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经济问题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经济问题探索
经济问题探索

王喜良

月刊

1006-2912

0871-3113304 3113344

650041

云南省昆明市东风东路106号

经济问题探索/Journal Inquiry Into Economic Issu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研究探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和实际问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区域差异及收敛性分析

    张耀朱英明张宏杰
    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利用熵权TOPSIS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Dagum基尼系数测算中国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水平和区域差异,进一步借助收敛模型检验耦合协调水平的收敛特征。研究发现:(1)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水平呈逐年上升的变化态势,东部地区率先实现协调发展,中西部地区仍处在失调发展状态;(2)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水平的区域差异呈波动下降的变化态势,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3)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均存在显著的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特征,技术创新、劳动力质量、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和政府能力对耦合协调水平收敛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数字经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区域差异收敛性

    数字经济如何有效赋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叶胥蔡睿堃龙燕妮
    1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如何借力数字经济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议题。本文从现代化、融合化和惠及化三个维度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其对服务业现代化作用最强、融合化次之、惠及化最弱。且在互联网用户规模大、普惠金融发展条件好的地区以及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服务业的影响会得到强化。数字经济发展更易从克服服务业鲍莫尔病、激发创新活力和降低信息搜寻成本等途径促进服务业现代化和融合化,但并不能有效通过克服服务业鲍莫尔病和激发创新活力促进服务业惠及化。数字经济发展在促进本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同时会产生虹吸效应抑制周边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而对公共服务业发展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为此,需要突出问题导向,处理好虹吸效应,推动数字技术赋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空间溢出效应

    数字经济与地方财政可持续性:耦合协调与空间溢出检验

    杨阳
    3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和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分别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安排和国家现代化治理的主要内容,二者的协调发展对于"十四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基于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了数字经济与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发展的测算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熵权法测算了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与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并对二者耦合协调度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空间溢出效应检验和区域异质性检验,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与财政可持续性具有较强耦合协调关系;且这种耦合协调关系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和空间溢出特征。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产业结构、科技创新水平、政府干预度、财政自主度等因素通过直接和间接效应影响了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的耦合协调水平且区域差异明显。基于以上结论,从把握数字化经济发展机遇,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以及加强地区间数字经济的交流和合作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十四五"推进各地区数字经济和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协调发展,纾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提供有益的经验参考。

    数字经济地方财政可持续性耦合协调空间溢出

    金融开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城市的实证证据

    胡文涛戴淑庚
    5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引导金融开放战略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是当前中国经济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2005-2021年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考察金融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金融开放能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驱动器"式的激励作用,该结论经内生性处理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金融开放会通过激励企业创新、提升创业活跃度等渠道优化经济发展质效。调节效应检验发现,营商环境越好、金融结构偏向市场型的地区,金融开放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大;且两者的调节作用存在显著的非线性门限效应,当两者都跨过一定门限区制之后,金融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果大大增强。此外,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金融开放的空间溢出效应也得到了证实。研究结论为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提升经济发展质效及优化营商环境与金融结构提供可靠理论依据。

    金融开放营商环境金融结构经济高质量发展

    政府数字化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中国城市的实证检验

    郭成玉滕玉成臧文杰
    7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时代及追求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探究政府数字化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本研究基于2008-2021年26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政府数据开放平台试点为政策干预,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回答了政府数字化转型是否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并进一步讨论了政府数字化转型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可能存在的机制。研究发现:(1)政府数字化转型会显著正向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2)政府数字化转型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3)政府数字化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受到政府压力调节作用的影响,财政压力小的政府的数字化转型更有利于促进所在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为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要大力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和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积极夯实政府财政保障能力等。本研究为如何更好的发挥政府数字化转型的经济效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实践方向。

    政府数字化转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熵权TOPSIS法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双重差分模型

    数据要素配置与共同富裕: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彭国柱周湘莲
    87-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衍生的外生冲击,应用多时点渐进DID模型实证探讨数据要素配置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政策基础,数据要素配置利于驱动共同富裕。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基准回归结果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据要素配置对西部地区城市、行政等级较高的城市共同富裕驱动效应更为显著。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据要素配置可通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助力共同富裕实现。空间溢出效应拓展检验结果证实,数据要素配置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即数据要素配置不仅可以驱动本城市共同富裕水平提升,亦可助力邻近城市共同富裕水平提升。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系统推进统一数据要素市场布局、打造区域"数字"协同发展格局、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政策建议,为数字经济时代助推共同富裕提供新思路。

    数据要素配置共同富裕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多时点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城乡融合发展

    中国制造产业链集聚的生产率效应

    刘维林颜钶洋
    103-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挥产业链集聚优势以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是应对全球产业链重组和推进中国产业体系现代化的关键途径。本文利用2003-2015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在专业化和多样化空间集聚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上下游集聚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假说,构建了基于区位熵和投入产出关联的产业链集聚指标,并运用多种计量模型对理论假说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产业链上游、下游空间集聚能够显著促进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下游空间集聚的作用大于上游空间集聚,该结论在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产业市场集中度发挥了中介机制作用,而固定资产占比下降能够强化产业链空间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产业链空间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产业内在发展特点和外部成长环境的不同而存在异质性。本文的研究从产业链集聚视角为推进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提供了政策启示。

    产业链集聚全要素生产率投入产出关联制造业

    云南省农产品流通业绿色发展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冯朝睿张楠
    124-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利用超效率SBM模型在测度2011-2020年云南省农产品流通业绿色发展效率水平基础上,采用核密度估计呈现云南省农产品流通业绿色发展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Tobit模型分析了云南省农产品流通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从整体上看,云南省农产品流通业绿色发展效率处于中等水平;从空间特征上看,效率等级分布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不同等级效率水平差异显著;从动态演进上看,云南农产品流通业绿色发展效率两极分化现象逐渐减弱。产业结构、对外开放水平、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电商水平对云南省农产品流通业绿色发展效率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农村污染程度对云南省农产品流通业绿色发展效率提升有阻碍作用。文章据此提出优化云南农产品流通业绿色发展结构,进一步推进云南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云南农产品流通业基础设施建设,以电子商务发展促使云南农产品流通业提质增效,持续推进农产品流通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建议。

    农产品流通业绿色发展效率超效率SBM模型核密度估计Tobit模型

    全球金融风险冲击下中国三大区域的经济动态——粤港澳大湾区、江浙沪和京津冀地区的对比

    胡云飞戴国强
    136-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选择粤港澳大湾区、江浙沪地区和京津冀地区来代表中国三大区域经济,运用面板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旨在比较这三个地区在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和全球金融风险冲击下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短期内,江浙沪和京津冀地区对名义GDP、通货膨胀、贸易开放度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响应与粤港澳大湾区相似,但在中期的持续性上存在差异。这三个地区在通货膨胀和贸易开放度方面均受到较大影响,而名义GDP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方面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相较于江浙沪和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冲击的响应更为敏感。同时,江浙沪和京津冀地区的通货膨胀受到同业拆借利率冲击的影响更显著。本文从全球金融风险冲击的角度来评估这三大区域经济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有助于相关部门更加准确地调整和制定货币政策以及区域经济政策,以避免由于不同地区对金融风险传导的响应差异而导致的经济损失。

    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全球金融风险贸易开放度粤港澳大湾区

    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城市碳排放绩效的影响

    陈书平
    153-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2-2021年我国297个城市面板数据,选取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与门槛模型,研究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城市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能够显著促进城市碳排放绩效提升,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能够通过绿色科技创新和绿色管理创新提高城市碳排放绩效。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与东西部城市、资源型城市、低经济水平城市、低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城市及大城市相比,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部地区城市、非资源型城市、高经济水平城市、高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城市及中小城市碳排放绩效的正向促进效应更强。门槛效应结果表明,随着绿色管理创新水平提升,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城市碳排放绩效的正向影响效应逐渐增强。基于此,提出科学布局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策略、因地制宜制定城市碳减排方针、着力提升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推动碳排放绩效提升提供有效助益。

    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城市碳排放绩效绿色创新碳排放强度碳排放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