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经济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经济论坛
经济论坛

穆兴增

月刊

1003-3580

jjltzz@126.com

0311-83014868,83014818

050051

石家庄市裕华西路67号

经济论坛/Journal Economic Tribune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经济理论半月刊。抓住市场经济中的热点、焦点、难点、重点问题,深层次探讨经济发展中的新趋势、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韧性影响研究

    王娟张翔
    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外直接投资(OFDI)是影响中国区域经济韧性的重要因素.基于2005-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非空间面板模型、空间面板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 OFDI对中国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OFDI总体上促进了中国区域经济韧性的提升,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OFDI对邻近地区经济韧性的提升具有溢出效应.中介机制检验发现,OFDI能通过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机制间接提升中国区域经济韧性.空间异质性分析表明,OFDI促进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韧性的提升,且对东部地区经济韧性的推动作用高于中西部地区;时间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危机抵抗期OFDI对中国区域经济韧性的提升具有抑制作用,而在金融危机恢复期和转型期具有促进作用.

    对外直接投资区域经济韧性非空间面板模型空间面板模型中介效应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家经济安全影响研究

    何金旗任慧妍
    2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厘清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家经济安全影响及作用机制,探究我国统筹发展与安全的路径选择,对实现高水平开放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文章从对外直接投资角度切入,采用2002-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熵权法构建国家经济安全指标体系,并对我国经济安全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家经济安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安全水平,并且在东部地区表现得更为显著.然而从整体演变过程来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家经济安全水平的影响呈现"倒N型"双门槛效应,表现为"阻碍-促进-阻碍"的动态趋势.

    对外直接投资国家经济安全开放与安全熵权法

    马克思对私有财产的科学批判——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研究

    余同郭蕙青
    3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及其毕生追求,重新梳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确认其中心主题为私有财产,并以此作为切入点,厘清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私有财产的科学批判:借助异化劳动理论,按照私有财产的起源-本质-运动-扬弃的逻辑主线,马克思揭示了私有财产的内涵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是劳动;私有财产的确立过程表现为动产战胜不动产的历史过程;私有财产的发展动力是劳动和资本的辩证运动;私有财产扬弃的必然归宿是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首次从经济学维度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的批判,初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性和非永恒性.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私有财产共产主义

    空间视域下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理论内涵、水平测度及区域差异分析

    刘维奇吴明月
    4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城乡关系加速变化,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成为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文章以空间视角探究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逻辑、科学内涵以及互动分析框架,选取城乡差距、要素流动、公共服务、生态环境4个维度中的24个指标构建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的评价体系,采用嫡权Topsis法对2010-2019年我国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进行测度,利用Arcgis 10.5软件检 验空间相关程度并分析区域空间差异.结果表明:我国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东部"圈层集聚"、中部均衡发展、西部初步探索的态势;我国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我国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兼具不平衡性和稳定性的双重特征.因此,政府在政策设计和战略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空间视角,将周边地区的城乡融合发展情况及比较优势纳入分析框架中,加强区域间协调互动作用,共享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和成果.

    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空间自相关测度分析

    景观神圣化理论透析与引申:从自在景观神圣化到旅游神圣化

    宋河有
    58-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准确解读景观神圣化理论思想并对其在我国实践应用中的价值进行检验与反思,在厘清景观和神圣化等核心概念基础上,诠释了景观神圣化理论内容并构建景观神圣化概念模型;通过成吉思汗陵宫建筑从自在景观演变为旅游景观并带动更大区域发展的实践案例来验证景观神圣化理论的实践价值;结合不同类型旅游地发展实践现象对景观神圣化理论进行反思并做本土化引申.景观神圣化理论以景观神圣化五阶段为核心内容,反映自在景观演变为旅游景观的社会化机制.但在很多旅游地实践中,自在景观的神圣化与旅游化路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实践结果;景观神圣化操作可使自在景观产生特定社会意义,但未必一定会产生旅游价值.在旅游场域中,以社会主流价值观为指引、以充分挖掘和提升景观旅游价值为目的的神圣化操作可视为旅游神圣化.这一概念是对景观神圣化理论的引申,在实践上可指导旅游景区和旅游区域的等级提升.

    景观神圣化理论自在景观旅游景观景观神圣化旅游神圣化

    高管过度自信会影响股价崩盘风险吗?——基于并购溢价的实证研究

    任宗强陈婷李如秒
    6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引入"并购溢价"这一中介变量,分析高管过度自信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高管过度自信程度越高,企业面临的股价崩盘风险越高;高管过度自信会显著提高企业并购溢价水平,从而加大股价崩盘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分析发现,高管过度自信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作用机制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里的表现有所差异,相较于国有企业,这一作用机制对非国有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基于此,提出减少高管过度自信、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抑制并购溢价、建立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等防范措施,以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高管过度自信股价崩盘风险并购溢价产权性质

    我国产品出口对RCEP伙伴国的市场依赖度分析

    张思李五荣
    8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RCEP的正式生效,在新发展格局下研究我国与RCEP伙伴国的经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0-2019年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和世界银行数据库的出口贸易数据,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用市场提供指数衡量我国对RCEP伙伴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差异,并结合我国对RCEP伙伴国的产品出口现状,分析在RCEP背景下我国贸易出口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研究发现:关税及进口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是我国对RCEP伙伴国贸易出口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进一步细分产品市场,发现它对不同类别产品市场的影响不同.其中,对产业链上游产品的市场影响更大,即对质量较低的出口产品的影响高于质量较高的出口产品.基于以上结果,提出在RCEP区域贸易协定环境下,推进中日韩合作、挖掘产业链上游产品的生产潜力、吸引优质的外国直接投资等建议,促进我国贸易市场实现高水平开放.

    RCEP产品竞争力市场提供指数市场依赖度

    浅析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的财会监督

    李梅
    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更新内容,明确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挑战,剖析当前事业单位财会监督面临的监督意识有待提高、监督职责有待明晰、监督管理有待深化、监督合力有待加强等问题,并从提高政治站位、完善监督机制、加强政策研究、注重平台建设、提高人员素养、加大惩处力度等方面提出加强事业单位财会监督管理的策略,增强事业单位财会监督力度,以促进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落实.

    行政事业单位新政府会计制度财会监督

    企业投入数字化的污染减排效应——基于ICT产品进口的视角

    彭冬冬
    10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ICT产品进口作为企业投入数字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可以为企业污染减排提供重要支撑.文章基于2002-2012年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合并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识别ICT产品进口对企业污染减排的影响.结果显示,ICT产品进口能够显著降低企业污染物排放强度,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一方面,ICT产品进口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企业产出规模增长,进而降低企业污染物排放强度;另一方面,ICT产品进口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降低企业污染物排放规模,进而降低企业污染物排放强度.此外,ICT产品进口对大规模企业、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企业的污染减排效应更为明显.基于研究结论,未来可通过鼓励和扩大ICT产品进口、推动ICT产品核心技术研发创新、拓展ICT产品应用场景等途径,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污染减排协同发展.

    企业投入数字化ICT产品进口污染减排双重差分模型

    "双减"政策与教育培训企业绩效——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黄素心胡浩然
    11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教育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培训企业的发展将对教育市场产生深远影响.从教育改革政策与教培企业相融合的视角出发,以"双减"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检验"双减"政策对教培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及机制.回归分析表明,"双减"政策确实对教培企业的短期绩效产生显著负向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双减"政策通过企业创新机制和外部环境机制间接影响教培企业绩效;行业异质性分析表明,"双减"政策对K12学科教培企业绩效的负向影响大于非K12学科教培企业.基于此,进一步提出教培企业在艰难态势下突破困境、实现转型、提升绩效的对策建议.

    "双减"政策企业绩效双重差分中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