5,灵敏度为 0.821,特异度为 0.609;LVDd联合SDNN评价冠心病诊断结果的 ROC 曲线下 AUC 为 0.762(95%CI=0.708~0.815),最佳截断值为0.459,灵敏度为 0.853,特异度为 0.541.结论:LVDd联合SDNN对于冠心病的预测诊断价值良好.

    左室舒张末径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冠心病预测价值无创诊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