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医学
吉林医学

琴钢

旬刊

1004-0412

jlyx@vip.163.com

0431-88929506,88966360-8312

130061

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吉林医学/Journal Jilin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吉林省卫生厅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主要反映本省科研成果、学术水平及医学发展动态的一个窗口。它以“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突出实用性”为宗旨:以内容翔实、丰富,栏目多样为其特点;以县级医药卫生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本刊辟有讲座、论著、临床经验、综述、病理讨论、写作辅导、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调查报告、基层园地、误诊分析、护理园地、中医·中西医结合、读者·编者·作者、医院改革等近20个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8β-甘草次酸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盖倩梁悦王欣瑶苏英...
    1271-1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 18β-甘草次酸(18β-Gly)对失血性休克(HS)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实验用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 5 组:假手术(SHAM)组、模型(HS)组、18β-Gly低剂量组、18β-Gly中剂量组、18β-Gly高剂量组,通过 18β-Gly预处理,采用股动脉放血制作HS大鼠模型,检测大鼠HS后肾体比、肾组织病理形态改变,尿素氮(BUN)及血肌酐(CRE)的表达情况.结果:与HS组比较,18β-Gly中剂量组和 18β-Gly高剂量组HS 2 h肾体比及CRE水平降低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 18β-Gly中剂量组BUN降低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与HS组比较,18β-Gly中剂量组和 18β-Gly高剂量组病理损伤减轻较明显.结论:18β-Gly能有效降低HS大鼠肾/体比、BUN和CRE的水平,减轻HS大鼠肾组织病理损伤,起到肾保护作用.

    18β-甘草次酸失血性休克肾损伤血肌酐尿素氮

    长链非编码RNA参与尿道下裂雄鼠雄激素的调控

    冯笑黄恩馥周云
    1275-1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雄性大鼠生殖结节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诱导雄性大鼠尿道下裂形成中对雄激素调控的影响.方法:在孕鼠孕 13~18 d时按体重 800 mg/kg DBP溶于 1 ml玉米油灌胃,对照组给予玉米油 1 ml/d.于孕 19 d时取出胎鼠,分别取下两组雄性胎鼠的生殖结节,进行全转录组基因测序.对测序结果中LncRNA进行筛选、差异分析和功能预测,再筛选 8 条LncRNA用qRT-PCR验证其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尿道下裂组生殖结节中有598 个差异mRNA,427 个差异LncRNA,8 条LncRNA差异趋势与测序结果一致,不存在差异趋势与测序结果的差异趋势相反的LncRNA.RT-PCR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共筛选出与雄激素相关的差异表达LncRNAs 130 个,与雄激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 11 个,与雄激素受体信号通路的负调控相关 25 个,与雄激素结合相关 10 个,与雄激素受体信号通路激活前列腺诱导相关29 个,与雄激素代谢过程相关 23 个,与雄激素受体结合相关 16 个,与雄激素受体信号通路的正调控相关 3 个.结论:DBP诱导的尿道下裂雄性大鼠与正常雄性大鼠比较,其生殖结节中LncRNA可通过调控雄激素的合成、代谢、结合,雄激素受体的结合,雄激素受体信号通路这几个方面参与尿道下裂的形成.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尿道下裂长链非编码RNA雄激素

    常规灰阶超声无法显示小肝癌射频消融的研究

    高君蓉曹曼卿张雪君朱晓琳...
    1280-1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背景下常规二维灰阶超声无法显示小肝癌(SHCC)射频消融(RFA)治疗的时间切入点以及早期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RFA治疗 262 例(357 个结节)SHCC,根据常规超声可否显示分为两组:无法显示组(试验组)、可显示组(对照组),无法显示组为经MRI、CT发现的SHCC,由于肝硬化背景常规超声无法探及病灶位置及边界,RFA治疗经超声造影定位.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完全消融率、肝内复发率、无瘤生存率、总生存期,分析试验组预后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肝内远处复发(IDR)发生率、肝内总复发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局部进展(LT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0).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 12 个月、24 个月、36 个月、48 个月、60 个月无IDR生存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累计无瘤生存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无LTP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8).两组完全消融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安全边界的建立与术后试验组IDR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对于肝硬化背景下SHCC,与常规超声可显示SHCC相比,无法显示的SHCC术后IDR发生率较低,累积无瘤生存率较高,因此应对此类常规超声无法显示SHCC及时进行射频治疗.

    射频消融肝细胞肝癌复发生存分析预后因素

    神经根筋膜鞘显影下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

    马斌祥姚鹏程陈国栋鄢卫平...
    1284-1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神经根筋膜鞘显影下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与局部封闭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NP)的疗效.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 60 例NP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 5%利多卡因注射液2.5 ml+醋酸泼尼松龙2.5 ml(0.125 g/5 ml)规格混合液5 ml单侧注射治疗;治疗组则采用神经根筋膜鞘显影下注射PRP 5 ml,两组患者共治疗12 w.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 h、治疗后1 w、治疗后12 w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下肢直腿抬高试验的离床面角度及行走距离测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 2 h、治疗后 1 w及 12 w的VAS评分、ODI指数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 2 h、治疗后 1 w及 12 w的下肢直腿抬高试验、行走距离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后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经神经根筋膜鞘显影下注射PRP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能获得更佳的临床疗效,较好地缓解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程度,促进其损伤神经修复及下肢功能的恢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为临床治疗病理性神经痛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

    富血小板血浆神经根封闭局部封闭神经病理性疼痛

    训练伤致肩关节脱位的临床特点分析

    王键薛剑吴金春
    1288-1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武警战士的训练伤致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收治的肩关节前脱位的住院武警官兵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分析人口学特征、首次肩关节脱位情况、肩关节复发性脱位情况和就诊住院临床资料.结果:①51例训练伤致肩关节前脱位的住院病例,全部为男性,年龄在21~29岁占比最高(P<0.05).②造成肩关节首次脱位的军事训练前三位是400米障碍、单双杠训练和卧倒,复发性肩关节脱位次数多集中在2~10次(P<0.05),多数患者出现了肩关节不稳症状(P<0.05),大部分患者脱位后未能及时就医、无特殊保护处理,继续参与了不同程度的军事训练(P<0.05).③大部分患者出现了Bankart损伤(P<0.05),伴随Hill-Sachs损伤或(和)SLAP损伤(P<0.05),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以 70~89 分范围者居多(P<0.05),ASES评分≤59分及ROWE评定为差者占了绝大多数(P<0.05).结论:年轻的男性武警战士是肩关节脱位的好发人群,军事训练伤可能是主要诱因,发生肩关节脱位后应及时正规就诊,保守治疗易脱位复发,可能导致肩关节不稳.

    肩关节脱位军事训练伤Hill-Sachs损伤SLAP损伤

    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

    郑远海叶汶范华贵曾雁玲...
    1292-1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 63 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征,进而分析其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通过Log-Rank分析影响总生存时间(OS)预后的单因素结果显示:与MM患者预后有意义的因素有:年龄、ISS分期、诱导后是否达部分缓解(PR)、三药联合方案、荧光原位杂交(FISH)高危遗传学异常、乳酸脱氢酶(LDH)(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ISH存在高危遗传学异常、LDH≥240 U/L与MM患者OS预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Rank分析影响无进展生存期(PFS)预后的单因素结果显示:与MM患者预后有意义的因素有:年龄、血红蛋白(Hb)、血钙、ISS分期、诱导后是否达PR、FISH高危遗传学异常、LDH(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ISH存在高危遗传学异常、LDH≥240 U/L、诱导后未达PR与MM患者PFS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硼替佐米的三药联合组与两药联合组比较,客观缓解率(ORR)更高(P=0.000).结论:存在高危遗传学及高LDH MM患者的预后差.对MM患者而言三药联合化疗较两药联合更获益.

    多发性骨髓瘤乳酸脱氢酶荧光原位杂交高危遗传学临床特征预后

    彩色多普勒成像在运动性腹痛发生机制中的临床研究

    陈慧娟赵拓文李璠婷张瑾...
    1297-13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在运动性腹痛发生机制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运动试验的 80 名志愿者的一般资料,根据有无运动性腹痛分为运动性腹痛组(n=40)和无运动性腹痛(n=40).所有受试者均于运动前后接受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检查,比较两组受试者肝总动脉、脾动脉、肾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血管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以及搏动指数(PI).结果:运动后,运动性腹痛组肝总动脉、脾动脉、肾动脉RI高于无运动性腹痛组,肝总动脉、脾动脉、肾动脉PSV、EDV以及PI低于无运动性腹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运动前后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PSV、EDV、RI以及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后较运动前肝脏、脾脏、肾脏等实质脏器血流灌注明显下降,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血流灌注下降不明显;运动性腹痛组相应部位脏器血流灌注下降程度较无运动性腹痛组脏器灌注下降程度更高,进一步推论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减低可能是运动性腹痛发生的重要原因.

    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运动性腹痛血管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阻力指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与血脂水平及临床意义

    胡群亮田竺吴焕成张盛蕊...
    1300-13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 9(PCSK9)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血脂水平及与AIS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天津市北辰医院诊治的 200 例AIS患者作为AIS组,另选取体检的 200 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检测两组血脂和PCSK9 水平,AIS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分为轻-中度组(NIHSS评分<15 分)和重度组(NIHSS评分≥15 分).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在AIS组中PCSK9 与AIS患者血脂水平、AIS严重程度相关性.结果:AIS组的三酰甘油(TG)、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PCSK9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S组患者PCSK9 水平与TG、TC、LDL-C、HDL-C均存在相关性(P<0.05).重度组患者的PCSK9 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轻-中度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多伴随有血脂异常、PCSK9 蛋白水平升高,且PCSK9 蛋白水平与AIS患者的血脂水平、疾病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血脂严重程度

    腔镜甲状腺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2cm直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效果比较

    刘海舟张卫峰张东宝杨帆帆...
    1303-1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手术与开放手术对≤2 cm直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临海市中医院普外科 2021 年9 月~2022 年12 月收治的160 例肿瘤病灶最大直径≤2 c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80 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疼痛程度、美观度与满意度及手术前与手术 1 d后的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CRP、IL-2和TNF-α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升高的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短期切口出血、声音嘶哑、颈部不适、皮下瘀斑、手足麻木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与开放手术对≤2 cm直径甲状腺乳头状癌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腔镜甲状腺手术与开放手术比较能够进一步减轻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淋巴结清扫程度与开放手术相当,能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同时采取腔镜甲状腺手术能够减轻术后炎性因子水平升高现象,安全性较高,并未增加患者短期并发症发生率.

    腔镜甲状腺手术开放手术肿瘤直径甲状腺癌乳头状癌并发症

    卵巢功能抑制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绝经前乳腺癌的短期预后效果评价

    王存富钱朋飞曾懿邱国芳...
    1307-1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卵巢功能抑制与芳香化酶抑制剂联合应用于绝经前年轻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乳腺外科 2020 年 4 月~2021 年 10 月收治的 60 例绝经前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对照组使用他莫昔芬治疗,试验组采用卵巢功能抑制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骨质疏松、关节痛、阴道不规则出血、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结束后 6 个月,试验组卵巢功能恢复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结束后 12 个月两组卵巢功能恢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化疗 6 个月、12 个月的卵巢囊肿发生率和子宫内膜增厚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 3 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功能抑制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联合方案治疗绝经前乳腺癌的近期效果优于他莫昔芬单独治疗方案.

    绝经前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芳香化酶抑制剂他莫昔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