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书育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

徐晓风

月刊

1008-2549

jiaoshi@jiaoshuyuren.com

0451-88060276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50号

教书育人/Journ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精细化视角下多主体参与的小学教研管理

    张霞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研活动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校长、教务部门、学科组与教研组应分别扛起自身的教研管理职责。笔者结合小学教研管理实践与理论学习,归纳多主体参与小学教研管理的主要问题,包括粗放式教研管理领导影响教研氛围,传统式评价应用制约教研质效提升,学科组筹划落实不细制约专业成长,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探讨。校长应以集约式教研管理领导改进教研生态,涵盖诊断教研管理问题,健全相关机制体制,参与中监督与反馈;教务部门应推动教研形式改革,改进教研评价激励机制,进行教研成效评选,以精细化教研评价应用提升教研质效;教研组、学科组应推动教师研读新课标,研讨核心素养的落实路径,参与信息化教研等,在精细筹划落实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精细化多主体小学教研管理

    "五育"融合视域下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发

    陈文杰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小学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基于"五育"融合视域开发劳动教育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要聚焦德育设计劳动课程,让学生提升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和感恩意识,这样能更好地体现出劳动教育的价值。教师要指向美育,让学生在生活劳动中感受行为美,在艺术劳动中传承文化美,在公益劳动中弘扬奉献美。这样能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教师要指向智育,设计主题式、情境式、项目式等教学活动,创新劳动教育的形式。

    "五育"融合劳动教育小学教育

    高中历史教师网络教研现状及对策

    杨光田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历史教师网络教研活动存在着参与度不高、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教研内容和形式单一等问题。为提升网络教研质量,应提高教师参与积极性,构建系统性和持续性的教研平台,丰富教研内容和形式。具体对策包括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优化教研内容和形式,建立激励机制,依托专业教研组织,发挥信息技术作用,保证教研经费和时间投入,注重教学实践探讨,重视教学创新分享,拓展教研方式方法。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高中历史教师网络教研的成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高中历史教师网络教研参与度

    新生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局囿与纾解——基于布迪厄"场域理论"视角

    邱艳萍张海瑜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教师队伍面临着教师老龄化和青年教师留不住的问题,青黄不接影响着乡村教育教学质量。新生代乡村教师在内因和外因双重耦合下难以行之有效的进行身份建构。乡村学校场域下的教师由于个人惯习和文化资本裹挟表现出身份认同的统整无力。因此,基于布迪厄"场域理论"视角,纾解新生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局囿,厚植新生代教师乡村教育工作情怀,以实现乡村教师"教得好、留得住"的美好愿景。

    新生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场域理论"

    创新视野下的中职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刘雯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以创新思维促进中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培养卓越教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教育教学品质。当前,中职教师专业发展面临下列困境:教师的信息化能力不足制约教学实施质量提升,职业生涯规划缺乏科学化引导,实践形式与内容训练亟须创新。深入分析后,找出这些问题的具体成因,并以《研修计划》为抓手,引导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强化考核评价力度,增强教学实施的效果;采取传统师徒式、顶岗式、参与式、专家引领式等,在实操中掌握丰富的显性内容与隐性内容,以坚实的业务培训、有力的专业支撑、区域性协调协作等科学化举措,引领教师生涯的专业化发展。

    创新中职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初中数学教师发展的自设驱动与他设遵从

    孙成俊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的发展是一个自设驱动与他设遵从的过程。自设驱动就是以优秀教师的标准为自身、成长和发展的目标,以此来驱动自己不断从各方面锻造自我,通过内部因素的变化主导自己走向成熟。他设遵从就是适应国家、社会、学校要求和学生家庭期望和学生的发展,遵从课程标准、先进理念和教育教学规律、方法,与时俱进,加强学习,科学施教,让自己行进在职业发展的快车道上。二者彼此交融又泾渭分明,通过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的共同作用达到成长、发展的目的。本文从两个方面具体阐明了初中数学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内外部因素的创造或内外部力量的驱动。从自设驱动而言,一是竖立"灯塔",激发激情;二是学习理念,磨砺"剑锋";三是勇担重责,挑战自我;四是驾驭课堂,心身合一。从外设驱动而言,一是借力先进设备开辟革新天地;二是借力公开课堂激发教学灵思;三是借力科研活动掘进业务深度;四是借力评优晋职提升发展高度。

    初中数学教师发展自设驱动他设遵从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分层指导实践——以部编版六年级教材为例

    程周书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整本书阅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打造以书为伴的学习生态系统。教师需要认识到整本书阅读教学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激发思维,引领学生探索文学的深层次含义。在小学语文六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应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发现其内在联系,以此为桥梁,连接学生的现实生活与文学世界。本文以部编版六年级教材为例,从化被动为主动、化一维为多维、化阅读为悦读三个方面论述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分组教学。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分层指导

    童心课堂:根植于儿童生命的英语课堂

    嵇红梅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童心课堂"是快乐的课堂,是活力的课堂,也是对儿童的英语学习富有挑战性的课堂。置身于英语"童心课堂"上,教师要链接儿童的童性经验,引领儿童的童性实践,催生儿童的童性表达。"童心课堂"是对学生人生的关注,对学生生命的关注。构建"童心课堂"是当下英语教学的本真呼唤。

    小学英语童心课堂生命成长

    打造基于家国情怀培养的初中历史课堂——以"盛唐气象"一课为例

    齐建秀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初中历史的教学需要以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作为核心素养。在这一阶段,学生需要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形成理想和担当。青年兴则国家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过程中,我国的发展需要青年精英担当,青年群体需要形成爱国情怀,养成积极进取的品格,并通过奋斗的姿态昂扬青春,才可以不负时代韶华,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如何在初中历史实践教学过程中,将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家国情怀,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落实到学生的心中、脑中,成为初中历史教师的重点研究课题。基于此,文章以《盛唐气象》为例,从合理利用情境教学法、开发课程资源、研读历史地图三个维度着手,提出了基于家国情怀培养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以供参考。

    初中历史历史教学家国情怀盛唐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