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月刊

1671-1580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财经视角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实训模式研究——以吉林财经大学为例

    孙笑于亚伟
    11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本文根据该专业人才培养现存问题及特征提出相关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趋势,再从人才培养方向教学体系出发,探讨财经类高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人才实训模式,并以吉林财经大学为例构建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训模式,培养适应数字时代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创新人才.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人才培养财经视角

    新时代"四史"教育融入青年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李欣恬郭永虎
    11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价值观教育,尤其关注青年价值观的培养."四史"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不懈奋斗的历程.本文在阐述"四史"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四史"教育的路径.以党的红色文化为基础,培养青年的民族认同感;以隐性教育为多元路径,推进"四史"教育常态化;以正确历史观为基础,注重"四史"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建设;将"四史"教育融入学校网络教育课程.学习"四史"有利于新时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明确自身在新时代应承担的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

    "四史"教育新时代青年价值观培养

    以职业定位为导向的体育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刘娜张家瑜钱洛邱爽...
    123-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持续推进,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社会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然而,本专业学生所具备的职业能力与就业岗位能力需求不相匹配,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本文针对体育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应立足社会需求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加强实践能力培养以及完善考核评价方式,为进一步明确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职业定位,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理论依据.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职业定位

    "唐宋诗词欣赏"通识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

    沈文雪沈思澄
    131-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宋诗词是古代文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界关于这方面的教学探讨,多着眼于古代文学学科专业,而从非专业角度探究唐宋诗词教学,相对来说比较薄弱.本文依据通识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课程设计,变革课堂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途径,探究非古代文学专业唐宋诗词欣赏课的教学模式.研究实践从衔接和深化学生原有知识积累的角度切入,力求拓展审美艺术空间,注重多元化发展,因而取得了积极效果.不仅使教学目标达成的内涵更加扩大化,而且使教学评价最大限度地介入和渗透于学生学习、素质养成的过程中.

    唐宋诗词欣赏通识课教学模式探索

    国际中文书面语教学前期提升策略探究

    潘景岩
    136-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强调了国际中文教育书面语教学的重要性,分析了书面语教学的滞后现状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并阐述包括及早培养语体意识及高效开展汉字教学等提升书面语教学效率的前期教学策略.

    国际中文教育汉语书面语教学前期教学策略

    英语专业阅读课的思维培养模式实践与探究

    李霄霞罗丹
    141-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信息化、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为顺应国家的政策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需求,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需紧跟时代步伐,加强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科素养.首先,要重视语言因素的基础地位.语言知识是复杂英语思维的基础,应分阶段、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应关注教材的联系性,开展多向思维的训练,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知识面,培养国际视野.最后,结合院校特色和培养目标的要求,阅读课外实践应从课文主题出发,融入思政思维,鼓励学生充分阅读、合作学习、开展实践.如此结合阅读课堂内外的思维培养模式,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家国情怀,提高外语能力和综合素质.

    英语专业阅读能力多向思维课外实践

    基于焦点解决模式的高校学生谈心谈话实践研究

    王琳
    148-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谈心谈话工作有助于促进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焦点解决模式是一种强调运用内在资源、优势和力量来探索问题解决方法的心理咨询模式.为提高学生谈心谈话育人实效,尝试基于焦点解决模式创新"正向开场、设立目标、挖掘潜能、执行计划、反馈强化"过程的学生谈心谈话工作模式,结合实践案例讨论如何将焦点解决模式的技术应用于学生谈心谈话中,使谈心谈话的视角更加积极正向,更能满足学生的自主发展需求,为学生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焦点解决模式谈心谈话育人实效

    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班会课程的设计研究

    依里亚尔·伊明
    15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教育方针规定了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任务、价值取向和教育目的.通过班会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时,应遵循课程设计的原理、学生的发展规律以及课程的育人价值.本研究介绍了班会课程的特点、功能及存在的问题,阐明其育人价值及其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重要性.此外,通过论述班会课程目标的制定依据以及课程内容与课程结构的选择方法,研究了科学设计班会课程的原理,为高校辅导员有序开展班会工作提供了初步的理论依据.

    课程设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以人为本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武青那
    160-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教育者在关注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需求.传统体育教学侧重于体育技能培养,强制性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示范动作模仿训练,对于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效果较差,而以人为本理念的融合渗透,则可以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动力支持.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以人为本视角下的高职体育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文章立足于以人为本视角,多角度分析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问题,并尝试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对策,期待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体育教学高职教育以人为本教学评价身体素质

    "艺科融合"背景下人工智能融入艺术设计的混合式教学

    张晓艺
    165-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作为时代前沿、热门的一项技术,逐渐与社会各个行业领域融合渗透,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动力.在艺科融合背景下,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艺术设计教学中融合应用,有助于打破学科界限,加快学科融合趋势,整合与优化各类教学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文章围绕人工智能融入艺术设计的混合式教学内容进行探究,提出实践策略,以供相关人士参考和借鉴.

    "艺科融合"艺术设计人工智能混合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