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集美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集美大学学报
集美大学学报

施若谷

季刊

1671-6493

xbedu@jmu.edu.cn

0592-6182465

361021

福建厦门市集美区银江路185号

集美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Jimei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校内外高等教育理论、教学、课程,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为本校教学改革服务,为福建教育兴省服务,为科技兴国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现状及改进建议

    王声平贺静霞梁彩香
    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自编问卷为研究工具,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基于教师认知视角,对我国 16 个省的幼儿园教师使用学前数字教育资源的现状及实际需求展开调研.研究表明:供给主体对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的关注与财政投入不足;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资源载体单一、平台功能不完善;学前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机制不健全,忽视供给过程;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缺乏,资源运用效果欠佳等是我国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促进我国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政府应构建主体多元的财政投入机制;建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优化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供给过程;加强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培训.

    数字教育资源学前数字教育公共服务幼儿园教师

    铸牢师范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周婷婷
    14-1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师范生作为"下一代师表",对其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不仅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师范生个人的成长成才,还关系到中小学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高校师范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还存在培育的目标定位不清晰、培育的内容不够完善、培育形式和活动单一等实践困境.据此,可通过重视师范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感和言行塑造、关注师范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技能、结合各师范教育专业的特殊性确定目标等方面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目标;从提升培育内容的针对性、凸显培育内容的时代性、构建系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体系等方面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内容;从坚持显性培育和隐性培育形式的融合、注意理论与实践培育模式的对接、发挥高校与中小学的联动作用等方面优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形式.

    师范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意蕴

    教育惩戒的德育向度及价值旨归

    毕进杰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惩戒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教育行动,其包含"道德他律"和"道德自律"两种德育向度,共同影响学生的道德发展.其中,"道德他律"依赖外在的"规则力量",通过"纪律服从"来矫治学生的错误;"道德自律"依赖内在的"自觉力量",通过"德性生成"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德育价值上,"纪律服从"展现教育惩戒的工具性,而"德性生成"则彰显教育惩戒的目的性.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惩戒的实施应当从"强调学生服从纪律"转向"强调学生养成美德".实现这一转向,必须在教育惩戒中加深学生对道德伦理与行为规范的认知和理解,帮助学生在道德良善与言行得当上产生精神愉悦和情感认同,最终促使其自觉践行遵纪守法与责任担当等德性.

    教育惩戒德育纪律服从德性生成

    从"他育"到"自育"——开设英语词典使用课程的动因、价值与核心内容

    余小敏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词典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产品,拥有深远的社会价值与功能.英语词典功能的复杂趋势与词典用户的求简心理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词典要发挥其应有作用,高校开设英语词典使用课程势在必行.激励学生利用词典主动建构知识,挖掘并提升自主性学习的潜力及能力.学习词典的正确使用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实现从"他育"到"自育".词典使用课程的内容包括词典课程目标与要求、词典发展概述、词典使用技能、词典设计特征、词典辅助教学的路径等.

    词典使用教学范式课程设计

    大学英语课堂无聊特征及其自我调节调查研究

    蒋亚瑜刘世文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BPELC为测量工具,对某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下无聊情绪特征.通过描述性统计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学生无聊情绪总体情况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基于状态无聊自我调节功能,依据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通过"人在环境中"的透镜,将学习者置于外语学习生态系统中,调查学生在无聊状态下对课堂环境因素的刺激寻求,结果发现:1.教师的积极态度和真情实感、幽默的课堂语言和适当夸张的肢体语言对学生产生高唤醒、高刺激的效果;2.有效的同伴合作可以缓解课堂无聊情绪;3.与实际生活高关联的文本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教师的积极情绪、多维度促学、基于项目的体验式学习三个层面提出有效缓解学生无聊的干预措施.

    大学英语课堂无聊特征自我调节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忧与应对

    王燕红
    41-4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人工智能发展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教育理念、方法、技术应用等层面出现新机遇与新挑战.价值理念偏差,情感介质弱化,青年社会化程度消缓,是不可忽视的隐忧,坚守育人价值和技术发展的融合,坚守情感的连接和技术发展的融合,关注青年社会化能力提升和技术发展的融合,是合理利用新技术探索思政教育改革发展之路.

    思想政治教育人工智能潜在风险技术融合

    基于OBE-CDIO模式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索

    杨艳华付永钢李斌奇
    4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教育部推进"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结合应用研究型高校自身特点,引入OBE-CDIO模式,从树立创新教育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成果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和完善持续改进体系等方面,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尝试,积极探索地方性高校在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路.为高校培养出能适应新工科建设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与市场需求匹配度高、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新方案.

    新工科OBE-CDIO模式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科教融合的中国道路:战略目标与发展路径

    柴宝勇张兴
    5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教育科教融合经历了从欧洲、美国到后发国家的扩散发展,呈现出在具体实践形态表征和服务国家目标本质方面的"异形同质"特性.中国高等教育的科教融合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驱动和政策调控为特征,是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手段.具体来看,它包括培养储备人才、完成重大项目、强化产业服务、支撑区域发展和建设世界科学与思想高地五大目标,应该从完善党的领导、健全协同机制、强化人才培养、加快制度建设,以及兼顾"规范""认证"等路径加以保障和实现.

    高等教育科教融合国家主导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

    PISA政策的学术国际影响力

    朱梅花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化教育场域,国际大规模教育评量通过跨国比较在国际视野的"棱镜"中为各国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导向.以政策为导向的PISA作为全球教育治理体系的重要形塑者,其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采用Bibliometrix文献计量程序包以及Citespace来分析PISA政策的学术国际影响力.PISA政策的学术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演进为全球教育治理体系注入新的动力,且随时代变迁呈现动态发展的趋势.这种动态性为全球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推动着国际教育治理体系的健康发展.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全球化学术影响力

    教育关系视域下中国传统教学法价值探析

    杜霞魏思雨岳红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的本质是人与人关系性的体现,教师唯有借助构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满信赖感的沟通关系,并且通过这种"关系性"功能的发挥,才能达成教学的有效性.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所孕育形成的中国传统教学法,也建构起一种体现着中华文化道统与精神气质的教育关系模式.藉由教育关系视角,对中国传统教学法的基本特征与核心价值进行深入解析,即在蒙以养正与言传身教中构建尊师重道的教育伦理关系、在个别教学与因材施教中生成和谐深厚的教育情感关系、在自修自得与启发切磋中促成双向互动的教育教学关系、以及在寓教于乐与爱教结合中密切人际交往关系.在教育关系视域下进行中国传统教学法的价值探析,对于形塑新型教育关系,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性,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以及推动本土教学理论话语体系的重构等,都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教育关系中国传统教学法价值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