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崔月琴

双月刊

0257-2834

0431-85166970 85168749

130012

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创刊于1955年7月,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1955年,双月刊,由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编辑部出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以弘扬先进文化、繁荣学术研究为己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倡导学术观点创新、学术体系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努力为提出新理论、形成新学派、取得新成果搭建理论平台。在办刊上注重思想性与学术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科学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既倾心探索学术理论,又密切把握时代脉搏,追踪学术热点,关注理论前沿,走一条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结合时代之路,刊发了一批在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的学术力作,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和特色,以高雅的学术品位和严谨的学风,在学术界和期刊界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依托本校的学科优势,开设"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东北亚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边疆考古与华夏文明"、"数量经济理论及应用"等特色栏目和 "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法律全球化研究"、"政治文明与政府治理"等专题栏目,面向国内外学者征集优秀稿件,努力把特色专栏办成反映本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前沿阵地,根据学术热点和时代特点不断推出专题栏目。学报遵循吉林大学"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倡导潜心钻研,实事求是,厚积薄发的严谨学风,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立足本校,面向国内外,刊发了一批在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的学术力作,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和特色。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不仅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还多次获得各种期刊奖项。1995年在首届全国社会科学期刊奖评选活动中,荣获"优秀社科学术理论期刊奖提名奖";1999年、2002年连续两届被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评为"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多年来连续获得"东北三省优秀社科期刊"和"吉林省社会科学十佳期刊"的荣誉称号;2004年在"第一届北方优秀期刊"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十佳"期刊。尤其是在教育部启动的名刊建设工程中,经过专家的严格评审,于2003年底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建设工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洪武正韵》在朝鲜朝汉语官话"正音"教学中的地位及影响

    张辉郭璇璇
    8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朝鲜朝(1392-1910)引进和翻译中国韵书,积极推行以《洪武正韵》为汉语官话"正音"标准的中文教育.朝鲜朝从官方层面将《洪武正韵》列入蒙童学习书目及科举考试科目,翻译《洪武正韵》,刊行《洪武正韵译训》,构建汉语官话"正音"韵书编撰的标准范式.《洪武正韵》曾对朝鲜半岛的汉语官话"正音"教学产生过深刻影响,推动了朝鲜本土化汉语"正音"韵书的刊行,是汉语国际教育史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洪武正韵》《洪武正韵译训》朝鲜朝汉语教育"正音"

    标准规制与企业的标准合规

    宋华琳
    10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的标准合规是践行守法义务的需要,体现了行政规制与自我规制的结合,体现了合规与创新的结合.企业有义务适用强制性标准,鼓励但不强制企业执行推荐性标准,在特定情形下,企业有义务适用推荐性标准.企业通过参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活动,通过参与标准的起草和征求意见程序,来参与标准制定过程.企业标准与行政标准构成了多元交叠的标准体系;企业标准水平应不低于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相关技术要求,可以高于推荐性标准的相关技术要求.企业应遵循企业标准;还应通过设立标准化机构,配备内部管理人员,践行企业的组织化保障义务.企业通过评估标准合规风险、开展自检等,建构标准实施的评价与持续改进机制,从而践行学习型行政法与实验主义治理,推进标准合规制度的动态演进.

    标准规制企业合规企业标准自我规制

    行刑衔接视角中的合规互认:正当性风险与应对

    成协中
    115-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规互认对于扩大合规整改实效、增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协同性、实现对涉案企业充分的法律激励具有显著的实践意义,但在当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并存的二元体制下,强制性的合规互认具有显著的正当性风险.此种风险主要表现为:法律依据不充分、程序功能混同、不当限制行政裁量权和弱化法律监督职责.在二元体制下,需要反思"刑事先行"的衔接方式,以侵害法益类型作为区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基准,在遵守刑法谦抑性和从属性原则的立场下,强化行政执法对于秩序性法益维护的主体责任.在坚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程序独立价值的立场下,明确行政机关对于秩序类违法行为的先行处理职责,将合规互认限定于不法行为构成要件相同的有限情形并尊重行政机关的裁量自主权,从而推动合规改革中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全面协同.

    行刑衔接合规互认合规整改刑事先行

    信息通达性与多产品企业出口竞争优势

    王孝松朱倍其
    131-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通达性深刻影响着企业出口竞争力.通过引入信息摩擦系数改进多产品企业出口决策模型,建立了信息通达性与多产品企业出口竞争优势的理论模型;实证考察了信息通达性对于多产品企业出口竞争优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信息通达性能显著提升多产品企业出口竞争优势;信息通达性对大型企业、一般贸易型企业以及中小数字企业出口竞争优势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外部需求、信息摩擦和生产效率是信息通达性对多产品企业出口竞争优势提升的重要机制.研究结论为中国企业参与数字经济、获取数字发展红利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撑,对于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如何进一步促进外向型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信息通达性多产品企业出口竞争优势数字经济

    语言距离对我国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研究

    张卫国廖纯程实孙涛...
    150-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3-2019年中国与5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采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以及工具变量法,实证研究了语言距离对我国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降低语言壁垒的有效措施.研究结果显示:语言距离与我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和投资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对投资的抑制作用更大;语言距离主要通过成本机制作用于贸易和投资;相比于高收入国家,语言距离对我国向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出口和投资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东道国人力资本的提升有利于弱化语言距离对贸易和投资的负向影响;此外,在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中,采用当地官方语言而非英语更有利于降低语言壁垒,推动投资活动顺利进行.明晰语言与贸易和投资的关系,有利于我国企业在开展海外业务时减少语言障碍和文化摩擦,促进我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和投资,从而推动我国对外经贸的持续稳定增长.

    语言距离出口对外直接投资"一带一路"倡议

    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与出口贸易——基于二元边际及比较优势的视角

    侯俊军庞卫建赵传敏
    170-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是中国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战略举措.基于此,利用1995-2021年CEPII-BACI数据库HS6位码层面的贸易数据,从双边贸易成本与产品比较优势视角出发,采用PSM-SDID方法分析了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出口二元边际有显著影响,抑制了出口拓展边际的增长,促进了出口集约边际的增长.事件研究结果表明,自由贸易协定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自由贸易协定通过比较优势的提升促进国家核心优势产品的出口,从而促进了出口集约边际的增长,抑制了出口拓展边际的增长;自由贸易协定通过贸易成本的降低促进了出口集约边际的增长.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自由贸易协定对不同形式和类别产品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研究结论能为中国进一步签订深度贸易协定、促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自由贸易协定出口贸易拓展边际集约边际比较优势

    影响慈善捐赠的显著因素: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的对比分析

    朱健刚刘艺非
    186-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第三次分配国家战略的提出,慈善捐赠成为第三次分配的重要方式,因此,对慈善捐赠影响因素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一般认为,收入是影响中国人慈善捐赠的最显著因素.然而,对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2年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分离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的情况下,两者均对慈善捐赠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当严格控制受教育程度,单独研究收入水平对慈善捐赠行为的影响时,收入水平的影响变得不显著,而受教育程度对慈善捐赠行为依然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该结果意味着,受教育程度才是影响慈善捐赠行为的关键因素,而收入水平是因受教育程度的影响进而与慈善捐赠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实质上对慈善捐赠行为并不产生显著影响.因此,要提升中国公众的捐赠水平,推动中国公益慈善事业进步与第三次分配的有序开展,进一步提升公众受教育程度,在大中小学普及慈善教育是可行且重要的方向.

    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慈善捐赠

    社交媒体平台如何向互联网公开募捐平台引流——基于平台技术可供性的研究视角

    陈旭清杨敏李健
    205-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向互联网公开募捐平台引流是目前慈善组织网络募捐最主要的途径,更是所有互联网公开募捐平台中运营最成功的模式.社交媒体平台引流离不开平台技术功能的支持.以技术接受模型(TAM)作为理论分析框架,探究社交媒体平台的技术可供性对公众互联网捐赠意愿产生的影响,深入分析平台技术可供性如何通过激发不同类型的动机从而有效影响公众捐赠意愿.研究发现:技术可供性在提高公众互联网捐赠意愿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其中动机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中介作用.同时,不同维度的动机变量在中介作用上存在差异,其中个体内在动机发挥了最大的中介效应.研究有助于理解社交媒体平台向互联网公开募捐平台的引流机理,对促进互联网慈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可供性数字化公益技术接受模型平台引流社交媒体

    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与优化策略

    张雷梁媛
    220-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力量,是教育信息化出经验、出典型、出成果的重要领域.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高等教育信息化政策,而高等教育信息化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关系着政策效力的发挥.通过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运用NVivol2 Plus质性分析软件,构建基于政策网络分析框架的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政策执行影响因素模型,主要包括政策执行条件、政策网络结构化特征、政策执行主体和结果变量4个影响因素.通过模型分析,提出了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政策体系与网络环境和谐共生、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有序发展、政策网络结构生命力持续增强等政策执行优化建议.

    政策网络理论高等教育信息化政策政策执行扎根理论

    Abstracts

    236-2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