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吴传起

月刊

1008-7508

kychu@jlrtvu.jl.cn;zhangbingyang0604@126.com

0431-85379263;85379264

130022

长春市人民大街6815号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Jilin TV & Radio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优秀期刊。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面向全国高校及科研单位办刊,以宣传现代远程教育,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为宗旨,不断提升学术水准和社会影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李桂萍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合式学习的最显著特征是课堂"同步口语交流"与"非同步书面交流"的完美结合,这种方式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效率和优质性,同时还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延伸学生的学习范围。在大学英语教育中,构建一个线上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过程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关键,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其基本原则,提供优质的资源是其重要保障,形成多样化的互动方式是其核心环节。为此,以超星学习通平台为契机,从教学方法混合、教学技术混合及面对面混合等层面,提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

    超星学习通平台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林翔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交际的有机组成部分,培育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是大学英语教育的重中之重。英语翻译的本质是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与交流,提升跨文化意识,对学生理解原始文本、翻译文章拥有鲜明的价值意义。翻译教师应加大跨文化意识的培育力度,通过树立文化平等意识、提升文化理解能力、提高文化移情意识,培育出能够理解文化差异、掌握翻译技巧的翻译人才。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跨文化意识培养

    基于项目式教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重构探究

    阚昱雯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项目式教学的英语教学模式是教师引领学生围绕英语项目所开展的探究性教学活动。积极运用并开展项目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在创新探索、吸收内化、体验实践中获得具体而完整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知识建构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以及自我反思意识。文章结合项目式教学的特征和内涵,明确了其原则、类型及问题,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重构策略,旨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项目式教学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重构

    语境文化对英美文学翻译的影响与对策

    刘见平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英美文学翻译中,译者会受语境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导致文学翻译形态及结果有所不同。为了提高翻译质量,明确文学翻译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指向,采用科学有效的语言翻译方法,亟需充分分析英美文学翻译与语境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文章结合语境文化的内涵,分析语境文化在语言框架、语句、语义、思维习惯及语言结构等方面的影响,提出结合语境文化的翻译策略。旨在准确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人文机理、主题意蕴,完整而充分地将英美文学的艺术特色、审美理念传达给目的语读者。

    语境文化英美文学翻译影响对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国际贸易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魏巍包冰
    44-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高校国际贸易英语人才培养研究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当前,高校国际贸易英语人才模式在传统需求侧改革背景下遇到发展困境,如,学科专业供给与产业行业发展不相匹配,课程资源供给与岗位能力需求不相匹配,师资教学供给与人才知识需求不协调,实践条件供给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不相匹配等。对此,本文针对性提出多方面策略,开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国际贸易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路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际贸易英语人才培养

    互联网模式助力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体验式学习研究

    颜南高长乐武睿睿李静...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打破现今社区老年教育中养教分离的现象,将养和教更好地融合,满足老年人对晚年生活的憧憬,提高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能力,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发展,不断实现自我价值、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体验美好生活的能力等。本文通过研究在社区中采用体验学习的模式,促进养教结合理念的高度融合,以满足老年人身心健康为宗旨,提高社区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提升老年人对社区和家庭的幸福感及归属感,在终身学习的理念下促进学习型大国的建设。

    老龄化老年教育教养结合

    依托黑龙江地域文化资源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研究

    包磊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对国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黑龙江地域文化具有深厚的内涵和显著的特征,高校可以充分运用其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本文从分析黑龙江地域文化资源入手,阐述黑龙江地域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开拓进取精神,分别从文化认知度、认同度、践行度三个方面分析黑龙江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并以黑龙江地域文化为重要载体,从课程、环境、师资和校园文化方面研究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

    黑龙江地域文化大学生文化自信路径培育

    基于PLC课程改革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李光平唐月夏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介绍PLC课程教学改革背景和教学内容,从三个方面分析推进PLC课程改革对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的意义;以PLC课程改革为依据,从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递进化、多维化的教学考核等策略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思路,以便更好地实现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人才的目标。

    PLC课程人才培养应用型本科创新

    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王慧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以人为本理念融入到教育管理模式的变革中,能够构建全新的教育生态模式,使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要求相契合,为高校人才培育注入新动力。文章结合以人为本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意义,分析教育管理模式问题,提出提高思想认识与优化实践路径、优化师生关系与强化服务意识、变革管理体制与改进管理范式等策略,以期提升高校管理的实效性,助推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变革创新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

    梁凤兰陈乐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软件行业的迅速发展,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和需求。从技术层面到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行业应用知识,教育需求变得多元与细化。针对当前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问题,高校应以更新教学内容与课程设计、强化与产业界的合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为理路。高校应通过以项目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等对策,为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支持。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