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焦新安

季刊

1671-4652

xuebao@yzu.edu.cn

0514-87991323

225009

江苏省扬州市大学南路88号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Yangzhou University(Agricultural and Life Science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原《江苏农学院学报》、《江苏农业研究》,2002年更为现名)是扬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与生命科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刊号ISSN 1671-4652,CN32-1648/S,季刊,季末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28-9。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空肠弯曲菌双分子荧光互补系统构建及其在蛋白质互作研究中的应用

    郭嘉乐任方哲李晓飞郭长彬...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空肠弯曲菌中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建立适合于该菌稳定高效表达的双分子荧光互补(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BiFC)系统,通过构建基于基因启动子、荧光蛋白以及基因回补方式等不同条件的重组载体,分别导入空肠弯曲菌进行荧光数值比较分析,确定荧光表达最优的参数,建立以porA启动子和Venus荧光蛋白的质粒回补的BiFC体系.用该体系探究空肠弯曲菌鞭毛表达蛋白的互作.结果表明:已知flhF与flhG互作的BiFC-flhF-flhG载体在菌体内表达的荧光值显著高于阴性对照载体,而BiFC-flhF-fliM和BiFC-flhF-fliG与阴性对照无差异,说明BiFC体系建立成功,且flhF与fliG、fliM不存在互作关系.综上,本研究建立了适用于空肠弯曲菌的BiFC体系,可为该菌蛋白质互作研究提供高效便捷的方法.

    空肠弯曲菌BiFC荧光值蛋白质互作

    鲍曼不动杆菌双组分系统bfmR基因缺失株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周子严於亭张毓宸王艺炀...
    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双组分系统bfmR基因对鲍曼不动杆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利用RecA同源重组技术构建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AB43双组分系统bfmR基因缺失突变株并观察其生物学性状的变化,采用ExPASY-ProtParam、SMART、SOPMA和SWISS-MODEL等软件对bfmR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系统进化树构建.结果表明:与鲍曼不动杆菌野生株AB43相比,bfmR基因缺失突变株(AB43△bfmR)生长速度明显降低,细菌的自聚合能力和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下降,生物被膜形成能力、黏附和入侵能力无显著性变化,而对头孢曲松的敏感性明显提高.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bfmR蛋白为较稳定的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含量最多,占总数的36.13%;鲍曼不动杆菌AB43株bfmR基因与标准株ATCC 17978和ATCC 19606的亲缘关系较近.综上,鲍曼不动杆菌AB43△bfmR的构建为进一步探讨双组分系统bfmR基因的调控机制提供试验基础.

    鲍曼不动杆菌bfmR基因缺失生物学特性

    Cartiex? Ⅱ型胶原蛋白对大鼠骨关节炎治疗效果研究

    沈艳华潘明明孙菠张乐文...
    2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Cartiex™ Ⅱ型胶原蛋白对碘乙酸钠诱导的大鼠骨关节炎(OA)的治疗作用,大鼠膝关节腔内单次注射碘乙酸钠溶液,建立大鼠骨关节炎模型;造模后分别以Ⅱ型胶原蛋白及牛骨胶原蛋白灌胃;试验期间每周测量大鼠饮食、饮水、体重、足底机械痛;试验结束后心脏采血测量血清中前列腺素E2(PGE-2)、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金属基质降解酶13(MMP-13)、白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取膝关节甲醛固定、脱钙后进行病理检查.结果表明:造模大鼠膝关节在试验期间出现明显肿胀,各给药组与OA模型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缓解.Ⅱ型胶原蛋白高、低剂量组能显著升高大鼠机械痛值,并显著降低血清中MMP-13、IL-1β、IL-6、TNF-α含量,显著升高PGE-2、TGF-β含量.Ⅱ型胶原蛋白干预后,大鼠关节炎症状明显改善,软骨组织增生,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Mankin's评分显著降低.综上,Ⅱ型胶原蛋白可调节骨关节炎大鼠血液中相关炎症因子表达,降低关节痛,减少炎症细胞浸润,改善滑膜组织炎症,并促进软骨增生,进而缓解骨关节炎症状;相对于阳性对照品,Cartiex™ Ⅱ型胶原蛋白具有用量少、效果好、起效快的优点.

    大鼠Ⅱ型胶原蛋白碘乙酸钠骨关节炎

    LGALS1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胃癌血管生成的研究

    仇必军崇杨
    29-3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生物信息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半乳糖凝集素1(lectin galactoside-binding soluble 1,LGALS1)基因对胃癌患者预后以及对胃癌血管生成指标的影响,并构建不同表达水平LGALS1胃癌细胞系,通过Transwell、小管形成、qRT-PCR及Western blot研究LGALS1在胃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LGALS1表达与胃癌患者总生存期呈正相关,有关血管生成通路中PI3K/Akt通路与LGALS1基因相关,胃癌组织中LGALS1表达水平与CD31表达呈正相关;胃癌细胞中LGALS1表达能明显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及血管形成能力,且通过调控p-Akt表达促进内皮细胞的迁移能力.综上,LGALS1诱导肿瘤血管新生进而促进胃癌的进展和转移,其原因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胃癌LGALS1PI3K/Akt信号通路血管生成HUVEC细胞

    丹参-葛根不同配伍比例对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张天怡江川施立顾陈琳...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配伍比例的丹参与葛根体外抗氧化能力,采用水提法提取丹参-葛根13个不同配伍比例(分别为1∶0、5∶1、3∶1、2∶1、3∶2、4∶3、1∶1、3∶4、2∶3、1∶2、1∶3、1∶5、0∶1)的有效成分,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丹参-葛根水提物的DPPH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以评估不同配伍比例的丹参-葛根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丹参较葛根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与丹参、葛根单味药相比,丹参与葛根配伍比例为1∶2、3∶1和4∶3时,其水提物表现出更强的清除DPPH及ABTS自由基能力.综上,丹参与葛根配伍使用能增强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可为丹参-葛根配伍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丹参葛根配伍水提法抗氧化

    无花果内生菌 Alternaria sp.QDFB-2菌丝体化学成分的研究

    徐力刘汉山叶桐郝增君...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无花果枝条内生真菌Alternaria sp.QDFB-2菌丝体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反相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Alternaria sp.QDFB-2菌丝体粗浸膏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谱(NMR)和质谱(MS)等现代波谱技术、结合文献比对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进行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评价.结果表明:从Alternaria sp.QDFB-2菌丝体粗浸膏中分离纯化得到7种化合物:alternariol(1)、tentoxin(2)、dihydrotentoxin(3)、cyclo(Gly-Pro)(4)、cyclo(4-hydroxy-Pro-Pro)(5)、cyclo(S-Leu-S-N-methyl-Phe)(6)和 uridine(7).体外细胞毒活性评价显示,化合物1和7对SMMC-7721细胞具有中等增殖抑制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50.47 μg·mL-1(195.62 μmol·L-1)和42.50 μg·mL-1(174.18 μmol·L-1);化合物1对A549细胞也具有中等的增殖抑制活性,浓度为100 μg·mL-1 时抑制率为 52.12%;阳性对照顺铂的 IC50值分别为 3.46 μg·mL-1(11.53 μmol·L-1)和 5.12 μg·mL-1(17.06 μmol·L-1).Alternaria sp.QDFB-2菌丝体的化学成分丰富,值得深入研究.

    无花果内生菌Alternariasp.化学成分细胞毒活性

    基于OPLS-DA模型分析不同养殖方式下宁都黄鸡肌肉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

    葛庆联刘茵茵樊艳凤马丽娜...
    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不同养殖方式下宁都黄鸡肌肉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将试验鸡随机分为笼养组和平养组,饲喂同一日粮.试验鸡达上市日龄时对鸡肉进行感官品尝评价和挥发性风味物质检测,并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方法筛选与不同养殖方式相关的差异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平养组和笼养组共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27种,主要为酚类、醇类和烃类.挥发性风味物质中,己醛、1-辛烯-3-醇、E-2-壬烯醛、正己醇、壬醛、2,3-戊二酮、癸醛、2,3-辛二酮、E-2-辛烯醛为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综上,这一研究可为地方鸡肉品质基于风味物质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宁都黄鸡养殖方式挥发性物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中国南方荷斯坦青年母牛体质指数算法的建立及其与繁殖性能的相关性

    程蕾刘辰晖余婕向敏...
    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中国南方荷斯坦青年母牛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最佳算法及其与繁殖性能的相关性,测定330头青年母牛的体尺体重,参照人BMI构建原理及公式BMI=体重/体高n(n=2或3),基于体斜长(body length,BL)、体直长(body straight length,BSL)、体高(body height,BH)3 类体尺和体重(body weight,BW)参数设置 6 种候选青年母牛BMI算法.通过分析不同BMI算法与体尺体重的相关性,比较不同体况评价方式与青年母牛配种次数和头胎日龄的相关性,选择最佳BMI算法建立初配奶牛的BMI优势区间.结果表明:计算公式BMI=BW/BH2与体重强相关,与体尺相互独立,且与配种次数和头胎日龄呈极显著相关,是评估青年母牛繁殖性能的最优算法.当BMI>275.50 kg·m-2时,青年母牛配种后情期受胎率呈快速增长趋势,且高BMI母牛(BMI>275.50 kg·m-2)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高于低BMI母牛(BMI<275.50 kg·m-2).综上,当个体满足275.50 kg·m-2<BMI<341.10 kg·m-2时,配种后成功妊娠的概率较高,提示该区间为青年母牛配种的BMI优势区间.

    奶牛体质指数配种次数头胎日龄情期受胎率

    不同干旱年份增施磷对小麦籽粒灌浆动态、蛋白质组分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白冬陈杰陈建辉徐永贵...
    6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黄淮麦区近年来降雨量减少的问题,2020-2022年连续两年在驻马店市农业科学试验站开展大田试验,通过研究不同磷肥施用量(90、120、150 kg·hm-2)对小麦籽粒灌浆动态、蛋白质组分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探讨不同干旱年份下小麦适宜施磷肥.结果表明: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不同干旱年份下小麦耗水量和水分利用率均有所提升,植株在各生育期的干物质量、籽粒千粒重以及花后0~14 d内籽粒灌浆速率均明显提高.增加磷肥施用量,小麦收获时土壤蓄水量降低以及花后28~35 d内籽粒灌浆速率下降;但可提高小麦籽粒千粒重和穗数,促进产量构成三要素的协调,从而增加籽粒产量.随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提升,包括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含量及谷醇比均有所增加.在偏枯水年份下,施磷量150 kg·hm-2处理较120 kg·hm-2处理表现出更优的效果.总体而言,干旱年份下增施磷肥有助于小麦吸收深层土壤水分,增强小麦全生育期的抗旱能力,实现以磷促水的目标.

    小麦干旱年份增磷籽粒灌浆动态蛋白质组分水分利用率

    基于FOX hunting system技术的蒙古柳NaCl胁迫相关基因挖掘

    王梦文董睿李辛琲金光德...
    7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挖掘蒙古柳(Salix linearistipularis)中与NaCl胁迫相关基因,以FOX hunting system技术为基础,利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 scerevisiae)InVscI株为试验材料,得到40多万个蒙古柳cDNAs酵母单克隆.将转基因酵母用NaCl胁迫处理后筛选得到105株抗性酵母菌,对这105株酵母菌在NaCl胁迫培养基中进行抗性检验,其中3株酵母菌对NaCl的抗性明显大于对照.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3号酵母中转化的蒙古柳cDNA为全长cDNA序列,包括全部开放读码框,编码区为318 bp,编码106个氨基酸残基,序列包含DABB结构域,且与其他植物的DABB类蛋白的相似性非常高.进一步对该酵母在不同非生物胁迫处理的培养基中进行抗性分析,其对多种非生物胁迫均有明显的抗性.这一研究为进一步了解木本植物的耐盐分子机制提供试验依据.

    蒙古柳非生物胁迫耐盐DABB结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