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经济林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经济林研究
经济林研究

谭晓风

季刊

1003-8981

jjlyj-csfu@163.com

0731-85658526

410004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南路498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社

经济林研究/Journal Nonwood Forest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唯一的经济林综合性科技期刊。编辑委员会由国内从事经济林生产、科研和教学的专家教授组成,在经济林学科领域肯有权威性。主要刊登国内外经济林科技论文和科技信息与发展动态,经济林生产形势和经营策略,并加强了实用技术和产业建设方面的报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十堰市7个油橄榄主栽品种果实品质综合评价

    姜德志王瑞文杜拾平王洪涛...
    207-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十堰市油橄榄主栽品种果实表型性状、含油率、脂肪酸组成成分等品质,筛选出最适宜十堰市发展的油橄榄主栽品种.[方法]以十堰市郧阳区7个油橄榄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测定单果质量、果纵径、果横径、果肉率、鲜果含油率、油酸含量、亚油酸含量等 19 个果实性状和营养成分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果实品质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品种油橄榄果实性状差异较大.单果质量0.86~4.41 g,单核质量 0.17~0.84 g,果肉率 79.50%~90.10%,果实纵径15.32~24.11 mm、果实横径9.98~17.99 mm,果形指数 1.28~1.54,干物质含量 33.60%~39.50%,蛋白质含量 2.84%~8.13%,鲜果含油率 12.28%~16.99%,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82.07%~85.05%,油酸含量 71.30%~77.80%,亚油酸含量 3.12%~8.96%,亚麻酸含量 1.08%~1.39%,棕榈烯酸含量 1.11%~2.86%,顺-11-二十碳烯酸 0.21%~0.37%,饱和脂肪酸含量15.00%~18.00%,棕榈酸含量 12.50%~15.50%,硬脂酸含量 1.34%~2.66%,花生酸含量 0.26%~0.44%.油橄榄果实性状间共有 19 组性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其中表型性状指标间相关性较高,而脂肪酸组成成分间性状相关性较低.主成分分析抽提出特征值大于 1 的 4 个主成分,4 个主成分特征值累积贡献率为93.225%,由此可将油橄榄鲜果 19 个果实性状指标简化归纳为表型因子、油品成分因子、饱和脂肪酸因子和产油因子.最后根据隶属函数算法求出十堰市7个油橄榄主栽品种综合评价值,得分在0.306 6~0.750 4;综合评价由高到低的品种分别是'鄂植8号''莱星''皮削利''皮瓜尔''柯基''城固32''云台'.[结论]'鄂植8号''莱星''皮削利''皮瓜尔'果实综合性状表现相对较好,可作为重点品种在当地推广培育.

    油橄榄果实品质综合评价

    板栗坚果的7种可溶性糖组分分析

    马亚特吕梦炀袁国梅王旋...
    215-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板栗可溶性糖品质和甜度,丰富板栗表型性状信息,为选育高甜品种板栗提供参考.[方法]测定 83 个板栗品种(系)坚果的蔗糖、麦芽糖、肌醇、葡萄糖、D-半乳糖、D-果糖、棉子糖和可溶性糖含量,计算他们的生化甜度,并进行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可溶性糖含量方面,蔗糖含量最高,平均值为 29.762 1 mg/g;D-半乳糖含量最低,平均值为 0.377 8 mg/g.可溶性糖变异系数方面,棉子糖变异系数最大,为52.854 0%;D-果糖变异系数最小,为15.311 8%.D-果糖在可溶性糖组分中多样性和均一性程度最高,其H′、D(s)和J值分别为 4.407 1、0.987 7、0.997 3.相关性分析表明,生化甜度与蔗糖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棉子糖呈显著正相关;D-半乳糖与棉子糖呈极显著正相关.隶属函数分析表明,前5个主成分反映了总信息量的88.41%,其中蔗糖(0.892)、D-半乳糖(0.946)、肌醇(0.848)、棉子糖(0.951)4个可溶性糖组分的相关系数都在0.8以上,是影响板栗可溶性糖的主要因素.隶属函数度量值聚类分析发现高甜、中甜、低甜品种(系)分别有 12、60、11 个;生化甜度聚类分析发现高甜、中甜、低甜品种(系)分别有 25、21、37个.[结论]蔗糖是板栗坚果中含量最高的可溶性糖组分,能显著影响生化甜度.'玉丰''京暑红''海港4号''燕宝''金平''六月爆''燕露'被2种方法共同鉴定为高甜品种(系).

    板栗可溶性糖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品质分析

    贵州20份泡核桃种质资源坚果品质性状的多变量分析

    瞿爽耿阳阳李锦胡伯凯...
    224-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表现优异的贵州泡核桃种质资源.[方法]以从贵州不同地区收集的 20 份泡核桃种质单株坚果为材料,分别对其外观特性(横径、纵径、侧径)、经济性状(水分含量、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单果质量、出仁率、壳厚)、质构特性(破裂力、硬度、胶黏性、弹性、内聚性、咀嚼性)、脂肪酸组成(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及其含量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及通径分析等方法对坚果品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0 份泡核桃种质坚果样品的三径均值为 31.88 mm,果形较大,主要为长圆形;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均值分别达到68.82%和177.05 g/kg;单果质量、出仁率和壳厚最大的分别是TZ-15、ZA-7、BJ-01;ZA-15 的亚油酸含量最高,达到 73.06%;BJ-01 坚果的硬度、胶黏性和咀嚼性最大,TZ-15 坚果的破裂力、硬度、咀嚼性和胶黏性最小.聚类和主成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 20 份泡核桃中坚果用品质较好的是BJ-01、YH-04 和ZA-7,食品加工及油用品质较好的是DJ-04、DJ-09 和TZ-15,DJ-04、TZ-10 和ZA-7 的综合品质较好.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各品质因子间均有相关性,壳厚与质构特性显著相关.通径分析结果显示硬度和胶黏性受海拔的直接影响较大.[结论]TZ-15 和ZA-7 综合表现优异,可作为优良单株进行选育.

    泡核桃质构特性相关性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

    22份抗寒梨品种果实品质综合评价

    梅滨玉武春昊卢明艳闫兴凯...
    239-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抗寒梨果实品质评价的主要影响指标,为建立果实品质评价体系,区域梨品种优化升级及合理区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 22 份抗寒梨品种果实为试材,测定 6 个品质指标,采用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根据前 4 个主成分得分及相应权重计算综合得分并对参试品种进行排名.[结果]同一品质指标参试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变异系数在 11%~85%.果形指数与其他 5 项品质指标间相关性不显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与固酸比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可滴定酸含量与糖酸比、固酸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转化数据后提取出 4 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可达99.58%;主成分 1 代表指标糖酸比、固酸比,主成分 2 代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主成分 3 代表指标果形指数,主成分4代表指标可滴定酸.果实品质综合评价中'寒露梨''寒酥梨''南果梨''寒香梨''红南果'5个品种综合得分靠前.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为 9 时将 22 份抗寒梨品种分为 5 类;类群Ⅰ包含 10 份品种,为秋子梨或含秋子梨血缘品种;类群Ⅱ包含 4 份品种,总体表现果形整齐,外观品质突出;类群Ⅲ的 5 份品种和类群Ⅳ的 2 份品种多含有苹果梨血缘,但类群Ⅳ品种果实更为酥脆;类群Ⅴ仅有1 份品种'寒露梨',其糖酸比与固酸比显著高于其他品种,风味甘甜.[结论]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固酸比等可作为抗寒梨果实品质综合评价的核心指标;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比较一致,可对抗寒梨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

    果实品质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不同品种沙棘叶片和果实中酚酸类及黄酮类成分的比较

    赵鑫丹张东为姜鑫杜维...
    247-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沙棘酚酸和黄酮资源开发利用及定向育种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1个沙棘品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液质联用(HPLC-MS/MS)方法检测各品种叶片和果实中酚酸类及黄酮类成分及其含量,并进行差异比较分析.[结果]在 11 个沙棘品种叶片中均可检测出阿魏酸、香草酸、对香豆酸等 10 种酚酸类成分,总含量为1 032.466~3 354.984 μg/g,其中'中红果'(3 354.984 μg/g)和'201309'(2 066.444 μg/g)叶片中总酚酸含量最高,沙棘叶片主要酚酸类成分为阿魏酸、香草酸、对香豆酸和没食子酸;在11 个沙棘品种叶片中均可检测出芦丁、表没食子儿茶素、槲皮素等 8 种黄酮类成分,总含量为 181.359~617.098 μg/g,以芦丁为主要成分,总黄酮含量最高的品种同样为'中红果'(617.098 μg/g)和'201309'(451.432 μg/g).在 11 个品种果实中可检测出原儿茶酸、丁香酸、对香豆酸、没食子酸、咖啡酸5种酚酸类成分,总含量为25.002~98.009 μg/g,'杂雌优10号'(98.009 μg/g)和'201308'(77.503 μg/g)果实中酚酸含量较高,对香豆酸为主要酚酸类成分;在 11 个品种果实中均可检测出 8 种黄酮类成分,总含量为 54.219~351.622 μg/g,'201301'(351.622 μg/g)和'201308'(189.981 μg/g)果实中含量较高,主要黄酮类成分同样为芦丁.[结论]'中红果'和'201309'可被作为沙棘叶片酚酸类和黄酮类种质资源,'杂雌优10 号''201308''201301'可被作为沙棘果实酚酸类和黄酮类种质资源进行定向培育和开发利用.

    沙棘液质联用技术酚酸类成分黄酮类成分种质资源

    7个梨品种在林芝地区的引种适应性

    王秀柳羽韩艳英张西哲...
    257-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适合西藏林芝地区种植的优质梨品种.[方法]2017年引进'黄金''中梨1号'和'圆黄'等7个梨品种,在林芝地区进行引种试验.观测各梨品种的植物学特性、生长习性以及物候期,分析果实品质,并运用主成分隶属函数法对这7个品种的果实品质和生长习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7个梨品种的植物学特性相似,但在果实成熟期和果实品质方面存在差异.'翠冠'和'初夏绿'果实在8月中旬成熟,为早熟品种;'圆黄''中梨 1 号''红太阳'和'黄金'果实于 8 月下旬—9 月下旬成熟,为早熟和中晚熟品种;'华山'果实在 10 月初成熟,为晚熟品种.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中梨1号''黄金'和'圆黄'表现较好,其次是'华山''初夏绿''翠冠'和'红太阳'.'黄金'品种果实大、心小、石细胞少,口感酸甜,但可滴定酸含量高,抗锈病能力差.'翠冠'果实虽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产量不高,但早熟,且维生素C含量高,适合在妥善管理下种植.'中梨1号''圆黄''华山'和'初夏绿'这4个品种的果实在产量、果形、维生素C含量和口感等方面均表现优异.'红太阳'果皮艳丽,果实硬度大且抗逆性强,但单果质量一般,石细胞含量适中,口感偏沙,且产量较低.[结论]'黄金''翠冠'的表现较好,可作为林芝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中梨1号''圆黄''华山'和'初夏绿'的果实在产量、果形、维生素C含量和口感等方面表现优异,适合在林芝及其他相似生态区域推广种植.

    林芝引种表现主成分分析

    4个油茶主栽品种的冠层结实特性

    柏芮袁德义卢世魁马晓玲...
    266-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品种油茶树生长特性、各冠层果实性状和品质指标,探索油茶整形修剪最佳方式.[方法]对'华硕''华鑫''华金'和'湘林 210'4 个油茶主栽品种的树高、冠幅、地径和树形指数等生长指标进行了调查,并对 4 个油茶品种树冠上层、中层和下层果实的性状和品质指标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油茶不同品种具有不同的树形特征.'华硕''华鑫''湘林210'的平均树高相比于'华金'分别降低了0.39、0.18、0.13 m,差异显著(P<0.05);'华硕''华鑫''华金'的平均冠幅相比于'湘林210'分别降低了0.22、0.25、0.14 m,差异显著(P<0.05);'华鑫''华金''湘林210'的平均地径相比于'华硕'分别降低了2.44、1.53、2.15 cm,差异显著(P<0.05).树形会影响油茶的果实大小、果实成熟度、鲜果质量、果实横径、单果籽粒数和鲜出籽率等果实性状在冠层的分布.4个主栽品种油茶树上层果实颜色普遍比中层和下层更黄,成熟度更高.'华硕''华鑫''湘林210'的中层果实大于上层和下层,'华金'中层果实小于上层和下层.'华硕'下层的鲜果质量、果实横径和单果籽粒数低于中层和上层;'华鑫'下层的鲜果质量和鲜出籽率小于中层和上层,下层和中层的单果籽粒数小于上层;'华金'中层的鲜果质量、果实横径、单果籽粒数和鲜出籽率大于上层和下层;'湘林 210'中层鲜果质量和鲜出籽率大于下层和上层,差异显著(P<0.05).油茶种仁含油率和脂肪酸组分相对含量在品种间差异大,无明显冠层分布规律.4个油茶主栽品种的果实含油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华硕'(49.31%)、'湘林 210'(47.41%)、'华鑫'(44.07%)和'华金'(33.66%).[结论]对 4 个品种油茶树生长特性、各冠层果实性状和品质指标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根据不同品种的树形特征和各冠层的结实特性,提出了 4个油茶主栽品种的修剪方案:'华硕'和'华鑫'轻剪,'华金'宜重剪,'湘林 210'宜中度修剪;'华硕'重点清除下脚枝和徒长枝,'华金'重点清除内膛枝和交叉重叠枝,'华鑫'和'湘林210'重点清除下脚枝和重叠枝.

    油茶冠层果实性状含油率整形修剪

    核桃青皮堆肥过程中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的变化

    郭金鹏杨霞
    275-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解决核桃青皮的资源化处理问题.[方法]通过对堆肥过程中核桃青皮理化指标和微生物群落物种丰度及群落多样性的测定,分析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对核桃青皮的降解作用,明确不同发酵阶段堆肥中的优势菌群.使用KEGG和MetaCyc数据库,对微生物进行了代谢功能分析.[结果]在嗜温期,细菌优势菌群为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和沙雷氏菌属Serratia,真菌优势菌群为念珠菌属Candida、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菌属Aspergillus和Gibellulopsis;在嗜热期,细菌优势菌群为拟诺卡氏属Nocardiopsis,真菌的优势菌群为Sodiomyces;在降温期,细菌的优势菌群为葡萄球菌属、拟诺卡氏属和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daceae,真菌的优势菌群为Sodiomyces和念珠菌属;在腐熟期,细菌的优势菌群为海洋芽孢杆菌属Oceanobacillus、葡萄球菌属、华夏芽孢杆菌属Sinibacillu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真菌的优势菌群为unclassified_f__Dipodascaceae、双足囊菌属Dipodascus和Sodiomyces.代谢功能分析结果表明,在代谢过程和生命活动相关途径上微生物相对丰度较高,说明微生物通过活跃的代谢活动对核桃青皮进行了有效降解.堆肥的理化指标与微生物多样性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堆肥的温度、pH值和电导率对微生物属水平上物种的相对丰度影响较大.[结论]在核桃青皮堆肥生产过程中,应重视不同阶段微生物群落的变化,通过调控温度、pH值和电导率等理化指标来优化微生物环境,以提高核桃青皮的降解效率和堆肥质量.

    核桃青皮堆肥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干燥温度对南京椴花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胡亚梅沈永宝
    287-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开发南京椴药用价值提供参考.[方法]以南京椴盛开期花为供试材料,进行热风干燥(35、40、45℃)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样品中挥发性物质进行鉴定,对比南京椴鲜花和4种干花挥发性物质组成和含量,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分析其差异.[结果]在南京椴花中共鉴定出23 种挥发性物质,以烯烃类、醇类和醛类为主,且包含大量具有药用价值的挥发性物质.鲜花和不同处理中干花的香气成分和相对含量有差异,D-柠檬烯、γ-萜品烯、壬醛和苯乙醇是鲜花和不同处理中干花共同含有的物质,且相对含量较高.南京椴花含具有药用价值的挥发性物质,如α-蒎烯、D-柠檬烯、γ-萜品烯、α-法尼烯、壬醛、癸醛、1-己醇和苯乙醇等.D-柠檬烯、γ-萜品烯、α-法尼烯在鲜花中含量达到最高,分别为 104.34、23.62、104.16 ng/g,南京椴花经干燥后这些物质的相对含量显著下降(P<0.05);南京椴花经干燥后壬醛相对含量显著上升(P<0.05),在真空冷冻干燥样品中达到最高(40.17 ng/g),45℃热风干燥样品次之(34.81 ng/g);癸醛在真空冷冻干燥样品中含量最高(4.66 ng/g),在 45℃热风干燥样品中次之(4.63 ng/g);1-己醇仅在35℃热风干燥样品、45℃热风干燥样品和真空冷冻干燥样品中被检测到,且在真空冷冻干燥样品中含量最高,为10.56 ng/g;除 45℃热风干燥样品外,干花中苯乙醇的相对含量较鲜花上升,其中 40℃热风干燥样品中相对含量最高,为42.87 ng/g.鲜花和不同处理中干花的挥发性物质相似率为0.24~0.93.鲜花和不同处理中干花的香气成分存在差异,根据P<0.05 且变量重要性投影值大于 1 的标准,筛选出 6 种关键差异挥发性物质,关键差异香气特征以青草香为主.[结论]不同处理中挥发性物质各有优劣,真空冷冻干燥耗时长、耗能大,不利于干燥大量样品,热风干燥便捷、经济且样品仍具有有益挥发性物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有益挥发性物质的药用价值和经济情况,选择适宜温度制取南京椴干花.

    南京椴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挥发性物质

    基于Matlab图像识别的海棠花期色彩动态变化规律

    申轶乾张往祥李舒情
    297-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观赏海棠花期色彩动态的变化规律,实现图像识别技术在监测植物色彩动态变化中的应用.[方法]以70个观赏海棠为研究对象,基于Matlab图像识别技术对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图像中开花区域进行识别与分割,并提取HSL色彩参数值,通过计算和分析色彩参数来揭示海棠花色动态规律.[结果]1)Matlab能对开花区域进行有效识别和分割,识别率达91.6%.不同花色的识别率有差异,白色系、粉色系、红色系的识别率分别为95.0%、92.3%、85.9%.形成花色识别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不同色系与背景色彩的对比度不同.2)基于UAV图像提取的盛花期的色彩参数,将观赏海棠品种群分为了3大色系:白色系(H值在200°~250°)、粉色系(H值在300°~330°)、红色系(H值在330°~360°).3)在开花进程中,3大色系海棠品种的色彩参数变化具有相似和不同2种趋势,相似的趋势是:3大色系海棠品种群的色相H、亮度L呈现出由集中向分散的趋势,饱和度S呈下降趋势,亮度L呈上升趋势.不同的趋势是3个色系的饱和度S下降节律明显不同:白色系品种在初花期-盛花期迅速下降,而在盛花期-末花期无明显变化;粉色系品种在整个花期阶段呈匀速下降的趋势;红色系品种在初花期-盛花期下降缓慢,在盛花期-末花期下降速度加快,但整体下降幅度低于粉色系品种.[结论]Matlab图像识别技术可便捷、高效分析多品种海棠色彩动态规律,实现花色动态监测.

    Matlab图像识别UAV图像HSL色彩空间色彩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