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书育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

徐晓风

月刊

1008-2549

jiaoshi@jiaoshuyuren.com

0451-88060276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50号

教书育人/Journ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教育家精神的中小学教师跨学科主题学习指导能力提升

    陈华王国庆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家精神为新时代教师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强调高尚品格、专业素养、奉献与热爱。跨学科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需要教师具备多学科整合能力,设计综合任务,引导实践活动。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提升跨学科指导能力,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探索、团队协作与关注学生发展,助力学生核心素养提高。

    教育家精神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师指导能力教师发展

    大数据时代的高中智能化管理

    张聘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化管理是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应用于高中教育管理中的一种现代管理模式。当前,高中教育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在教育管理数据反馈不及时、数据隐私与安全性问题突出、数据应用深度不足等方面,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教育管理的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为应对这些问题,高中教育管理者应通过建立智能预警机制及时干预学生学业和行为问题,实施数据权限动态管理有效保护数据隐私,并应用精准决策系统提升数据的使用深度,推动管理决策的精确化和高效化,旨在推动高中教育管理的智能化发展。

    大数据高中教育管理智慧管理理念

    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优化:基于大数据的分析

    侯艳娜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优化应借助大数据分析。当前,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不足,导致干预效率较低。通过建立多元化数据收集系统,提高数据质量,依托大数据分析,精准识别学生心理需求,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实现教育干预的精准化和高效化。同时,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提升教师数据分析能力,使教师掌握基础的数据处理技能和分析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在实际项目中提升其数据分析能力。通过这些措施,农村中学能够更好地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打造一个科学、系统、可持续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大数据干预策略

    精细化视角下幼儿园管理水平提升的困境与破解之道

    许虹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幼儿园应采取精细化管理模式,逐步推进安全与保育、环境创设、教师队伍、教育过程等多个领域的精细化管理,提升幼儿园管理能力。分析研究幼儿园保育管理不规范影响幼儿健康成长,教研活动浅层化制约教育教学效果,管理模式陈旧化掣肘集体效能发挥等问题的深层原因。幼儿园保育员队伍应以规范化保育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教师以精细化教研管理提升教育能力,幼儿园领导层应更新管理模式,以提升学校管理效能,赋能幼儿园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幼儿园精细化管理保育教研

    让学生成为主角:江苏省南通市实验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实践

    周希曦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教师的教育信仰。应让学生应从自我欣赏、自我肯定开始,让他们在自我建设中成长,努力做最美的主角。

    班级文化班课程立德树人最美主角

    扎实推进"五项管理"高效赋能"课后服务"——重庆市开州区汉丰第一小学校本探索与实践侧记

    魏大学伍贤华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扎实推进"五项管理",高效赋能"课后服务",是"双减"背景下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旨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升教育质量,为中国式现代化培育栋梁。学校理应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双减",家校社携手实现"五育"并举,通过"课后服务"与"五项管理"落实立德树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双减""五项管理"课后服务

    生活教育视域下非遗文化与校本课程的融合——"启东版画刻万千"校本课程实践研究

    张岩松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生活、社会、教育间的有机联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是立足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确定研究主题和调查方向、开展实践活动、从而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学校和家乡的非遗文化能够引起他们强烈的探究欲望。利用这样一个机会,师生共同开发了"启东版画刻万千"这一地域性校本长线课程。本文将从课程目标、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校本旅程非遗文化生活教育综合实践

    信息技术助力高中"多彩德育"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陈健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是学生品德素养提升、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高中教师应发挥信息技术的显著优势,吸引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强化正确的品德意识和行为。当前,高中教师开发和实施"多彩德育"活动课程面临下列问题:学校的德育体系不够完善,制约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强,导致德育课程内容单一,学生存在错误的品德意识行为,妨碍学生品德水平的持续发展。应深入分析导致这些问题的具体因素,从学校、班级与教师、学生三个层面提出开发设计"多彩德育"活动课程的策略:学校以完善的"多彩德育"体系支撑与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教师以更强的信息技术意识和能力拓展德育课程的内容;以正确的德育行为意识为抓手引导学生德育的渐进性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信息化高中"多彩德育"活动课程

    初中学生管理中的个性化关怀与集体意识培养

    李建英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中阶段学生个性发展与集体意识的培养常常存在冲突,班主任需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兼顾二者。在德育活动设计、团队任务分配及班级制度建设中,通过个性化关怀促进学生的个体成长,同时通过集体荣誉感的激发与制度的约束增强集体意识。此外,家校共育中的共情教育在平衡个性发展与集体责任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班主任与家长的密切合作,促进个体发展与集体意识的共同提升。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有利于实现初中学校学生管理中个性化关怀与集体意识培养的平衡。

    学校学生个性化关怀集体意识平衡策略

    走向共生:让班级管理为学生的生命成长赋能

    郭金德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班级管理应当是一种共生管理。在班级共生管理中,要对班主任和学生进行角色赋能,对学生的班级自主管理进行方式赋能,对班级组织制度以及规章制度进行机制赋能。通过多元赋能,让班级管理为学生的精神成长、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助力。通过赋能,让班主任和学生共情、让学生与班主任共治、让班级管理走向共生。

    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共生教育生命成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