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

双月刊

1673-6192

heandhp_sh@126.com

021-52282486

上海市胶州路358弄6号楼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查看更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是我国仅有的两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专业学术期刊之一。自2006年由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公开发行以来,在主管部门领导的关心下,在我国健康教育前辈的指点和辛勤栽培中,逐渐发展,受到了我国健康教育界的领导、从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专家学者及各地同行的关注、鼓励与赞扬。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健康素养的提出与健康素养促进实践

    李英华
    221-223,243页

    西藏15岁及以上人群病毒性肝炎防治认知状况调查

    田甜顿珠多吉胡永红赵伟栋...
    224-226,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西藏15岁及以上人群的病毒性肝炎防治认知情况,为制定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西藏15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 2 70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西藏15岁及以上人群的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54.93%,知晓率在性别、城市、地域、文化程度和职业分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医护人员是调查对象最希望接收健康知识的来源.结论 西藏不同人群的病毒性肝炎知晓率存在差异,建议要重点关注女性、低学历及农牧民人群,以医护人员为主要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病毒性肝炎认知健康教育

    焦作市2023年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分析

    张同春孙慧彦
    227-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焦作市 2023年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提升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焦作市15~69岁的城乡常住居民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焦作市居民的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为26.87%;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15~24 岁、25~34岁组、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居民以及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的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焦作市居民的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受居住地、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的影响.结论 焦作市居民的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偏低,有待进一步提升;应加强呼吸道传染病健康教育,并重点提升农村地区、低文化程度、高龄人群的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

    传染病防治素养影响因素分析

    德州市居民2020年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敏尹胜利孙金涛张盈盈...
    230-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德州市居民2020年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开展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德州市11个监测点的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德州市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为40.64%.其中,女性居民为40.25%,男性居民为41.07%;25~34岁年龄组最高(50.57%),65~69岁年龄组最低(33.87%).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职业是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德州市居民的传染防治素养水平较以往有所提高,但仍存在薄弱环节;下一步传染病健康教育工作应重点关注高龄、丧偶、低学历和农民群体.

    传染病防治素养居民影响因素分析

    重庆市某区青少年不良健康行为与焦虑抑郁的相关分析

    莫敏张莉梅印德娇敬新苗...
    234-236,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重庆市某区青少年不良健康行为和焦虑、抑郁的现状,为制定青少年焦虑、抑郁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重庆市某区 6 所学校的 2 632 名青少年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结果 有16.8%的青少年曾吸烟;有 61.2%的青少年曾饮酒;7.8%的青少年每周平均每天睡眠<6 小时;17.6%的青少年有网络成瘾行为;4.6%的青少年存在抑郁高风险;有 32.1%青少年存在焦虑情绪;11.0%的青少年在过去一年里有过自杀计划.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曾吸烟、曾饮酒、一周每天平均睡眠时间<6 小时、网络成瘾、自杀意念是焦虑的影响因素;曾饮酒、一周每天平均睡眠时间<6 小时、网络成瘾、自杀意念是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 青少年的不健康心理行为问题令人担忧,需采取有效的综合措施进行干预.

    青少年不良健康行为焦虑抑郁

    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相关性分析

    肖必涛郑亚楠
    237-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评定量表(AMHLAQ)、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量表(ATSPPH-SF)对5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在心理求助态度上的总得分为(28.48±3.77).心理健康素养的知识、态度、行为是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影响因素.结论 心理健康素养可以促进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学校应当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以提高专业心理求助来维护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素养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大学生

    入境人员焦虑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诸葛林湾陈佳玥赵慧蓝
    240-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入境人员的心理焦虑状况,分析可能引起焦虑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入境人员的心理健康提供指导.方法 使用自制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对入境人员进行调查,运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评定入境人员的焦虑状况.结果 入境人员的焦虑症状检出率为16.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国籍、文化程度、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和患糖尿病及其他慢性病是入境人员焦虑症状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入境人员的焦虑症状较常见,需对重点人群进行心理干预.

    入境人员焦虑影响因素

    抑郁和非适应性认知在压力与初中生网游成瘾间的作用

    白云菲张芳华
    244-247,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抑郁和非适应性认知在压力和网游成瘾(IGD)的中介作用,为减少初中生IG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使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抑郁量表中文简表、网游非适应性认知量表和网游成瘾简表对福建省五所中学的 729 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福建省中学生的网游成瘾检出率为 14.3%,其中男生的检出率(17.47%)高于女生(10.92%).压力、抑郁和网游非适应性认知水平有性别差异.在控制性别和年级后,压力和网游非适应性认知能正向预测IGD;压力能正向预测抑郁;压力和抑郁能正向预测网游非适应性认知.抑郁和非适应性认知在压力和IGD间有链式中介效应,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 45.08%.结论 应教导初中生掌握减压技巧以及对压力的正面认知,以减少他们的抑郁情绪和网游非适应性认知,进而降低IGD.

    网游成瘾压力抑郁网游非适应性认知初中生

    上海市崇明区基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核心应急能力调查及对策分析

    韩小丽徐烨
    248-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上海市崇明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核心应急能力的现状,为提升崇明区卫生应急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崇明区1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1 375名医护人员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核心能力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 崇明区各基层医疗机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和救治体系相对完善,应急预案编制情况总体较好,应急保障能力尚可,均设立发热哨点和肠道门诊,可初步运用多源数据的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开展传染病监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紧缺、无专门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众宣传教育的部门、传染病诊断能力薄弱等.基层医护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核心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性别、工作类型、从事卫生应急的工作时间以及满意度是该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崇明区基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核心应急能力有待提高.建议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能力和水平,加强信息化运用,提高监测敏感性,加大投入提高疾病诊断能力.

    基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核心应急能力

    学龄前儿童龋病及家长的口腔健康认知现状调查

    盖翠芳郑莉萍
    253-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学龄前期儿童龋病现状及家长的口腔健康认知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于 2022 年抽取郑州市 1 872 例学龄前儿童及其家长,调查儿童龋病发生情况及家长口腔健康认知情况.结果 本次调查有 1 800 例学龄前期儿童纳入分析,龋病发生率为 54.72%.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家长文化程度、开始刷牙时间、夜间进食频率、进食甜食频率、饮用碳酸饮料频率、家长接受口腔健康知识教育、儿童定期口腔检查、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使用含氟牙膏均是学龄前期儿童龋病的影响因素(均P<0.05);男性、家庭月收入≤5 000 元、文化程度中专及以下、农村均是家长口腔健康认知不佳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郑州地区学龄前期儿童龋病的发生率较高,家长口腔健康认知度不高.亟需开展有效的宣教,提高该群体的健康素养,降低儿童龋病风险.

    学龄前期儿童龋病口腔健康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