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

双月刊

1673-6192

heandhp_sh@126.com

021-52282486

上海市胶州路358弄6号楼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查看更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是我国仅有的两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专业学术期刊之一。自2006年由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公开发行以来,在主管部门领导的关心下,在我国健康教育前辈的指点和辛勤栽培中,逐渐发展,受到了我国健康教育界的领导、从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专家学者及各地同行的关注、鼓励与赞扬。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职护生手机成瘾与自我控制的影响因素研究

    林美玲林少琴林玉玲曾巍...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高职护生手机成瘾、学习投入、自我控制的现状,并探讨三者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学习投入量表、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对某高职院校居家线上学习的418名二年级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的手机成瘾为(2.65±0.64)分,学习投入为(3.46±1.45)分,自我控制为(3.05±0.57)分.不同性别、专业选择原因、睡眠时间、每日使用手机时长、睡前使用手机时长状况的护生其手机成瘾、学习投入、自我控制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手机成瘾与学习投入(r=-0.485)、自我控制(r=-0.624)呈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显示,学习投入、自我控制、每日使用手机时长、睡前使用手机时长是手机成瘾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高职护生的手机成瘾、学习投入低于中间值、自我控制处于中间值.应加强自我控制,增加学习投入,降低使用手机时间,改善手机成瘾行为.

    高职护生手机成瘾学习投入自我控制

    基于授权理论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干预评价

    江华峰尹漫
    45-4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授权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 于2020年11月—2021年4月在上海市静安区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募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讲座式健康教育,试验组实施基于授权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授权能力、生存质量以及自护行为的变化.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在生存质量、自护行为方面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授权能力得分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授权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提高社区 2 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自护行为能力.

    2型糖尿病授权理论授权教育模式自护行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科普的传播策略研究

    瞿乃婴李文芳张璇齐忆虹...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科普的认识,探讨不同媒介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科普中的作用,分析应急科普的传播策略,为应对类似事件的发生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定性访谈的方法,对 20位来自疾病防控与传播媒介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访谈.结果 受访对象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认识比较清晰,普遍认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和破坏力巨大,易引发群众恐慌情绪.在传播途径上,传统主流媒体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可信度和严肃性,但存在信息量少、受众量小、传播速度较慢、互动性欠缺的劣势,同时信息传播的针对性和精准性也不够,应通过运用新媒体平台、以多种传播方式加以补充.在科普内容方面,受访对象强调要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确保科学准确、切近百姓、直面问题;科普形式要多元化,并强化互动性,还要有侧重点.结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科普应分阶段实施,以主流媒体为传播主渠道,建立应急科普协同机制,用好专家资源,提高新闻发布会的舆论引导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科普传播策略

    小学高年级学生身体活动及久坐行为与注意力品质的调查

    张匡悦
    53-5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小学高年级学生身体活动及久坐行为与注意力品质的现状,分析其与注意力品质各维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PAQ-CN身体活动问卷、ASAQ-CN久坐行为问卷和注意力品质问卷,对157名四、五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小学高年级学生身体活动的平均得分为(2.52±0.67),其中男生身体活动的平均得分均高于女生.教育类久坐时间最长,女生的久坐时间普遍长于男生.不同等级身体活动水平学生的综合注意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是注意力品质的影响因素.结论 身体活动水平过低和久坐行为过长会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品质产生消极影响,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和学习方式.

    身体活动久坐行为注意力品质调查

    上海市高中生气质类型与健康促进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刘羿帆
    55-57,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上海市高中生健康促进行为情况和气质类型对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方法 使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采用青少年健康促进行为量表和陈会昌气质量表对上海市四所高中的高一、高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中生在人际间支持行为、生命欣赏行为和营养行为上得分较高,而在压力处置行为、运动行为和健康责任行为上得分较低.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多血质总分、粘液质总分与健康促进行为呈正相关,而抑郁质总分与健康促进行为呈负相关;相较于没上过专门健康教育课的高中生,上过的高中生健康促进行为得分显著较高;相较于父亲文化程度较低的高中生,父亲文化程度较高的高中生健康促进行为得分显著较高.结论 应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策略.

    高中生健康促进行为气质类型

    上海市长宁区儿童家长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展裴婷婷鲁嘉妮何晓定...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上海市长宁区托幼机构儿童家长为孩子接种肠道病毒 71型灭活疫苗(EV71 疫苗)的意愿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推广EV71疫苗接种提出建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长宁区托幼机构就读的儿童,向儿童家长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有 75.40%的家长愿意为孩子接种EV71 疫苗.Logistic回归分析,不认为EV71会产生强烈副作用、疫苗犹豫量表得分越高、主动获取知识得分越低的家长更愿意为孩子接种EV71疫苗.结论 家长为儿童接种EV71 疫苗的意愿受到对EV71疫苗副作用的认知、疫苗犹豫和主动获取知识情况的影响,应对家长开展相关健康教育,以提升接种率.

    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影响因素

    上海市徐汇区某小学学生近视防控现状调查

    李怡颖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上海市某小学学生近视防控的知信行现状,为后续健康教育提供数据支撑及建议.方法 采用普查法对上海市徐汇区某小学2~5年级学生开展调查.结果 小学生近视防控知识、信念、行为水平的得分均值分别为(4.57±1.40)分、(4.96±1.09)分和(9.15±1.90)分."近视发生时的应对措施""常见预防近视的方法"两个条目的知晓率最高,均在 92%以上.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为近视的学生其信念得分高于未诊断为近视的.不同父母近视程度的学生在近视防控信念持有得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学生的近视知信行在某些方面仍需要努力,健康教育者与家庭和学校应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合作.

    小学生近视防控现状调查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生综合干预效果评估

    刘佳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学生以及家长和教师进行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 抽取患有ADHD的12名学生以及其家长和教师,对他们进行综合干预辅导,并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家长和教师在对ADHD孩子的理解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的家长比对照组更容易理解孩子的行为表现,对干预的帮助性评价更高,也能得到更多来自他人的支持.而接受过干预的教师则比没有接受干预的在与孩子沟通及干预的帮助性评价上明显表现得更好.结论 ADHD综合干预可以提高家长以及教师的教育水平,改善和优化孩子所处的系统环境,从而更好地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综合干预系统环境

    上海市闵行区幼托机构近视防控策略分析

    何伟芳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加强新时代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对闵行区幼托机构开展近视防控调查研究,以期为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216名保教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对象对于闵行区为"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区"的知晓率最高,为99.04%.对于"能做好视力不良检出率等的登记备案工作"落实情况最佳,达100.00%.调查人员参与各级各类近视防控活动(100.00%),有80.38%的主要集中在区级和园级.有97.13%的调查对象能及时组织区域内开展的近视防控宣传,以"假期重点宣传"的有94.74%.有86.6%的调查对象能开展组织近视防控等研发活动.结论 闵行区幼托机构近视防控工作形成了优良的区域环境和氛围,并构建了"政府-医院-学校-社区-家庭-互联网+"的近视防控新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

    幼托机构近视防控策略

    近视易感因素的研究进展

    于露张一平杜兆江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视是世界范围内较常见的眼部疾病,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提倡早期治疗可避免盲症的眼部疾病.使用有效的手段来防止和控制近视的发展很有必要.本研究分析近视的易感因素,从环境因素、经济因素、运动因素以及遗传因素,并结合近视的发病机制,研究其内在机制,以期为制定更有效的控制近视的手段提供理论支持.

    近视易感因素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