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医学
吉林医学

琴钢

旬刊

1004-0412

jlyx@vip.163.com

0431-88929506,88966360-8312

130061

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吉林医学/Journal Jilin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吉林省卫生厅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主要反映本省科研成果、学术水平及医学发展动态的一个窗口。它以“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突出实用性”为宗旨:以内容翔实、丰富,栏目多样为其特点;以县级医药卫生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本刊辟有讲座、论著、临床经验、综述、病理讨论、写作辅导、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调查报告、基层园地、误诊分析、护理园地、中医·中西医结合、读者·编者·作者、医院改革等近20个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淋病奈瑟菌外膜蛋白Porin B通过抑制CD4+T细胞增殖调控机体免疫应答的分析

    朱有葱杨鹏罗浪
    2033-2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淋病奈瑟菌(NG)外膜蛋白Porin B能否通过抑制CD4+T细胞增殖来调控机体免疫应答.方法:从GenBank中获取NG菌株的Porin B基因的DNA序列,以NG菌株 FA1090 的 DNA 为模板,扩增目Porin B基因,并采用 1.5%琼脂糖凝胶电泳对Porin B基因进行检测.将得到的PCR产物用Bam HⅠ和Eco RⅠ双酶切后克隆到酶切的载体pET30a中得到重组质 pET30a-Porin B,并采用 1.5%琼脂糖凝胶电泳对pET30a-Porin B进行检测.从C57BL/6 小鼠的脾脏和淋巴结中分离 CD4+T 细胞,分为对照组、低剂量 pET30a-Porin B(LPB)组、中剂量 pET30a-PorinB(MPB)组和高剂量 PET30a-PorinB(HPB)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LPB组、MPB组和HPB组分别与低、中、高剂量的pET30a-Porin B共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D4+T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将 PCR 扩增产物进行 1.5%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在1.0 kb处得到一条清晰的条带,表明扩增出了正确的 Porin B 基因;将pET30a-Porin B进行 1.5%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出现1.0 kb 的目的片段和 5.4 kb 的载体片段,说明重组质粒pET30a-Porin B构建成功.与对照组比较,LPB组、MPB组和HPB组的CD4+T细胞增殖指数均显著下降,且随着重组质粒pET30a-Porin B的剂量增加,CD4+T细胞增殖指数下降显著;与对照组比较,LPB组、MPB组和HPB组的CD4+T细胞凋亡比例均显著增加,且随着重组质粒pET30a-Porin B的剂量增加,CD4+T细胞凋亡比例增加更显著.结论:Porin B能够抑制CD4+T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这表明Porin B能够通过抑制CD4+T细胞增殖来调控机体免疫应答.后期还需大量研究及临床试验来证明Porin B的临床效果,为临床 NG 疫苗的研究提供基础临床数据.

    淋病奈瑟菌外膜蛋白PorinB蛋白CD4+T细胞免疫

    安五脂素改善小鼠学习记忆障碍与抑制凋亡的作用

    孙微王一帆张佳月林慧娇...
    2037-20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安五脂素对D-半乳糖诱导的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与凋亡相关机制.方法:选取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 5 组,即空白组(灌服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灌服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皮下注射 220 mg/kg D-半乳糖),安五脂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服 1、2、4 mg/kg安五脂素,皮下注射 220 mg/kg D-半乳糖).连续给药 42 d,1 次/d.通过跳台实验观察分析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行为学实验结束后,应用Western 印迹法检测小鼠脑海马组织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Bax及Caspase3 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跳台潜伏期显著缩短,错误次数显著增多(P<0.01),脑海马组织P53 及Caspase3 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 或P<0.01),Bcl2/Bax比值显著降低(P<0.05 或P<0.01);而与模型组比较,安五脂素给药组小鼠跳台潜伏期显著延长,错误次数显著减少(P<0.01),脑海马组织P53及Caspase3 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 或P<0.01),Bcl2/Bax比值显著升高(P<0.05 或P<0.01).结论:安五脂素能够改善D-半乳糖诱导的小鼠学习记忆障碍,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小鼠脑海马组织细胞凋亡有关.

    安五脂素D-半乳糖学习记忆凋亡

    蒙药益髓补血丸对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功能的影响

    范颖刘桓宇郑珍牡丹...
    2040-2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大鼠再生障碍性贫血(AA)模型,探究蒙药益髓补血丸对于AA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调节作用.方法:将SPF级SD大鼠(200±10)g 60 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A模型组、司坦唑醇治疗组和大、中、小剂量益髓补血丸组,每组 10 只.药物干预组于实验第 14 天开始灌胃给药,第 6 周末处死动物.进行外周血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骨髓病理学检查、脏器指数计算,并采用 ELISA检测炎性因子.结果:AA模型组大鼠外周血三系、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均明显减少,骨髓有核细胞(BMCs)数量降低显著,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2和脾脏指数增加、胸腺指数和IL-10 水平降低.经蒙药益髓补血丸治疗能显著改善AA骨髓造血结构破坏,增加骨髓有核细胞、外周血三系细胞数量;有效降低血清TNF-α、IFN-γ和IL-2 炎性因子水平和脾脏指数,提高IL-10 水平和胸腺指数.结论:蒙药益髓补血丸能有效促进AA大鼠骨髓造血,调节免疫功能紊乱,提高炎性因子水平.

    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功能免疫调节

    靶基因二代测序在检测肺部感染病原体中的应用价值

    李宗霖孙晓萍
    2044-2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靶基因二代测序(tNGS)在检测肺部感染病原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22 年 4 月~2023 年 5月招远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 124 例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病原学检查及tNGS检测,统计并分析患者病原体分布情况,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诊断效能.结果:124 例患者中 tNGS共检出 47 种微生物,常规病原学检查共筛选出 6 种病原微生物;tNGS共检出肺部感染检出率为 95.16%,明显高于常规病原学检查的 6.45%(P<0.05);tNGS法对肺部合并肺结核、胸腔积液及支气管扩张患者中病原体检出率明显高于病原学检查(P<0.05).结论:tNGS在检测肺部感染病原体中检出率更高,能够检出更多的病原菌,对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tNGS肺部感染病原体诊断

    血液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的Meta分析

    陈靖王莉莉田子发刘天奇...
    2047-20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血液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相关性.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知网、维普、万方、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关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RA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 年6 月10 日.由2 名研究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分别筛选文献及提取资料,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量表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Man5.3 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 9 篇文献,共896 例RA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RA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5.18,95%CI(2.06,8.30),P=0.001].结论: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能与RA的发生相关.

    同型半胱氨酸类风湿关节炎Meta分析

    脑血肿清除术老年患者术前衰弱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

    杜宁解立杰张全意林峰...
    2050-2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脑血肿清除术老年患者术前衰弱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行脑血肿清除术的老年患者 100 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本信息、临床检查等资料,评估患者的术前衰弱情况,采用改良衰弱指数(mFI)将患者分为衰弱组(n=32)与非衰弱组(n=68).对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入住ICU率、术后 1 年死亡率进行记录、比较.对影响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通过单因素、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术后 56 例(56.00%)患者存在术后并发症.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提示,影响老年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是衰弱.结论:衰弱是脑血肿清除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围术期做好衰弱患者的干预可能降低脑血肿清除患者术后并发症.

    衰弱脑血肿清除术后并发症

    BIS指导下七氟烷吸入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价值

    曹川董自强郑敬黄泽宗...
    2053-2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下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20 年 6 月~2022 年 10 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拟实施七氟烷吸入麻醉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小儿 12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BIS组 60 例(BIS术中维持在 40~50)、对照组 60 例(由麻醉师根据患儿情况调节麻醉药物使用);对比BIS组和对照组患儿不同时间的心率(HR)、平动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及BIS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意识消失时间、喉罩置入时间、拔除喉罩时间、苏醒时间、麻醉复苏室(PACU)停留时间、七氟烷使用量、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法分析,BIS组和对照组的HR、MAP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IS组的HR、MAP测定值波动较对照组小;BIS组和对照组的SpO2 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S组和对照组的意识消失时间、喉罩置入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S组的苏醒时间、拔除喉罩时间、PACU停留时间、七氟烷使用量测定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S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S指导下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可减小七氟烷用量、更好的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脑电双频指数七氟烷吸入麻醉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

    不同引流管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粪便转流中的效果

    叶瑞凤陈重飙刘建波涂小煌...
    2057-20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引流管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上粪便转流技术中的效果.方法:收集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普通外科 2021 年 9 月~2023 年 1 月行直肠癌根治术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 128 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使用气管插管作为肛引流管)和对照组(使用胸管作为肛引流管),每组 64 例.操作方法为当结直肠吻合好后,经肛门将大口径的引流管送入重建的吻合口内,引流管的下端需在吻合口上方 5 cm左右,通过大口径肛管将气、粪便转流出体外.术后第 7 天行造影检查,吻合口注入泛影葡胺,观察泛影葡胺造影剂有无外漏.若观察没有吻合口瘘发生,则将肛门引流管拔除,如考虑有吻合口瘘,则根据瘘口情况进一步制定治疗方案.最终比较两组患者之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及治疗总费用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及瘘后处置方式及转归,比较两组之间粪便引流效果,评价不同引流管的安全性及实用性.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切口感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粪便转流效果的整体效果上,气管插管组引流效果比胸管引流组好,粪便漏出概率低,但气管插管组会带来明显的疼痛及不适感.结论:直肠吻合口上粪便转流技术也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方式,不仅可转流粪便,预防和治疗吻合口瘘,起到传统造口术的作用,可以避免造口二次手术,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安全、有效的预防方法,同时对吻合口瘘的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中低位直肠癌保肛吻合口瘘回肠造口粪便转流

    不孕症合并Ⅰ、Ⅱ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手术前后外周血PD-1、CA125表达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付潆苇王亚婷于艳玲
    2060-2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不孕症合并Ⅰ、Ⅱ期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腹腔镜手术前后外周血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癌抗原 125(CA125)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2020 年 7 月~2022 年 6 月收治的 32 例经腹腔镜、病理检查确诊的不孕症合并Ⅰ、Ⅱ期EMS患者为研究组,另择同期经临床诊断确诊的、排除EMS的不孕症患者 30 例为对照组,均行宫腹腔镜手术,检验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 1 周、术后 1 个月外周静脉血PD-1、CA125 表达水平.结果:组间、不同时间点外周血PD-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PD-1水平均降低,组内各时间点PD-1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前及术后 1 周PD-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CA125 水平下降,组内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孕症合并Ⅰ、Ⅱ期EMS患者术前外周血PD-1呈高表达、CA125 基本正常,腹腔镜术后PD-1、CA125 表达水平下降,一定程度上可为不孕症合并Ⅰ、Ⅱ期EMS患者的术前诊断提供参考.

    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程序性死亡因子1癌抗原125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意义

    孙佳星李世杰罗小婉孙广范...
    2063-2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评估BDNF作为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标志物的适用性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2020~2022 年中山市博爱医院收治的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及输卵管性不孕就诊的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 159 例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腹腔镜及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与重型子宫内膜异位症)111 例与对照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48 例.术前收集所有患者的外周血,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定量检测BDNF及CA125 水平.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BDNF及CA125 水平;比较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与对照组血清BDNF及CA125 水平,分析BDNF对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BDNF及CA12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BDNF及CA125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 CA125 水平比较,BDNF具有更大的曲线下面积(AUC),BDNF作为诊断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6.2%、62.2%;重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BDNF及CA125 水平高于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其中BDNF水平在两组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125 在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血清BDNF升高,可作为预测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指标.

    子宫内膜异位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临床分期病理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