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为指导黄淮海地区夏大豆亲本选配和品种选育,通过在 20 条染色体上分布基本均匀的 135 对SSR标记对 192 份黄淮海地区参试夏大豆品系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品系的遗传分化和遗传多样性,测量品系的粒长、粒宽、粒长粒宽比,并进行粒形性状位点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35 对标记共检测出 365 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标记检测到2.703 7个等位基因,变化范围为1~5 个,多态信息含量为0~0.676 7,平均值为0.368 6.供试的 192 份大豆品系遗传多样性(多态性百分率=97.78%,等位基因数=2.703 7,有效等位基因数=1.956 1,Shannon's信息指数=0.709 0)丰富,根据供试大豆品系来自区域分为 5 个自然居群,自然居群间遗传相似度(GI≥0.925 2)较高,遗传距离(GD≤0.077 8)小,表明黄淮海地区品种间交流频繁,遗传资源丰富.群体结构分析和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表明,192 份参试夏大豆品系被划分为 5 个遗传亚群,且每个遗传亚群内存在不同程度的连锁不平衡.主坐标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第三主成分分别解释了总变异的 7.69%、6.23%、5.57%.关联分析结果表明,P<0.05 的显著水平下,共检测到88 个与粒形性状关联的位点,其中有4 个与粒形性状关联的位点在2 种环境下被同时检测到,分别位于 5 号、16 号、19 号染色体上,其中位于 19 号染色体中的Sat_071 位点表型贡献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