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高登辉

双月刊

1007-9882

jmsjyxyxb@163.com

0454-8618345

154007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学府街148号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Jiamusi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登载本校和校外作者最新的研究成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为学术交流和学科建设提供理论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赫哲族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陈学军刘雪梅
    163-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民族团结的必由之路.赫哲族聚居地是多民族混居的共同场域,亦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建了实践场所.现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从经济交往、文化交流、社会交融三个维度,分析赫哲族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情况,赫哲族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形成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个重要案例.

    中华民族共同体交往交流交融赫哲族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敖鲁古雅鄂温克驯鹿文化发展状况调查与思考

    黄玮
    167-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驯鹿文化是鄂温克族的民族特色文化,构建了鄂温克族的精神家园,新时代驯鹿文化的发展不仅丰富了鄂温克族的文化内涵,也为敖乡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基于对敖鲁古雅鄂温克驯鹿文化发展状况进行田野调查,在整理敖乡驯鹿文化发展基本状况的基础上,从中国式现代化视角切入,分析驯鹿文化的价值意涵,对驯鹿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促进敖乡发展进行若干思考.

    中国式现代化鄂温克族驯鹿文化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濒危裕固语语档建立的路径探索

    刘莉
    171-172,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分支学科,旨在研究语言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很多语言处于濒危境地,语言所处的生态环境变得脆弱、语言的多样性受到威胁.裕固语是一门有语言无文字的语言,由于受到其自身语言系统、语言的自为环境和自在环境因素的影响,已被我国国家民委列为濒危语言,因此探索裕固语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语档即语言档案,是一种记录和保存语言资料的方式,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结合文字、音频、视频,以及标音、注解、翻译等软件处理和分析,以构建有声语料库.现从生态语言学视角,探索建立濒危裕固语语档的路径,旨在保存裕固语语言文化遗产,维护语言多样性,为裕固语的保护和传承提供相关依据.

    生态语言学濒危语言裕固语语档建立

    工匠精神融入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

    左倩倩赵争江本赤
    173-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素养和职业追求,其蕴含的爱岗敬业、执着专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等内涵与辅导员的职业态度、职业思维、职业能力具有内在契合性和一致性.辅导员在工作中融入工匠精神,有利于发挥辅导员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提升辅导员育人工作实效.做好新时代工匠精神下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需要强化辅导员的职业精神,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认可,增强辅导员的职业素养,从而促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

    工匠精神辅导员契合性职业发展路径

    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劳动素养培育路径研究

    周薇
    17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劳动素养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同时大学生劳动素养培育遵循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素质冰山模型理论等理论模型.在厘清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劳动素养内容及培育模型的基础之上,概述了以现实问题为逻辑起点、以相关政策为逻辑中介、以人才培养为逻辑终点的大学生劳动素养生成逻辑,最后指出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劳动素养的培育路径:形成合理劳动动机,尊重个体发展差异;充分利用社会媒介,强化劳动文化传播;结合专业教育特点,重构有效培育框架;创新劳动实践形式,丰富学生劳动体验;科学规划资源利用,巩固教育支撑保障.

    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劳动素养理论模型生成逻辑劳动实践

    国防教育融入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路径探析

    谢爽爽杨志华吴帆
    181-183,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为高校国防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实施办法.目前,国防教育融入"一站式"学生社区还存在理念共识凝聚性有待提升、国防教育空间的构建面临现实制约、开展国防教育的主体专业性不足、教育信息化及智能化较弱等现实问题,亟待通过党委领导凝聚国防安全共识、空间有机融合,激活协同育人磁场、推动专业国防育人力量进驻社区、紧跟互联网时代步伐,建成线上线下综合国防育人服务平台等路径,提升"一站式"学生社区与国防教育协同育人成效,开启新时代国防育人体系发展新格局.

    国防教育"一站式"学生社区融合育人

    新文科背景下文科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

    刘莉
    184-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文科建设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更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文科生理性思维普遍较差,亟需加强对于文科生的逻辑思维训练.从自身的教育感受、自身所在高校的教育现状出发,通过多方查证文科生的思维能力情况及培养现状、高校逻辑学课程开设情况以及开设逻辑学课程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影响,分析得出必须重视逻辑学教育,从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在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的作用,从社会各级各类考试对于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分析,得到提高文科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性论题.建议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逻辑思维训练,旨在培养符合新文科建设需要的具有较高逻辑思维能力的文科类学生.

    新文科文科生逻辑思维能力逻辑学对策

    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意识的必要性、问题及建议

    崔永江王世恒
    187-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是一体化建设的责任主体,在一体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增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意识是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使命的题中之义,是构建思政课学理递进体系的必然选择,是打造思政课育人共同体的关键一环;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意识还存在站位不高认知不深、层次不清谋划不远、动力不足热情不高等问题;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意识的路径可围绕微观个体、中观制度、宏观社会三个层面展开.

    思政课教师一体化意识建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宋磊王欢丁毅农
    191-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合式教学是打破时间、空间、地域因素的束缚,利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相结合的优势,达到高质量教学的授课模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混合式教学与以往的教学模式相比,在教学理念、教学形式、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具有突出的时代性、实践性、创新性、挑战性,这种新型的授课模式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质增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混合式教学教学模式

    课程思政视域下"四史"教育融入军事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

    章勤
    194-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军事理论课是对新时代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军事素养的重要课程.然而,当前大学生军事理论课教学却存在诸多不足:教材概念多、难以激发兴趣、缺乏思想引领,学生对军事史了解较少、影响听课效果.立足于课程思政视角,以安徽省某本科高校为例,从"四史"教育融入前,学生对"四史"和军事史的熟悉度、军事理论课的期待,到"四史"教育融入后的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开展问卷调查,探究"四史"教育融入军事理论课教学的积极影响及实践路径.

    "四史"教育课程思政军事理论课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