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中医药
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中医药

长春中医药大学

曲晓波

月刊

1003-5699

jlzyybjb@126.com

0431-86172610,0431-86172609

130117

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博硕路1035号

吉林中医药/Journal Jil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吉林中医药》创刊于1979年,是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长春中医药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T2级优秀中医药科技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第四届吉林省政府新闻出版奖(精品期刊奖)期刊。创刊40年来,一直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提高办刊质量,树立精品意识,积极争创特色期刊,为吉林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国内外中医药学术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蒙医温针调节神经递质及皮质醇含量治疗抑郁大鼠机制研究

    阿茹娜包青林赛音朝克图阿古拉...
    334-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蒙医温针对抑郁大鼠中枢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观察蒙医温针对应激条件下大鼠的焦虑症状的调节作用,探讨其治疗抑郁症的机理.方法 45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蒙医温针组、西药治疗组和生理盐水组,采用"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UMS)"制作大鼠抑郁模型,分别在0 h,24 h,48 h和72 h时,记录每个时段大鼠体质量,之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检测中枢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并采血检测血清皮质醇变化.结果 抑郁模型大鼠中海马及下丘脑的γ-氨基丁酸(GABA)在蒙医温针组要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P<0.05);海马及下丘脑谷氨酸含量在蒙医温针组要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P<0.05).蒙医温针组治疗后皮质醇含量高于西药治疗组(P<0.01).结论 蒙医温针通过调节中枢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抑郁症,蒙医温针治疗可以减轻抑郁大鼠的焦虑症状.

    抑郁症蒙医温针中枢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皮质醇

    重构本草——泽兰

    王昭博张伟乔丽萍王佳...
    339-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的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归纳出泽兰:主要功效为活血调经,祛瘀消痈,利水消肿.症靶为水肿、月经不调.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泽兰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改善肝肾功能、抗凝血、抗血栓、保护胃黏膜等作用.本品无毒,血虚无瘀者慎服,孕妇禁服.临床使用剂量为6~30 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泽兰用量与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泽兰症靶水肿月经不调重构本草临床回归

    重构本草——生地黄

    张伟康梦娇丁齐又胡诗宛...
    342-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进展及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认为:生地黄功效主要为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症靶为内伤发热、内热出血、关节疼痛、便秘.标靶为口腔溃疡、快速性心律失常.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生地黄及其有效成分具有调节凝血功能、降血糖、保护心肌细胞、保护神经细胞、促进骨质形成等作用.本品无毒,但是脾虚泄泻、胃虚食少、胸膈多痰者慎服.临床使用剂量为10~500 g,大剂量使用时须密切观察患者大便情况,以大便呈糊状为度.内服时应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生地黄用量与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生地黄症靶标靶重构本草临床回归

    基于血水同治法刍议当归贝母苦参丸之异病同治

    闫津豪付强曲春成李冀...
    346-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血水同治法刍议当归贝母苦参丸之异病同治.方法 以血水同治法为理论依据,结合当归贝母苦参丸之组方原理,探讨其异病同治之临床应用.结果 当归贝母苦参丸为血水同治法代表方剂,为治疗妇女妊娠并发小便难之名方.现代中医学者基于其血水同治的组方思路,扩展其临床应用,如盆腔炎、前列腺炎、慢性便秘、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肿瘤类疾病.结论 当归贝母苦参丸之异病同治皆为其血水同治之配伍功效与多种疾病之病机吻合,临证之时应灵活加减.

    血水同治当归贝母苦参丸异病同治

    穴位注射结合小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

    缪婷婷平建军杨军黄兴民...
    351-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穴位注射结合小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月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梨状肌综合征患者12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穴位注射治疗,研究组采用穴位注射联合小针刀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2组的疼痛程度、髋关节活动度、直腿抬高试验、梨状肌紧张试验、白细胞介素-6(IL-6)、患侧肢体的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及潜伏期,记录不良反应事件.结果 治疗2周后及治疗3周后,2组的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周后,2组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治疗2周后(P<0.05);研究组的直腿抬高试验及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及治疗3周后,2组的髋关节活动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周后,2组的髋关节活动度评分及直腿抬高试验度数高于治疗2周后(P<0.05).治疗3周后,2组的血清IL-6水平均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的运动传导速度均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的潜伏期均缩短,研究组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 穴位注射结合小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有助于降低患者的臀部疼痛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梨状肌综合征穴位注射小针刀疼痛

    补肾疏肝宁心汤联合针刺治疗肾虚肝郁型绝经综合征

    刘红霞吴海燕昌恩惠卢坡...
    356-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补肾疏肝宁心汤联合针刺疗法在治疗肾虚肝郁型绝经综合征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铜陵市中医院肾虚肝郁型绝经综合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各30例.观察组患者予补肾疏肝宁心汤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患者予西医常规治疗.对治疗前后各个患者Kupperman症状评分、PSQI睡眠指数以及性激素水平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3个月时、停药3个月时,2组的Kupperman症状评分及PSQI睡眠指数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的Kupperman症状评分及PSQI睡眠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3个月以及停药3个月时各组患者性激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停药3个月后LH、FSH上升,E2下降;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相对更稳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疏肝宁心汤联合针刺疗法能显著改善肾虚肝郁型绝经综合征患者的潮热出汗、失眠、焦虑等症状,改善绝经综合征患者的Kupperman症状评分及PSQI睡眠指数,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绝经综合征肾虚肝郁型补肾疏肝宁心汤针刺激素

    阿是穴理论初探

    宋雨洁王娟张文锐梁元政...
    361-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是穴理论是以阿是穴为核心的中医经典理论,临床上重视阿是穴的应用却常忽视其理论内涵.通过梳理古代文献及现代理论,总结阿是穴理论作为腧穴定位方法及针灸治疗选穴原则的内涵.比较阿是穴理论与激痛点理论、浮针医学理论、针刀医学理论,发现这些理论与阿是穴理论本同末异,是对阿是穴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认为阿是穴是阿是穴理论的核心,阿是穴具有动态取治的性质,并提出阿是穴治未病的思考.

    阿是穴阿是穴理论激痛点浮针针刀

    "牙药"考

    覃想佩崔为袁倩张承坤...
    365-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代方书中记载有不少"牙药"方,有的用来揩齿,有的则用来刷牙,在现代临床或生活中已鲜有耳闻.经考证认为,牙药应是指古人通过漱口、揩齿、刷牙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将药末或药液施用于牙齿,以治疗疾患的一种特殊的方剂.牙药不仅可以用来治疗牙痛、口臭、牙关紧闭等口腔问题,还可以用来乌发、益气养生,或治疗腰痛、黄疸等非口腔疾病,其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牙药中常见的药物除人们所熟知的盐以外,还有细辛、麝香、升麻等辛味药,及既能理气又能益气的香附、既能清热止痛又能养肾阴的生地黄等等.从组方用药方面来看,牙药方具有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内外同治的特点,且用药简便;牙药与相关内服药用药特点相似,虽用药途径不同,但都能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牙药方剂揩齿刷牙漱口

    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机制的研究进展

    董硕王晶巩志凯刘双琦...
    370-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生育期妇女最普遍的内分泌疾病.胰岛素抵抗(IR)是PCOS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基础,且PCOS患者中有50%~70%的人会伴有IR.现代医学治疗PCOS-IR缺乏有效且安全的针对性治疗,而针刺作为治疗PCOS-IR的一种有效手段,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针刺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故就近年来针刺治疗PCOS-IR的文献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主要围绕PI3K/AKT信号通路异常、炎症因子水平、脂肪因子表达异常、Kisspeptin水平、β-内啡肽分泌与释放等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为现代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手段.

    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针刺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