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净水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净水技术
上海市净水技术学会;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
净水技术

上海市净水技术学会;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

吴今明

双月刊

1009-0177

shjsjs@126.com; jsjs@waterchina.cn

021-66250061

200032

上海市宛平南路75号楼1号楼2405室

净水技术/Journal Water Purification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水处理专业的科技期刊,是上海市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净水专业刊物。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为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美国《化学文摘》等国内外多家重要数据库收录。创刊24年来在传播国内外饮用水、城市给水、纯净水、工业用水、循环冷却水、污水处理、离子交换及功能膜、中水回用、水质检测等方面提供了大量信息。内容有理论有实践,深受净水工作者的欢迎。在净水技术方面是具有权威性的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排水系统数学模型构建及应用标准》解读

    谭琼
    1-6,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规范上海市新一轮排水规划编制、排水系统"厂、站、网"一体化运行监管平台建设、水务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等相关工作中排水模型的构建和应用,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组织编制了《排水系统数学模型建立及应用标准》。文章对该地方标准的制定和基本规定、数据收集与处理、模型构建与测试、模型率定与验证、模型评价与验收、模型应用与维护等关键要点进行了解读。

    排水系统数学模型模型构建和应用模型标准模型评价

    我国典型水源地N-DBPs生成势及生态风险评价

    袁炘玥肖玉冰欧子旋冯骞...
    7-16,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的基因毒性和细胞毒性受到重视,饮用水中的N-DBPs产生和生态风险的研究成为近年的关注热点。文章基于前人研究分析,研究了我国典型水源地中N-DBPs生成势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风险熵值法,对我国典型水源地N-DBPs的潜在生成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估,还关注了有机物指标与N-DBPs生成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DON与N-DBPs生成势的分布特点均存在地域差异,总体表现为在东部沿海城市呈现南北高、中部低、东部地区高于其他地区、经济发达地区高于其他地区、珠三角地区高于其他地区的特点。结合生态风险的评价方法,利用现有数据进行初步估计,发现部分城市水源地生态风险呈现低风险,水库水源N-DBPs的生态风险一般高于河流水源。UV254 与N-DBPs生成势相关性较好,可以作为N-DBPs生成势的替代性指标。研究结果将为做好我国水源地的修复与保护、保障居民饮水安全提供重要的支撑。

    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水源地含氮有机物空间分布UV254

    供水管道内腐蚀鉴定技术与模拟方法研究进展

    胡玲
    17-2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腐蚀是引起供水管道漏损、缩径以及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上述问题,文中从物理、化学和生物3 个角度出发,梳理了供水管道内腐蚀的成因和过程。同时,将内腐蚀鉴定归纳总结为:依据内腐蚀现状形态的直接鉴定法,以及依据内腐蚀导致的运行影响的间接鉴定法。此外,对管道内腐蚀研究中包括实物模拟、机理等效模拟和计算模拟等研究方法进行汇总,最终提出了未来在内腐蚀鉴定和模拟方法的技术展望。

    供水管道管道内腐蚀腐蚀成因鉴定模拟方法

    污水处理厂中典型肠道病毒的分布与检测方法及其风险评估

    陈江峰詹咏钱康陈祥...
    27-38,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冠肺炎威胁了全球经济和公众健康,其在粪便和污水中的检出表明了存在粪口传播的可能性。污水在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来源广泛,是水传播病毒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开展污水处理设施中病毒的相关研究工作,文中分析了污水处理系统中典型肠道病毒的定量分布现状,总结了污水处理流程中病毒的灭活机制,并对国内外污水处理厂的肠道病毒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此外,梳理了污水处理厂样本中典型肠道病毒的浓缩及检测方法,最后结合定量微生物风险评价(quantitative microbial risk assessment,QMRA)分析方法,讨论了病毒的浓度、感染概率及其潜在的健康风险。研究对国内病毒排放标准和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进行了探讨,为实现污水处理厂肠道病毒全过程风险管理和后续处理处置相关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和理论支撑。

    肠道病毒分布特征检测方法风险评估污水处理厂

    工业水处理中的流化床Fenton工艺技术进展

    杨治国方智煌钱媛媛杨雪晶...
    39-50,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Fenton反应产生大量的铁泥,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流化床Fenton是将传统Fenton和载体结晶相融合的一项高级氧化技术,在强化催化氧化废水处理效果的同时可以起到削减铁泥的作用。首先,文章从均相反应、非均相反应、载体结晶和技术机理 4 个方面,全面阐释了流化床Fenton的基本原理。继而,系统性地从载体特性、反应条件(Fenton试剂、pH、床层膨胀率和水基质)以及反应器结构等方面,全面分析了流化床Fenton工艺在废水处理中的关键影响因素。然后,回顾了近年来流化床Fenton工艺在难生物降解性工业废水等处理领域的工程化应用。最后,拓展性地从高效活性载体与耦合技术(光催化和膜生物处理)两方面详细地阐述了流化床Fenton技术优化,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兴趣提出展望和思考。

    流化床工业水处理结晶载体影响因素工程化应用优化

    碳基吸附剂去除水体中磺胺类抗生素研究进展

    刘梦婷段懿轩丁惠君
    51-6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抗生素类新污染物治理备受关注,开发环境中抗生素高效去除技术是环境、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吸附作为一种高效、绿色环保的污染物去除技术,在抗生素去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磺胺类抗生素是一类广谱抗生素,性质稳定,具有较高的环境持久性。文中简要介绍了水体中磺胺类抗生素的污染特征,系统综述了碳基吸附剂和碳基复合吸附剂对水体中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效果,并分析了吸附剂的吸附机理及其优缺点,其中,生物炭及负载磁性的吸附剂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针对抗生素吸附去除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的研究重点为微量抗生素的去除及低成本高效复合吸附剂的开发,同时,应关注吸附剂的再生与生态效应。

    碳基吸附剂复合吸附剂水体磺胺抗生素

    微塑料在某水厂水源与处理工艺中的时空分布

    张山风高乐刘朵蔡佳男...
    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塑料通常是指粒径小于5 mm、不溶于水并持久存在的塑料固体微粒。文中采集了水厂处理工艺中的样品,检测其中的微塑料,根据检测结果,从净水工艺、不同水源、不同时期3 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原水中的微塑料含量规律为枯水期多于丰水期,本地水库水源多于"南水北调"水源,主要受到人类活动和季节特性影响。水厂工艺对微塑料有较好去除效果,其中混凝沉淀的处理效果最好,但混凝剂、消毒剂和滤料可能存在引入微塑料污染的风险,有待进一步研究对其进行验证。在 20~500 μm粒径内,"南水北调"水源中的微塑料粒径主要集中在 20~50 μm,大于 100 μm的微塑料颗粒极少;疑似由净水药剂引入的微塑料粒径主要是 20~50 μm。所检测的不同水源、不同时期采集的原水样品中均出现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酰胺(PA),在研究微塑料去除方法时应重点关注这 3 种成分的微塑料;PBS微塑料含量远大于其他组分,且其更容易被净水工艺去除;当水源地存在捕鱼活动时,PA微塑料含量可能会大幅增加。

    微塑料水厂水处理工艺水库水源南水北调工程

    EPS及消毒剂对细菌表面附着和初期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钟疏影余超陈国炜蔡寅诺...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和消毒剂对细菌表面附着聚集行为的影响,文中以野生型铜绿假单胞菌和藻酸盐分泌过量的突变株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氯浓度条件下细菌EPS生成及其对表面附着和初期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野生型,突变型的生物膜形成优势显著,特别是当氯质量浓度≥1。0 mg/L时,强化了其形成优势;EPS也显著提高了生物膜的黏附强度以及降低其表面粗糙程度。低浓度氯促进细菌EPS的生成以及初期生物膜的形成,但高质量浓度氯(3。0 mg/L)则抑制了生物膜的形成,同时也降低了两种菌株生物膜的黏附力与表面粗糙度。对于两种菌株而言,聚氯乙烯(PVC)管材上生物膜的形成优势显著高于不锈钢(STS)管材。

    消毒剂生物膜胞外聚合物(EPS)表面附着生物膜粗糙度

    真空紫外线在小型水质净化器中的应用

    黄苑强秦雄袁振姚森...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185 nm紫外线是一种具有强大氧化能力的高级氧化技术,能够有效地分解水中微量有机物。文中利用低压汞灯发出的 185 nm紫外线的氧化能力,针对水中微量有机物的去除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设计制作了单灯净水器和4 灯并联的加强型净水器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85 nm紫外线在去除抗生素等污染物方面具有潜力;大石英套管的使用显著提高了净水器的效果。此外,探究了不同流量、抗生素浓度和紫外线灯数量对净水器去除效率的影响,并探讨了流量变化对混合扰动和去除率的关系。最后,通过消毒试验验证了加强型净水器的消毒效果。研究为家庭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水质净化解决方案,并为紫外线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实证和探索。

    真空紫外线水质净化器微量有机物抗生素消毒深度处理

    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及工程示范

    李瑜
    83-89,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通过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的分析,探讨了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资源化利用中应遵循因地制宜、以用促治、经济合理、生态安全的原则,归纳总结了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的灌溉利用、生态消纳和分散就地利用 3 种技术模式。通过工程应用示范的方式,分析了 3 种模式的适用范围:(1)灌溉利用适用于 300 m范围内有农田、林地、草地;(2)生态消纳适用于附近有可利用的坑塘、湿地或有可新建条件;(3)分散就地利用适用于农户分散且房前屋后有"四小园"。同时,分析了 3 种利用模式的户均养护成本,分散就地利用更加经济合理。资源化利用 3 种模式的推广,将更加有利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降本增效。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污水资源化利用节能降碳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