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经济与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经济与管理
河北经贸大学
经济与管理

河北经贸大学

武建奇

月刊

1003-3890

qkb2177@163.com

0311-87656976

050061

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经济与管理/Journal Economy and ManagementCSSCI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办刊准则,坚持学术研究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积极倡导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走出了一条依靠社会力量办刊的路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金融赋能京津冀产业结构升级:内在机制与实证检验

    田学斌李玉姣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金融新业态是赋能京津冀地区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基于 2011-2021 年京津冀地区 13 个城市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京津冀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果和机制路径。研究表明: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京津冀产业结构升级,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从机制路径上,数字金融会通过促进居民消费升级和提升企业创业活力来加快推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在调节效应上,投资环境在数字金融促进京津冀产业结构升级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而信息化水平表现为制约效应;京津冀地区数字金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对邻近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也有促进作用。

    京津冀地区数字金融产业结构升级居民消费升级企业创业活力

    邻近性、技术关联与京津冀城市群产业结构路径演化

    段娟文余源王少龙
    9-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演化经济地理学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具有路径依赖效应。基于产品空间理论和方法,使用 2003-2015 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制造企业数据,对京津冀城市群产业技术关联进行研究,并佐以 2016-2023 年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分析该地区二位代码行业结构演化特征。结果发现:(1)2003-2015 年,该地区转化行业的技术关联度变化值大多是正数,说明这些转化行业与原有行业的技术关联度高,反映京津冀城市群经济结构演化具有路径依赖效应。(2)实证表明,2003-2015 年间前后两个时段京津冀城市群整体发展受到技术关联的影响都为正向,且具有继承性和一贯性,体现了路径依赖特征,但各阶段区域内部呈现一定异质性,多数城市产业结构演化遵循路径依赖规律的同时,也有少数城市存在因政策等因素导致路径突破的情形。(3)2015-2022 年的统计分析进一步佐证了京津冀各城市行业结构演化受原有优势和路径依赖影响和约束的论断。

    产品空间邻近性技术关联京津冀城市群路径依赖与突破

    工业智能化对再分配偏好的影响——基于就业和收入极化的视角

    李响江求川
    2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机器人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引发对其取代人类就业、降低劳动者收入、影响收入分配格局的强烈担忧。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18 年的数据,从主观和客观两个维度出发,实证研究了工业智能化对再分配偏好的影响。同时,基于就业和收入极化的视角,探讨工业智能化影响再分配偏好的具体路径。研究结果显示:主观层面,工业智能化加剧了人们对不平等程度的感知,深化了对社会保障问题的认识,从而强化了其再分配偏好。客观层面,工业智能化加剧了社会不平等程度,为人们增强再分配偏好提供了现实基础。机制分析发现工业智能化的发展导致劳动力市场出现就业极化现象,常规职业岗位减少,非常规职业岗位增加。这种就业结构的变化加剧了收入极化问题,使得社会财富分配更加不均。人们倾向通过再分配来调节收入分配,缓解社会不平等带来的负面影响。

    工业智能化再分配偏好就业收入极化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

    凌士显张晓玉
    3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 2007-2020 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扩大了企业内部合理薪酬差距,但并未缩小企业内部超额薪酬差距;从整体上来看,数字化转型扩大了企业内部薪酬差距。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促进了企业创新,管理层凭借其在创新活动中的智力资本获得了更高的薪酬,因而企业内部合理薪酬差距扩大。异质性检验发现,在国有控股企业、非高科技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内部合理薪酬差距的扩大作用更强。

    数字化转型合理薪酬差距超额薪酬差距企业创新

    中国制造业转移态势分析——基于全球产业大数据

    杨皓森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产业链分工加速重构,中国制造业面临产业体系完整性和产业链安全、稳定性的挑战。基于全球多源产业大数据,通过构建中国制造业转移指数,对 2015 年以来中国制造业转移的态势及去向国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主动转移"和"被动转移"的角度进一步挖掘我国制造业转移的模式。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呈现持续转移态势,其中劳动密集型企业依然面临较严重的转移风险,东南亚以及墨西哥等美国"近岸"及"友岸"国家在很大程度上承接了中国的制造业转移,转移方式既包括主动转移也包括被动转移。

    制造业转移跨国并购绿地投资

    工业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机制与实现路径

    侯冠宇张春华杨济菡
    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振兴工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构建工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基于系统理论与组态视角,运用fsQCA方法分析工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驱动路径及各要素间的协同关系。研究发现:工业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显著,存在两条高水平驱动路径,即"发展结构—发展效益—技术创新"与"发展结构—绿色低碳—两化融合"驱动型。合理的工业发展结构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发展效益、发展结构、技术创新、绿色低碳的不足是形成低组态的主要原因。为此,应重视产业结构优化,提倡绿色发展,降低过剩产能,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型工业化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申杰昌忠泽
    5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 2006-2021 年深交所中小板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影响及其路径机制。研究发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可以显著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上述结论经过内生性识别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在两职合一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等学校集聚度高的地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机制检验表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可以通过扩大市场需求、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和增加供应商渠道三条路径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全国统一大市场专精特新市场需求交易成本供应商渠道

    共同富裕背景下员工持股与企业内收入差距

    张凯王一婕徐会杰
    6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员工持股计划自实施以来备受关注,其对员工、企业的效率提升产生重要影响。从公平角度,采用 2009-2022 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大样本数据检验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内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发现,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通过强化内部监督、提升外部社会关注、增加员工议价能力等方式降低了企业内收入差距。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在管理层权力大、员工认购比例高、锁定期长、自行出资、股票来源于二级市场时,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更能够降低收入差距;但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多,员工持股计划的激励效应降低,出现"搭便车"效应,反而不利于收入差距的缩小。

    共同富裕员工持股收入差距激励效应市值管理

    股票流动性与企业短贷长投:抑制还是促进?

    李程
    7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 2010-2020 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分析股票流动性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中短贷长投的影响,从外部环境与企业内部特征两大影响渠道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股票流动性会显著提高企业短贷长投水平,并且这一正向影响在庞氏型融资企业以及国有企业更加明显。股票流动性通过降低股价崩盘风险、提高市场价值和增强管理者过度自信三个途径促进短贷长投;通过降低融资约束渠道抑制短贷长投,表明股票流动性对短贷长投具有双重作用,但总效应是促进,说明企业内在因素起到更加主导的作用。应健全资本市场,正确处理股票市场流动性,完善企业内部治理和投融资机制。

    股票流动性短贷长投过度自信融资约束

    RCEP、贸易比较优势与价值链分工地位

    周国富湛婧宁
    8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RCEP作为区域开放合作的重要探索,在世界竞争新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RCEP 成员国 2007-2021 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中国及其他成员国参与区域价值链分工的现实基础、比较优势及彼此间贸易联系的加强对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处于RCEP区域价值链的顶端,RCEP有利于提升中国国际分工地位,抵御全球价值链重塑带来的冲击;RCEP各成员国比较优势和贸易联系的加强对各自在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存在相互强化的交互效应和以技术进步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效应;但是不同产业的比较优势对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不尽相同,中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对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作用更显著。因此,中国应继续推动完善RCEP合作机制,发挥我国在RCEP 区域价值链中"承高启低"的作用,巩固并提升我国在RCEP区域价值链中的主导地位。

    RCEP区域价值链分工地位比较优势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