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程建军

双月刊

1671-1696

025-83758260

210013

南京市北京西路77号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查看更多>>《江苏教育学院学报》是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教育学院主办的面向基础、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学术理论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儿童友好理念下的"六一"儿童节:倾听与回应

    但菲丛龙昊刘永红
    8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儿童友好理念出发,基于儿童的视角,研究儿童眼中的"六一"儿童节,对落实儿童友好理念和回应儿童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使用作品分析法和访谈法,从对儿童节的基本认知、情感体验、空间诉求和行为偏好等维度描述儿童眼中的"六一"儿童节.提升儿童在节日中的参与感,健全儿童友好权利保障;丰富儿童在节日中的体验感,构建儿童友好发展环境.加强儿童与节日的情感联结,完善儿童友好服务体系.关注儿童对节日的空间需求,推进儿童友好空间建设.

    儿童节儿童友好儿童的视角

    科学教育变革下的乡村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建议——基于北京市120位教师的数据

    张玉平
    9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并结合访谈对北京市乡村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北京市乡村小学科学教师年龄偏大,第一学历偏低,职称偏低;兼职比例大,且专兼职教师对教学的投入差异较大;平均课时量较大,准备实验材料的时间较多,但多未计入课时量;教师所学专业理科背景欠缺,知识结构有待完善;教师普遍职业认同感不足.因此,建议提高职前教师教育水平,解决教师学历普遍偏低的问题;科学教师队伍要专职化、专业化;要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增强其职业认同感.

    小学科学教师乡村教师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师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

    何磊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师教育,既是践行文化育人理念,更是通过教师教育推动文化传承.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研究内核,审视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师教育的价值意蕴和新时代教师教育的发展向度,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师教育的动力机制和实践路径,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文化育人的双重目标.

    教师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向度动力机制实践路径

    为何与何为: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效果评价研究

    刘任熊刘佳
    105-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让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在青年大学生中发挥首因效应,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帮助青年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我国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光荣使命的首要任务.结合校本研究基础,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发挥朋辈效应,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效果评价开展研究.研究发现,高校可通过建成1支骨干队伍、培育10人以上团队、集中利用100天左右时间、构建1 000余次思政育人样态、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浸润式教育10 000余名师生的提升路径,形成高效可行的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范式,达成浸润式育人的罗森塔尔效应.基于实务基础,构建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的"三入三出"(入脑、入心、入行;出镜、出活、出彩)效果评价模型,为在青年群体中宣扬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提供实践样本,并为评价其效果提供理论参考.

    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效果评价"三入三出"

    基于共同体模式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协同机制建构研究

    唐辉
    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学生成长的角度上说,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贯穿学生成长始终,不可或缺,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因此,不同学段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应该保持连续性和协同性,不能彼此独立,"各自为政",这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工作的必然选择.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协同的理论逻辑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目标协同、提升教育资源使用效率以及促进大中小思政课教学协同长效机制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协同机制建构的有效路径是共同研讨和共同实施培训计划、共建教学资源库、开展跨学段合作项目以及跨学段互访和交流.

    共同体模式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协同机制建构策略

    地方师范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师德引领模式创新

    刘欣刘素梅
    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地方师范院校承担着培养师范生的重任,师德教育与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具有内在的价值一致性,能够互融互通.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创新性地融入师德教育理念,既有助于破解思政课的教学成效之困境,也有助于形成强大合力,提高师范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真正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地方师范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师德引领模式

    Abstracts

    124页

    人物介绍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