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金属矿山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金属矿山
金属矿山

刘效良

月刊

1001-1250

jsks@vip.163.com

0555-2404796 2404666 2309833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经济开发区西塘路666号

金属矿山/Journal Metal M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金属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矿业工程类专业技术刊物,主要报道国家矿业方针政策、冶金、有色、黄金、煤炭、化工、核工业、非金属、建材等矿山采选工艺、理论、研究成果与技术实践,介绍国内外先进技术与发展动态。《金属矿山》是美国Ei数据库Page One收录期刊,列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矿业工程类首位,国家及省部优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空区低成本充填处理方法研究与实践

    林景尚王谦源陈宁青王海龙...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老空区充填处理一般投资较大、成本较高的技术难题,结合某铁矿大空区充填处理实际,利用原地面大空区观测孔和既有充填系统,设计建设了一套简单、实用、投资较低的地面辅助泵送充填系统,并配套发明设计了一套翻板式活门搅拌机取料装置;研究发现了泵送充填上坡管路的严重震动现象,提出了混凝土墩固定管路的减震方法;通过研究分析大空区的充填特点,提出了薄饼充填结构模型思想,认为大空区充填体强度设计较高既无必要,也起不了多大强度作用,据此提出了降低充填体强度和充填灰砂比的设计建议.

    老空区治理全尾砂充填充填系统充填管路震动充填体强度充填配比

    冰碛土体化学浆液注浆扩散模式与距离影响机制研究

    樊锴孙伟李争荣冯兴隆...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注浆法对土体进行固化的工程中,浆液在土体中的扩散距离是评估注浆效果的重要指标.为了探究化学浆液在冰碛土体中的扩散情况及其影响因素,通过自研的室内注浆实验装置,改变注浆压力,记录注浆时间、注浆量、浆液扩散距离等参数的变化,探究化学浆液在冰碛土体中的扩散距离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 浆液的最大扩散距离主要取决于劈裂缝隙的扩散状况,最小扩散距离则与出浆口附近浆液的渗透距离有相关;② 实验中注浆压力对浆液实际注入量的影响很小,不同注浆压力下的浆液注入量最大差异只有 0.15 kg左右,且无明显规律;③ 浆液扩散模式以劈裂扩散为主,其次是渗透扩散,随着注浆压力的增大,渗透扩散的占比逐渐增大;④ 浆液的扩散距离主要受到注浆压力的影响,随着注浆压力增大而增大,注浆压力大于 1.2 MPa时,扩散距离增幅有所提升.上述研究结论可以为冰碛土体的化学浆液注浆施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注浆压力劈裂化学浆液冰碛土体扩散距离

    微波辐射深井砂岩升温损伤特征与钻进效果对比研究

    陈登红鲁德沛王智鹏汪朝家...
    94-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微波辐射深井砂岩升温损伤特征与钻进效果,采用恒源煤业标高-940 m回风辅助石门取芯的深井砂岩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深井砂岩在相同输入能量微波辐射后温度、质量、纵波波速及钻进实验后的机械钻平均转速、扭矩随不同路径处理下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模拟试件单面辐射时,高功率短时间(1.4 kW,214 s)比低功率长时间(1.0 kW,300 s)微波辐射后质量变化、试件前侧后表面最高温度变化更大,且波速差值和损伤因子随试件表面温度升高而增大;微波辐射前后测量试件对应 5 个标记点位置处的纵波波速,发现波速差值和损伤因子较大的地方主要集中在试件表面升温最高的地方;在对比有无受限变形条件下钻进实验效果分析开展了A组微波未辐射、有受限变形(路径1),B组微波功率为1.0 kW、微波辐射时间为300 s、有受限变形(路径2),C组微波功率为1.0 kW、微波辐射时间为 300 s、无受限变形(路径 3),D组微波功率为 1.4 kW、微波辐射时间为 214 s、有受限变形(路径 4)4种路径的处理方式,得到钻进效果从优到差的路径依次为:路径 3>路径 4>路径 2>路径 1;分析得到在相同输入能量有受限变形条件制约下,功率在 1.4 kW微波辐射下钻进效率是功率在 1.0 kW微波辐射下的 1.3 倍左右,而有受限变形条件制约下,微波辅助钻进法的效率是无微波辐射常规法的 8.5 倍左右,即有受限变形条件制约下机械钻进较为困难.研究成果为较弱吸波能力深井砂岩的损伤路径优化及低能耗高效率破岩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微波辐射深井砂岩侧压受限变形钻进效果路径优化

    铜钼分离中辉铜矿抑制剂筛选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宛鹤卫龙卜显忠
    105-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铜钼分离过程中辉铜矿难抑制,常引起钼精矿铜超标的问题,从抑制剂与辉铜矿表面亚铜离子具有较强键合能力的角度,筛选了 9 种抑制剂并探索了其对辉铜矿和辉钼矿浮选行为的影响,采用吸附量、接触角、动电位、XPS等检测手段进行了铁氰化钾抑制辉铜矿的机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9 种药剂对辉铜矿抑制由强至弱的大致顺序为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硫氢化钠、双氰胺、巯基乙酸铵、氨基乙酸、硫氰酸铵、L-天门冬氨酸,其中铁氰化钾抑制效果最好,且对辉钼矿的可浮性影响不大;铁氰化钾能够有效吸附于辉铜矿表面,引起辉铜矿表面疏水性和电负性大幅度下降;添加铁氰化钾后,辉铜矿表面的CuO组分大量减少,生成了Cu(OH)2 且Fe3+和Fe2+的相对含量分别为 18.36%、81.64%;铁氰化钾的作用机制为铁氰化钾水解释放出的大量铁氰酸根竞争吸附于辉铜矿表面,生成铁氰酸亚铜沉淀,并随着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亚铁氰酸亚铜和氢氧化铜等沉淀,这些亲水性沉淀牢固地吸附于辉铜矿表面从而抑制辉铜矿.

    铜钼分离辉铜矿抑制剂作用机理

    酒钢镜铁山铁矿分级预选试验研究与产业化应用

    阎超孙洪硕展仁礼王欣...
    11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酒钢镜铁山桦树沟V矿体矿石品位低,脉石与铁矿物嵌布、连生关系密切,混杂有废石的矿石直接送至选厂处理存在生产成本高、破坏桦树沟不同采场采掘平衡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用分级分选工艺开展了大、小块矿预选抛废试验.结果表明:15~3 mm和 30~15 mm粒级均采用 2 次强磁预选抛废,15~3 mm粒级抛废率 24.50%、废石铁品位 4.75%、精矿铁品位 29.64%、精矿铁作业回收率 95.06%,30~15 mm粒级抛废率 20.88%、废石铁品位 9.84%、精矿铁品位 27.40%、精矿铁作业回收率 92.61%,铁品位分别提高 6.10 和 3.67 个百分点;100~30 mm粒级采用X射线智能预选抛废,作业抛废率 20.68%、废石铁品位 12.55%、精矿铁作业回收率 89.15%,铁品位提高了 2.96 个百分点.基于系统的试验,现场建成了年处理 115 万t矿石的组合预选生产线,较好地解决了现场的问题.该项目的成功对弱磁性难选铁矿石的高效预选抛废具有示范作用.

    弱磁性难选铁矿石粒度分级X射线智能预选强磁预选

    海水体系中蒙脱石对黄铁矿的抑制机理研究

    赵佳龙冯浩李育彪王硕...
    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海水体系下蒙脱石对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进行了不同蒙脱石占比条件下纯水和海水体系中黄铁矿的浮选试验,并通过矿物表面电位及三相泡沫结构测试,海水组分分析和DLVO理论计算等,研究诸因素对黄铁矿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弱酸和弱碱性条件下,纯水体系中的蒙脱石具有抑制黄铁矿上浮的作用,海水体系则进一步强化了对黄铁矿的抑制,导致黄铁矿几乎不可浮;黄铁矿和蒙脱石在海水中的矿物表面电位更小,蒙脱石更容易罩盖在黄铁矿表面;弱碱性环境下,黄铁矿在纯水中的浮选回收率为 95%,而在海水和蒙脱石占比 30%的条件下,黄铁矿的回收率仅为 5%,说明海水可强化蒙脱石抑制黄铁矿.研究结果有助于指导用海水解决铜硫浮选分离工业实践抑制剂成本高及铜硫分离困难等问题.

    海水蒙脱石黄铁矿可浮性DLVO

    四川里伍铜尾矿中铁闪锌矿和磁黄铁矿的高效分离回收试验

    傅开彬李贺付华洪刘泽铭...
    123-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综合回收四川里伍铜矿选铜尾矿中的有价元素锌、硫,采用优先浮选试验筛选了铁闪锌矿和磁黄铁矿的高效活化剂、捕收剂等,并进行了闭路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样采用 1 粗 4 精 2 扫选锌、1 粗 3 精 3 扫选硫闭路工艺流程处理,可获得锌品位 45.62%、锌回收率 85.83%的锌精矿,硫品位 39.98%、硫回收率 75.67%的硫精矿,锌精矿达到七级产品质量要求,硫精矿达到二级产品质量要求,较好地实现了铁闪锌矿和磁黄铁矿的浮选分离.

    铜尾矿铁闪锌矿磁黄铁矿高效分离

    某低品位铅锌铜多金属硫化矿富集与分离试验研究

    郑海雷高起方龚明辉赵志强...
    130-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南某低品位铅锌铜多金属硫化矿铅品位 0.61%、锌品位 3.28%、铜品位 0.25%,伴生Au、Ag品位分别为0.09、18.04 g/t.矿石嵌布粒度较细,共生关系复杂.为高效开发利用该低品位矿石,进行了系统的浮选试验.结果表明:矿石采用铜铅混合浮选—铜铅分离—锌浮选工艺处理,获得了铜品位 21.97%、铜回收率 80.85%、金品位1.60 g/t、银品位 189.00 g/t、铅品位 1.80%的铜精矿,铅品位 76.22%、铅回收率 88.72%、金品位 0.75 g/t、银品位1 433.00 g/t、铜品位 1.87%的铅精矿,锌品位 52.18%、锌回收率 93.03%的锌精矿,主要有价成分铅、锌、铜的分离与富集效果较好,金、银一定程度富集在铜精矿、铅精矿中;铜精矿锌含量偏高与黄铜矿、闪锌矿间的嵌布关系异常密切有关;原矿Au、Ag品位低,且在矿石中分散程度高是造成金银综合回收指标偏低的原因.

    铅锌铜多金属硫化矿铜铅混浮抑铜浮铅锌浮选综合回收

    云南某贫细硫化铜矿石选矿工艺优化研究

    田小松赵志强赵洵梁泽跃...
    138-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南某低品位细粒嵌布的铜矿石铜、硫品位分别为 0.161%和 9.704%,有价铜矿物嵌布粒度细,铜硫分离富集难度较大.为实现该硫化铜矿石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在选厂原选矿流程及原矿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磨浮试验.结果表明:矿石采用磨矿—1粗 2 扫铜硫混合浮选—混浮粗精矿再磨—1粗 3 精 2 扫铜硫分离浮选闭路流程处理,可获得铜品位 14.69%、铜回收率 63.15%的铜精矿,硫品位 29.16%、硫回收率 75.10%的硫精矿,试验铜精矿品位较现场提高近 3 个百分点,铜回收率提高 15 个百分点以上,显著优于现场生产指标,达到了理想的综合回收铜硫效果.研究结果可作为工艺流程优化的依据.

    高硫贫细硫化铜矿石铜硫混浮混合精矿再磨铜硫分离浮选

    内蒙古霍布林查干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王世权任利平胡红雷陈俊魁...
    145-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霍布林查干铅锌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东部,构造属兴蒙造山带中部、大兴安岭成矿带西侧.为研究矿区成矿背景及找矿潜力,在矿区采用 1∶10 000 地质填图、土壤化探测量、激电测量、槽探和钻探工程等方法开展地质勘查及研究工作,并对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进行了详细探讨.研究表明:① 霍布林查干铅锌银多金属矿为构造热液型矿床,容矿地层为侏罗系玛尼吐组和白垩系白音高老组;② 矿化带赋存于NW向断层F1、F3 内,其中,S1 矿化带圈定了 8 条矿体,S2 矿化带圈定了 2 条矿体,矿体在空间上成脉状大致平行排列,合计铅锌资源量达中型规模;③ 矿石由闪锌矿、方铅矿组成,矿石结构、构造类型多样;④ 矿床与物化探异常关系密切,成矿范围内铅锌银元素往往浓集中心明显,异常发育中带、内带,激电呈高极化率、低电阻率特征.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找矿标志等,分析了区域找矿前景,并初步圈定了 4 处找矿靶区,认为各靶区成矿潜力均较好,值得进一步开展工作.该矿床的发现弥补了满都宝力格—红旗村一带金属矿空白,充分说明在朝不楞—乌拉盖断裂带(F5)以东地区仍具有非常大的找矿潜力.

    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找矿前景找矿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