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扬州大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扬州大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卜平

半月刊

1672-2353

jcm@yzu.edu.cn,hlb@yzu.edu.cn

0514-87978989,87978917,87978807

225001

扬州市淮海路11号扬州大学医学院院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是“为读者服务”,坚持实用性与导向性相结合。本刊的特色是秉承其前身《江苏临床医学杂志》一贯的讲求质量第一,和求实效的用稿原则,力求为读者提供迅即、实用的医学资讯。同时,立足江苏,面向全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组稿、用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5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关系

    顾建建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5(HDAC5)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1年2月—2023年12月诊治的12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分析法检测患者胃癌组织中HDAC5的表达水平,并将患者分为HDAC5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影响HDAC5表达的相关因素;检测2组组织中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验证HDAC5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肿瘤直径、Borrmann分型、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Borrmann分型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是HDAC5在胃癌中表达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Borrmann分型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08、0。593、0。614。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胃癌患者的HDAC5表达水平与Treg含量、炎症介质指标均呈正相关(P<0。05),与IgA、IgM、IgG呈负相关(P<0。05)。结论 在胃癌患者中,HDAC5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Borrmann分型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高水平的HDAC5会直接影响胃癌的肿瘤免疫微环境。

    胃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5肿瘤免疫微环境相关性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对老年胃癌患者胃动力相关激素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张兰芳陈旭蒯君秦蕾...
    57-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对老年胃癌患者胃动力相关激素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 选取128例老年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n=64)与观察组(n=64)。对照组给予替吉奥治疗,观察组给予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观察2组的胃动力相关激素[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MMP-2与MMP-9、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胃动力相关激素与MMP-2、MMP-9及肿瘤标记物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后,2组MTL低于治疗前,VIP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MTL低于对照组,VI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MP-2、MMP-9及CEA、CA125、CA19-9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0。31%,高于对照组的5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L与MMP-2、MMP-9、CEA、CA125、CA19-9 呈负相关(P<0。05);VIP 与 MMP-2、MMP-9、CEA、CA125、CA19-9 呈正相关(P<0。05)。结论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胃癌患者的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MTL、VIP与MMP-2、MMP-9及CEA、CA125、CA19-9在老年胃癌患者的疾病发展中起相互关联作用。

    替吉奥奥沙利铂老年胃癌患者胃动力相关激素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

    营养支持链式管理在胃癌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

    周晓梅陈赛华王鼎肖婷...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围术期营养支持链式管理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营养知信行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胃癌患者162例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82例(2021年6-12月入院)、干预组80例(2022年1-6月入院)。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营养管理,干预组实施营养支持链式管理,术后1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及营养知识知信行水平。结果 干预组术后1个月总蛋白<60 g/L占比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4。63%;干预组术后1个月白蛋白<35 g/L占比为3。75%,低于对照组的13。41%;干预组术后1个月体质量指数(BMI)正常范围者占比83。75%,高于对照组的5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1个月营养知识、支持态度、支持行为维度得分以及营养知信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实施营养支持链式管理能有效增加患者营养摄取量,改善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提升患者营养知信行水平和生活质量。

    围术期营养支持链式管理胃癌护理知信行模式

    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

    范鹏黄玉杰谢翔宇汪刘华...
    66-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基于公共数据库分析LncRNA TUG1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lncRNA TUG1在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采用si-TUGl、si-NC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分别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和基质胶成管实验分析敲低lncRNA TUG1对胃癌细胞增殖、集落形成、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基于公共数据库分析烷基化修复蛋白B同源物5(ALKBH5)基因与lncRNA TUG1的相关性。采用放线菌素D实验验证ALKBH5与lncRNA TUG1的调控关系。通过细胞功能实验分析敲低ALKBH5对胃癌细胞增殖、集落形成、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 lncRNA TUG1在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系中均表达上调;敲低lncRNA TUG1后,SGC-7901细胞增殖、集落形成、迁移、血管生成能力均较对照细胞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在胃癌中,ALKBH5与lncRNA TUG1表达呈正相关(r=0。37,P<0。05)。与对照细胞相比,敲低ALKBH5的SGC-7901细胞lncRNA TUG1的RNA稳定性下降,且细胞增殖、集落形成、迁移、血管生成能力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KBH5通过诱导lncRNA TUG1表达,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集落形成、迁移和血管生成。

    胃癌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烷基化修复蛋白B同源物5増殖迁移血管生成

    血清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自身抗体、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

    沈磊刘志宁杨金珠宋琪...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自身抗体(APE1-AAbs)、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及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52例结直肠癌患者为观察组,并根据预后情况分为术后复发转移组(n=15)和术后未复发转移组(n=37)。选取同期正常体检健康者52例为对照组。检测APE1-AAbs、GDF-15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APE1-AAbs、GDF-15与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PE1-AAbs、GDF-15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的APE1-AAbs、GDF-15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转移组的APE1-AAbs、GDF-15水平高于术后未复发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E1-AAbs、GDF-15水平与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呈正相关(P<0。05)。APE1-AAbs、GDF-15联合预测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价值高于APE1-AAbs、GDF-15单独预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E1-AAbs、GDF-15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APE1-AAbs、GDF-15或可作为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标志物。

    结直肠癌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自身抗体生长分化因子15术后复发转移

    低握力及握力不对称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结局的预测效能研究

    丁玲玉胡洁蔓孙跃明姚翠...
    77-8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低握力及握力不对称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多种术后结局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6月257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握力指标及术后不良结局等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低握力及握力不对称与术后结局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握力值及握力比值单独与联合应用对患者并发症的预测效能。结果 握力值、握力比值、握力值联合握力比值可有效预测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和(95%CI)分别为0。649(0。587~0。707)、0。627(0。565~0。686)、0。672(0。611~0。729)。握力比值、握力值联合握力比值可有效预测住院时间延长,AUC(95%CI)分别为0。671(0。610~0。728)、0。577(0。514~0。638)。握力值、握力值联合握力比值可有效预测衰弱的发生,AUC(95%CI)分别为0。585(0。522~0。646)、0。586(0。523~0。647)。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地揭示了多种握力指标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结局的预测效能,低握力及握力不对称可有效预测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握力不对称可有效预测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低握力可有效预测患者衰弱的发生。

    低握力握力不对称并发症住院时间衰弱再入院

    联合布托啡诺时环泊酚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有效剂量及安全性

    方志勇仇晓娟冯涛卞清明...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联合布托啡诺时环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和95%有效剂量(ED95)。方法 选择择期行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27例,均给予静脉注射布托啡诺5 μg/kg至少30 s,3 min后静脉注射环泊酚至少30 s;当睫毛反射消失或者警觉/镇静评分(MOAA/S)<1分时进行胃镜检查。环泊酚最初剂量设为0。2 mg/kg,采用改良序贯等差法测定;若胃镜置入发生阳性反应,则下例患者剂量增加1级,反之则剂量减少1级,相邻剂量梯度为0。05 mg/kg。将胃镜置入发生阳性反应定义为:胃镜进入咽喉部时发生呛咳、吞咽或肢体动作。整个研究过程中,若环泊酚剂量调整有7次折返,试验终止。计算复合布托啡诺时环泊酚对无痛胃镜检查的ED50、ED95和相应的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复合布托啡诺时,环泊酚对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 ED50为 0。253 mg/kg(95%CI:0。219~0。290),ED95为 0。328 mg/kg(95%CI:0。290~0。521)。结论 复合布托啡诺时,环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ED50为 0。253 mg/kg,ED95为 0。328 mg/kg。

    环泊酚布托啡诺老年患者胃镜有效剂量镇静

    中文版炎症性肠病残疾测量工具测量特征的系统评价

    孙晋洁李丹丹王银梅李炜炜...
    8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中文版炎症性肠病残疾测量工具的测量学特性及方法学质量。方法 本研究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与炎症性肠病患者残疾测量工具测量学特性评价相关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9月12日。依据健康测量工具遴选标准(COSMIN)要求,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采用COSMIN偏倚风险清单及质量标准评定工具的测量学特性并形成最终推荐意见。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篇文献,涉及4种中文版炎症性肠病残疾测量工具。纳入研究均未完整报告COSMIN方法学质量推荐的共10项测量特性,最终纳入的研究工具均为B级或C级推荐。结论 推荐临床可暂时使用中文版炎症性肠病残疾指数、汉化版炎症性肠病患者疾病负担程度量表评估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残疾情况,但其测量学特性尚需进一步验证。

    炎症性肠病残疾量表测量学特性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

    结直肠锯齿状息肉相关研究热点及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宋姝李志国郭在强苏丽双...
    92-9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CiteSpace软件对结直肠锯齿状息肉相关研究的现状、热点及难点进行分析。方法 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中文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3月6日。在Medline数据库检索英文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3月21日。采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可视化图谱,并对发文量、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中文文献198篇,北京军区总医院发表文献最多。"病理学"关键词出现频次最高,临床、内镜特征学为近年来研究热点。本研究共纳入英文献1 257篇。关键词"colorectal cancer"(结直肠癌)出现频次最高,腺瘤检测、结肠癌筛查、计算机辅助检测、腺瘤漏诊率、人工智能为近年来研究热点。结论 国内外有关结直肠锯齿状息肉的研究热度逐渐增高,研究热点集中于腺瘤检测、结肠癌筛查、计算机辅助检测、腺瘤漏诊率、人工智能。

    结直肠锯齿状息肉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分析结直肠癌

    双气囊小肠镜在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孙建萍叶小芳孙超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双气囊小肠镜(DBE)在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小肠息肉患者实施DBE下息肉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总结DBE下息肉切除术中各类附件使用经验,以及穿孔、出血、腹胀腹痛等并发症的预防措施。结果 34例患者中除1例因息肉过大阻塞肠腔转为外科手术,其余33例均成功完成DBE下小肠息肉切除术;1例患者出现迟发性出血,在内镜下成功止血,并发症发生率为3。0%,所有患者经悉心护理均顺利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2。21±0。47)d。结论 DBE下息肉切除术切除小肠息肉安全可靠,充分的术前准备、医护默契的术中配合、熟练的操作技巧、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是DBE下小肠息肉切除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息肉切除术双气囊小肠镜小肠息肉护理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