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农业大学

秦贵信

双月刊

1000-5684

jlndxb@vip.sina.com

0431-84532914

130118

吉林省长春市新城大街2888号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由吉林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以反映作物栽培、植物保护、土壤与植物营养、农业化学、农业应用物理、果树、蔬菜、园林、药用植物、贮藏加工、农牧业经济管理、农业机械化、农业工程技术等专业的科研成果和开展学术交流为主要任务。国内外著名检索工具如《AGRINDEX》、《CABI》、《中国农业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等均将本刊列为文献信息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氮磷钾配施对朝鲜淫羊藿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张硕张永刚杨利民韩梅...
    264-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D-饱和最优设计,建立朝鲜淫羊藿叶产量与氮磷钾配施的回归模型,并结合因素频率分布,研究氮磷钾配施对朝鲜淫羊藿叶产量及淫羊藿苷和总黄酮2种质量指标含量的影响。在盛花期和初果期磷肥对产量贡献最大,果熟期氮肥对产量贡献最大,而在果后的绿叶期钾肥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寻优结果表明:每株叶产量>1 g,95%置信区间所对应的优化施肥量为N 12。89~17。30 kg/667m2、P2O5 16。45~19。90 kg/667m2、K2O 17。24~20。82 kg/667m2;淫羊藿苷含量>1%,95%置信区间所对应的优化施肥量为N 6。46~15。80 kg/667m2、P2O5 8。88~17。26 kg/667m2、K2O 9。35~19。25 kg/667m2;总黄酮含量>20%,95%置信区间所对应的优化施肥量为 N 12。83~18。57 kg/667m2、P2O5 12。85~18。32 kg/667m2、K2O 16。78~21。01 kg/667m2。合理的氮磷钾配施不仅能促进朝鲜淫羊藿单株叶片产量的提高,而且对于保证其药材质量具有明显作用。综合考虑氮磷钾配施对朝鲜淫羊藿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得出朝鲜淫羊藿优质生产的施肥量为N 12。89~15。80 kg/667m2、P2O5 16。45~17。26 kg/667m2、K2O 17。24~19。25 kg/667m2,N、P2O5、K2O 的最优施肥量配比为 1∶(1。04~1。34)∶(1。34~1。49)。

    朝鲜淫羊藿饱和最优设计肥效模型产量质量多元回归分析

    精氨酸双糖苷对黑色素瘤B16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初步研究

    冯梓航刘兴龙赵迎春陈雪艳...
    272-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精氨酸双糖苷(Arginyl-Fructosyl-Glucose,AFG)抑制黑色素瘤B16细胞的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并初步探讨了其Bcl-2、Caspase-3、Bax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培养黑色素瘤B16细胞,配制1,2。5,5,10,25,50,75,100 μmol/L的精氨酸双糖苷作用于黑色素瘤B16细胞,48 h后利用CKK-8法检测精氨酸双糖苷对B16细胞增殖影响;采用LDH检测给药后细胞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表达水平;用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精氨酸双糖苷对B16细胞凋亡形态的影响;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析精氨酸双糖苷对B16细胞Bcl-2、Caspase-3、Bax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大和培养时间的增加,精氨酸双糖苷对B16细胞的抑制率增加,48 h后抑制率达到平台期。50,75,100 μmol/L浓度的精氨酸双糖苷抑制效果最佳,B16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P<0。01),可明显观察到B16细胞凋亡;RT-PCR和Western Blot试验发现,精氨酸双糖苷75,100 μmol/L组B16细胞Bcl-2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减少(P<0。01),Bax和Caspase-3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精氨酸双糖苷可抑制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Caspase-3,下调Bax有关。

    精氨酸双糖苷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凋亡恶性肿瘤人参

    青风藤总生物碱提取工艺及抗痛风作用

    曹沛莹陈维佳宗颖时坤...
    280-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比色法测得的青藤碱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法,考察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青风藤生物碱得率的影响,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分析从青风藤中提取青风藤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采用氧嗪酸钾腹腔注射联合关节腔注射尿酸钠造成大鼠痛风模型,用ELISA法测定青风藤总生物碱对痛风模型大鼠血清尿酸(UA)、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黄嘌呤氧化酶(XOD)、尿素氮(BUN)、肌酐(Cr)、胱抑素c(Cys-c)、谷丙转氨酶(ALT)含量以及关节滑膜组织中UA,IL-1β,IL-6,TNF-α含量的影响;采用H&E染色法观察青风藤总生物碱对痛风模型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分析得到青风藤总生物碱最佳提取工艺条件:10倍量7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8h;青风藤总生物碱可显著改善痛风大鼠关节炎导致的足肿胀,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UA,IL-1 β,IL-6,TNF-α,XOD,BUN,Cr,Cys-c和 ALT水平,显著降低大鼠关节滑膜组织中 UA,IL-1β,IL-6,TNF-α含量。HE染色结果表明,青风藤总生物碱可减轻痛风大鼠肾损伤,减少炎性浸润。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青风藤总生物碱乙醇提取工艺条件,方法简单可行,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性良好,青风藤总生物碱具有显著的抗痛风作用。

    青风藤生物碱痛风星点设计-响应面法

    复合微生物菌剂在苏打盐碱土改良中的应用

    庞宁张雪刘俊清胡琦琳...
    290-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复合菌剂对盐碱土改良的影响,在分离筛选耐盐碱固氮菌寡养单胞菌属(Oligotrophomonas)和农杆菌属(Agrobacterium)基础上,与实验室现有的溶磷菌、纤维素降解菌进行组合,并通过水稻盆栽试验,验证了复合微生物菌剂在土壤理化性质、水稻形态及生理指标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均与对照(未处理盐碱土)差异显著(P<0。05),复合菌肥组土壤pH下降了 0。92个单位,复合菌剂组电导率下降27。0%,生物炭基复合菌剂组HCO3-含量下降54。1%;生物炭基复合菌剂组有机质、速效氮磷钾等指标均明显增加;生物炭基复合菌剂组水稻的株高、根长、鲜质量、干质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 391。5%,215。5%,1 203。8%,1 235。7%;生物炭基复合菌剂组水稻的SPAD、可溶性蛋白、SOD、根系活力等指标比对照分别增加了 262。6%,138。3%,269。8%,298。7%,MDA下降了 35。6%。总体来看,复合菌剂对苏打盐碱土有一定的改良效果,优于市面出售的菌剂,其与生物炭配施效果最佳,为苏打盐碱地的修复和改良提供技术支持。

    复合菌剂水稻盐碱地生物炭

    连续施用不同种类畜禽粪肥对土壤结合态腐殖质组成的影响

    李晓航吴景贵孟庆龙陈晓东...
    297-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长期连续施用不同种类畜禽粪肥对土壤结合态腐殖质组成的影响,于2010年开始,在吉林农业大学试验站进行了长期定位小区试验研究。试验共设置4种处理,分别为连续施用鸡粪处理(ChM)、连续施用猪粪处理(PM)、连续施用牛粪处理(CM)以及单施化肥的空白对照(ck)。分别于施用后的1年、3年、5年、7年的10月进行小区土壤采样,并进行分析,基于Anderson方法,将腐殖质分为松结态、联结态、稳结态、紧结态腐殖质。结果表明:随着畜禽粪肥连续施用年限的延长,ck处理的松结态腐殖质含量无明显变化,而连续施用畜禽粪肥处理的松结态腐殖含量随时间延长而升高。连续施用7年后,ChM处理的松结态腐殖质比对照增加107%,CM、PM处理分别增加了 88。1%,88。8%。此外,ChM处理松结合态腐殖质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含量始终显著高于ck,但胡富比(H/F)随着时间变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对于联结态腐殖质,畜禽粪肥处理腐殖质含量均高于ck,但是,随着连续施用年限的延长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连续施用1,3年后,PM、ChM处理含量最高。此外,ChM、CM、PM处理间联结态HA含量差异不显著,但ChM处理H/F始终显著高于ck,而FA含量则随时间延长而下降,其中PM、CM处理显著高于ck。稳结态腐殖质含量随连续施用时间延长呈现逐步上升趋势,连续施用5年后迅速上升,7年后各处理稳结态腐殖质含量达到最高值,ChM、PM处理与ck相比差异显著。CM处理的H/F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连续施用5年后,与ck相比,ChM、PM、CM处理FA含量处理分别升高了 53。3%,45。8%,15。0%。对于紧结态腐殖质,畜禽粪肥的连续施用提高了土壤紧结态腐殖质含量,并且PM、ChM处理显著高于ck处理。

    土壤腐殖质畜禽粪肥连续施用腐殖质结合形态

    东北典型黑土区积雪-冻融耦合作用下的包气带水热运移模拟

    孙国静卞建民王宇阮冬梅...
    306-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积雪-冻融耦合作用可改变黑土内部水热分布,进而影响其营养组分。为探究典型黑土区积雪-冻融条件下的水热运移规律,以吉林省公主岭市为例,基于野外原位观测试验,开展了典型黑土区积雪-冻融耦合作用下的包气带水热运移模拟,利用Morris筛选法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并模拟分析了不同外界温度和积雪覆盖情景对黑土水分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春季融雪水可使深在20 cm以上的黑土含水率增加约12%;基于野外观测构建的模型对60-80 cm的土层模拟效果最佳;敏感性分析的5个参数中残余土壤含水量θr的敏感度最高,其灵敏度系数为2。954 6;外界温度影响土壤含水率突降的时间,积雪覆盖条件主要影响含水率大小及水分保持。

    东北黑土区积雪覆盖冻融水热特征HYDRUS-1D模型Morris筛选法情景模拟

    梅花鹿耳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及转染条件优化

    高鹤轩荣敏刘汇涛唐丽昕...
    315-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开展目标蛋白质在梅花鹿耳成纤维细胞的功能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培养梅花鹿耳成纤维细胞,优化脂质体转染梅花鹿耳成纤维细胞的条件,以获得最优质粒转染参数。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和差速贴壁法分离梅花鹿耳成纤维细胞,观察细胞基本形态特征变化,免疫荧光法鉴定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为标记基因,利用LipofectamineTM 3000介导外源DNA转染梅花鹿耳成纤维细胞,探讨质粒 DNA 与脂质体比例(1。0∶1。0,1。0∶1。5,1。0∶2。0,1。0∶2。5,1。0∶3。0)、质粒用量(0。5,1。0,1。5,2。0,2。5 μg)、细胞传代次数(第2~6代)、细胞初始接种密度(50%,60%,70%,80%,90%)、转染效果观测时间(12,24,36,48,60h)对转染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组织块贴壁法培养的梅花鹿耳成纤维细胞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可见长梭形细胞生长,细胞免疫荧光检测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为阳性;筛选的最佳转染条件:当质粒DNA与脂质体比例为1。0∶2。0,质粒DNA用量为1。5μg,细胞传代次数为第3代,细胞初始接种密度为70%,转染后48 h进行观测时,即可获得较佳的转染效率。研究成功分离培养梅花鹿耳成纤维细胞,筛选出了脂质体转染梅花鹿耳成纤维细胞的最佳条件,可为梅花鹿基因工程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梅花鹿成纤维细胞细胞培养脂质体转染

    LEF1基因在鹅胚胎期皮肤毛囊中的表达

    孙越刘静刘畅王义冲...
    324-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LEF1基因在鹅胚胎期皮肤毛囊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以胚胎期12,18,28 d的吉林白鹅和胚胎期13,18,28d的卡洛斯鹅为试验动物。利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对皮肤组织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采用荧光定量PCR对LEF1基因在胚胎期鹅背部皮肤毛囊中的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及分析。结果表明:胚胎期为鹅初级毛囊的原始发育期,卡洛斯鹅胚胎期毛囊发育快于吉林白鹅;LEF1基因在胚胎期吉林白鹅及卡洛斯鹅的毛囊中均有表达,表达量在18 d时为高峰期。说明LEF1基因可能在胚胎期吉林白鹅及卡洛斯鹅的毛囊发育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LEF1吉林白鹅卡洛斯鹅皮肤毛囊

    LEC-5在秀丽线虫中的表达及亚细胞定位

    张楠程淑琴宫鹏涛李建华...
    329-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gibson组装法构建带有lec-5启动子的lec-5p::gfp::lec-5::lec-5 3'UTR目的质粒和带有肠道特异性vha-6启动子的vha-6p:-gfp::lec-5::lec-5 3'UTR目的质粒,并通过显微注射方法获得游离型的LEC-5P::GFP::LEC-5荧光蛋白标记虫株和整合型的VHA-6P::GFP::LEC-5荧光蛋白标记虫株。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LEC-5在秀丽线虫中的表达和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LEC-5在秀丽线虫的肌肉组织和表皮组织中表达,并位于肠上皮细胞的顶端膜和胞质中的囊泡上。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LEC-5在RAB-11介导的上皮细胞极性调控中的作用提供试验依据。

    秀丽线虫LEC-5蛋白GFP标记虫株构建表达亚细胞定位

    银耳五谷粉糊化特性、流变特性及其挤压米品质

    曹宸瑀杨嘉丹刘鸿铖邹岩...
    335-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五谷原料氨基酸评分(EAAI值)得出最佳五谷粉配方,在此基础上研究银耳添加量对银耳五谷粉糊化特性、流变特性的影响,进而通过挤压膨化技术生产银耳五谷米,研究银耳添加量对米粒蒸煮特性、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银耳添加量的增加,银耳五谷粉的最终黏度升高,凝胶性增强。银耳添加量为8%~12%时,与糯米粉糊化特性相近。动态流变结果显示,银耳五谷粉的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随银耳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当银耳添加量为10%~12%时,银耳五谷粉的回生特性良好。蒸煮试验结果表明,银耳添加量在8%~10%时,银耳五谷米的吸水率、膨胀率得到明显改善。质构分析表明,银耳添加量为10%时,银耳五谷米具有更好的黏性和弹性,分别为(146。12±5。50)g和(8。31±0。40)%。综合考虑,选取银耳添加量为10%,此时所制备的银耳五谷米黏弹性优良,营养价值高,为进一步开发食用菌糯性产品提供理论基础。

    银耳五谷流变特性糊化特性挤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