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研究
健康研究

郭清

双月刊

1674-6449

jkyj@hznu.edu.cn

0571-28869726,28865871

310036

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林街16号

健康研究/Journal Health Research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流派的标准和框架

    贾晓明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可用于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方法良多,但大多来源于西方,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本土心理咨询和治疗理论流派尚在探索中.文章探讨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流派的的标准与框架,以期为属于中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流派的产生与发展提供参考.

    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理论流派框架构建

    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元分析

    李昌庆何木叶齐静怡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综合考察近 20 年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提供思路.方法 对 106 篇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ental health test,MHT)的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n=67 382)进行元分析.结果 小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8 分.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随年代上升(R2 =23%、1%、7%;Ps<0.05),对人焦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随年代下降(R2=5%、6%、10%;Ps<0.05).留守小学生心理健康得分略高于非留守小学生(d:0.26~0.39,Ps<0.05),进城务工随迁小学生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恐怖倾向得分略高于当地小学生(d:0.28~0.37,P<0.05).结论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年代变化趋势喜忧参半.留守小学生、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相对欠佳.研究差异受年代、学生类型的影响.

    小学生心理健康元分析

    压力过程模型视域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众风险感知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

    常碧如刘文庆张思纯李泽凯...
    11-1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压力过程模型探讨大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众风险感知(风险感知)对其抑郁的影响,及宿舍关系和消极应对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方便式抽样的方法对西安某高校 1 045 名大学生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众风险认知量表(PRP-PHE)、宿舍人际关系问卷(RBC)、中文版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调查,分析宿舍关系和消极应对在风险感知和抑郁间的中介作用.结果 大学生的风险感知得分(2.82±0.73)分,宿舍关系得分(1.79±0.52)分,消极应对得分(1.24±0.55)分,抑郁得分(4.34±4.26)分;大学生风险感知和宿舍关系均与消极应对和抑郁显著正相关(P<0.01),风险感知可以通过宿舍关系和消极应对间的链式中介对抑郁产生影响(P<0.05),预测大学生的抑郁.结论 大学生风险感知与抑郁密切相关,宿舍关系和消极应对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感知应对方式抑郁压力过程模型

    抑郁障碍青少年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的眼动特征及其与反刍思维相关性

    林子江章新月黄圣云张嘉瑛...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抑郁障碍青少年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的眼动行为特点,及其与反刍思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注意偏向的眼动测验、反刍思维问卷分别对 35 例抑郁障碍青少年和 45 名正常大学生进行测定.结果 抑郁障碍青少年和正常大学生间,注意偏向潜伏期、刺激类别效应、交叉效应分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31、9.39、13.64,均P<0.05).简单效应分析显示,两组对正性图片的注视潜伏期存在显著差异(F=15.45,P<0.001);注意偏向首视点注视时差异分数上的组间主效应、刺激类别主效应、组间和刺激类别的交叉效应,注意偏向总注视时差异分数的组间主效应、刺激类别效应、组间和刺激类别的交叉效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性首视点潜伏期分和享受快乐分、积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r=-0.392、-0.166,均P<0.05),负性首视点潜伏期分和享受快乐分呈显著正相关(r=0.289,P<0.05).正性首视点注视时间分和享受快乐、积极应对(r=0.309、0.268)呈正相关(均P<0.05),负性首视点注视时间分和消极归因呈正相关(r=0.194,P<0.05).结论 抑郁障碍青少年缺乏对积极情绪信息的初始注意,反刍思维和抑郁青少年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定向加速、注意维持时间有关.

    抑郁障碍情绪信息注意偏向反刍思维

    医学生专业心理求助意向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高斌扶长青陈爱东戴正清...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医学生专业心理求助意向现状及其与网络自我表露、压力知觉、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医学生的心理干预提供参考建议.方法 采用压力知觉量表、网络自我表露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专业心理求助意向量表对 450 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和Bootstrap方法进行各量表得分的相关分析和中介、调节分析.结果 医学生的专业心理求助意向得分为(3.53±1.10)分,不同性别和生源地的医学生专业心理求助意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网络自我表露、领悟社会支持、专业心理求助意向之间两两呈正相关(r=0.28~0.41,均P<0.01);领悟社会支持在网络自我表露与专业心理求助意向之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 35.71%;压力知觉不仅可以调节网络自我表露与专业心理求助意向的关系(β=-0.08,t=-2.28,P<0.05),也可以调节网络自我表露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β=0.09,t=2.75,P<0.01).结论 医学生的专业心理求助意向处在中等偏上水平.可以通过提高网络自我表露和领悟社会支持、降低压力知觉水平,促进医学生的专业心理求助意向.

    网络自我表露领悟社会支持专业心理求助意向压力知觉医学生

    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血管运动管理App的使用意愿及应用

    崇爱国季红慧罗秀英徐伟...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心血管疾病患者对心血管运动管理App的使用意愿,观察使用App对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 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患者运动需求、健康管理现状及影响患者选择心血管运动管理App的因素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将 140 例坚持使用心血管运动管理App的患者设为运动组,62 例不使用心血管运动管理App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 1 年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74.26%的调查对象认为需要合理运动,89.11%认为需要记录运动情况,84.16%日常生活中使用智能手机,81.68%认为使用心血管运动管理App方便,74.26%的患者关注自身健康、53.96%的患者认为健康可以被管理,74.75%的患者对体检报告关注并处理,当前有 62.87%的患者在使用网上医疗App.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心血管运动管理App的因素前三位分别为担心使用过程中收费(79.21%)、担心泄露个人信息(76.24%)、相似App太多选择困难(59.41%).跟踪随访 1 年间,运动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4.28%)低于对照组(1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2,P=0.011).结论 心血管运动管理App的使用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但担心使用过程中收费和泄露个人信息,限制了心血管疾病患者对App的使用意愿,.

    心血管不良事件心血管运动管理App健康管理调查

    适度海拔地区与低海拔地区人群肺功能的比较分析

    斯赛女祝玛李优珍张顺平...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适度海拔地区与低海拔地区人群的肺功能、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分析适度海拔地区对人体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并比较适度海拔地区、低海拔地区人群的肺功能、血红蛋白、氧饱和度,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计算两个地区人群的年龄、身高、体质量与其肺功能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适度海拔地区人群的肺活量、用力肺活量、一秒用力呼气量、一秒率、最大呼气中期流量,与低海拔地区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适度海拔地区人群最大呼吸流量高于低海拔地区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两个地区人群的肺功能均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身高与用力肺活量、一秒用力呼气量、最大呼气中期流量均呈正相关,体质量与用力肺活量正相关;均P<0.05.适度海拔地区人群氧饱和度低于低海拔地区人群,适度海拔地区男性血红蛋白高于低海拔地区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度海拔地区人群氧饱和度降低,男性血红蛋白代偿性升高;适度海拔地区人群的呼吸阻力下降,最大呼气流量升高.

    适度海拔低海拔肺功能氧饱和度血红蛋白

    基于赋权理论的自我管理模式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构建与应用

    刘燕赵媛沈洁汪芸...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将基于赋权理论的自我管理模式应用于腹膜透析患者中,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预后.方法 医院腹透中心规律随访的 120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 60 例,分别接受常规管理模式和基于赋权理论的自我管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容量管理水平及容量负荷相关指标.结果 干预前,对照组和观察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为(17.55±2.18)分、(17.20±2.22)分.干预后,两组患者GSES评分均随时间的推移而升高,容量管理表的 2 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同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及体质量均低于对照组,24 h尿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 24h超滤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赋权理论的自我管理模式可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改善容量负荷.

    自我管理模式赋权腹膜透析自我效能容量管理水平

    青少年营养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王丽娟周蓉王玉香
    37-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青少年营养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青少年营养素养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三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构建青少年营养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赋予各级指标权重.结果 三轮专家咨询的应答率均为100.0%,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专家 5 名,专家的权威系数为 0.84;三轮调查后肯德尔和谐系数为 0.244~0.509,最终形成了包括 4 项一级指标、10 项二级指标、35 项三级指标的青少年营养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专家积极性高、权威系数较高,专家意见较集中、协调性较好,所形成的指标体系对青少年营养素养的评价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仍需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完善.

    青少年营养素养指标体系德尔菲法

    口腔癌患者的癌症复发恐惧与其术后焦虑抑郁和希望水平的关系

    孙昭张姣苹孙莉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口腔癌患者的癌症复发恐惧(fear of cancer recurrence,FCR)情况,探讨其与术后焦虑抑郁和希望水平的关系,为改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 100 例口腔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癌症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调查患者的 FCR发生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Herth希望量表(HHI)调查患者的焦虑、抑郁和希望水平,并分析其与FCR的关系.结果 本组患者中 72 例(72.0%)有FCR,FCR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53.11±5.45)分、(51.76±6.21)分,均高于无FCR组;HHI评分为(27.53±3.47)分,低于无FC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和Log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有焦虑、抑郁和低希望水平是口腔癌患者术后发生FCR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口腔癌患者术后大部分存在FCR,且与焦虑、抑郁和希望水平有关.

    口腔癌焦虑抑郁希望癌症复发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