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书育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

徐晓风

月刊

1008-2549

jiaoshi@jiaoshuyuren.com

0451-88060276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50号

教书育人/Journ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朱兰三部曲"的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管理

    雷成耀吕文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位论文质量是衡量专业硕士培养质量的一个关键指标,质量管理涵盖了学位论文质量目标实现的整个过程。基于"朱兰三部曲"的理念和方法,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管理分为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三个步骤。在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写作前启动管理程序,构建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在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通过明确质量控制组织分工、把握质量、控制关键环节、强化质量控制相关制度的执行力度,确保论文质量免于不良。在学位论文完成后,通过问题诊断进行质量补救和质量问责,不断加强质量改进;通过质量奖励树立质量标杆,持续推动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提升。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朱兰三部曲"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的实践反思与优化路径

    吴东东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高校教学管理面临着变革挑战,传统的教学管理工作体系和工作模式已无法满足现阶段的发展需求,对其进行实践反思和路径优化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人才产出的必然要求。高校应结合高质量发展背景,遵循教学管理工作内在逻辑,理清变革思路,从确立管理目标体系、丰富管理参与主体、构建协同管理机制、更新管理工具、加强管理创新等方面入手,推动形成科学、有序、高效的教学管理新样态。

    高质量发展高校教学管理人才培养

    创新发展理念下高校科研管理创新路径探析

    魏焕勇刘祖艳潘拓野刘劲风...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创新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的实施,高校在科技创新领域主力军的作用愈发凸显,随之而来的,是对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要求也逐步提高。针对创新发展理念下高校科研管理创新路径如何选择这一问题,聚焦科研管理理念、科研管理制度体系、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科研业绩评价与绩效激励等关键环节存在的问题,运用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结合当前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所处的外部环境、客观现实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提出树立创新发展的科研管理理念、构建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科研管理智慧服务平台、构建科学评价体系与合理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构建适应新时代科技创新需求的高校科研管理新模式提供有益参考。

    创新发展理念高校科研管理创新路径

    追求卓越:学前教育教学名师专业素养成长路径的叙事研究

    朱婧绮莫源秋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叙事研究法,记录和分析一位省级教学名师的专业素养成长历程。研究发现,该教学名师具有较强的内驱力,具有"4个"前沿的能力,具有对专业的敏感性,具有务实的批判和质疑精神,具有持久的专注力,具备收集整理资料的意识和能力。研究得出两个方面的启示:一是在学术成长上:明确研究方向,选择适宜的切入点并持之以恒地努力,向有结果的同行学习;二是在专业成长上:紧跟前沿和国家政策文件,以"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课程为基础,建立专业知识体系,跳出学前教育看学前教育,集中时间备课。

    专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专业成长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视角下教师身份的重构

    朱洪吴义昌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教师身份的研究历来已久,在我国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教师身份呈现不同的特点与内容,一直处于变化当中。教师身份嬗变的原因大致可以归为三类:现实原因、理论原因和观念原因。在新时代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视角下,教师身份大致呈现三个维度,一是教育身份,教师需要打破原先的桎梏,作为研究者从事教育活动;二是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处理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问题;三是作为生态人的身份,为祖国培养下一代生态人。

    教师身份研究者文化传承者生态人

    回顾与展望:高校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研究

    陈永红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接受国内访问学者始于 80 年代中期,为一般高等院校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是发挥重点高校的教学科研优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形式。通过对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四十年来发展历程的梳理总结及对项目特点的分析研究,针对目前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在制度建设、组织管理、经费投入、培养规模、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强化制度建设,规范访学工作运行;优化组织管理,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增加经费投入,扩大访学受益群体;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等发展建议。

    高校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学术带头人教师专业化发展

    "双驱协同"的石油石化类学科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提升实践路径研究

    于长青张璐莹赵立新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站在研究生教育培养新起点和国家能源转型新时代的历史交汇点,石油石化类学科担负着培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后备军的重要使命。文章基于国家形势和战略急需,从能源转型下的石油石化类学科和教育新时代的研究生人才培养两方面剖析其内涵及特征,厘清两者之间交融互促的逻辑关系,提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本文结合相关院校典型做法,从导学思政和课程思政、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分类培养、学业导师与实践导师指导、课程与教材建设、校内创新平台和校外实践平台利用、国内交流与国际合作、教学督导与学生评价七个维度提出"双驱协同"实践路径,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过程质量。

    研究生教育石油石化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习近平青年观视域下高校共青团组织实践育人路径探析

    张瑾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化高校共青团组织实践育人是聚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青年,对青年成长和青年工作提出了殷切期望和明确要求。根据新时代面临的新形势和学生成长的新特点,高校共青团组织应以习近平青年观为理论指导和方法遵循,以"三全育人""第二课堂成绩单"为制度保障,积极构建教育型、文化型、社会型、科研型、志愿型协同连贯的实践育人体系,旨在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习近平青年观实践育人青年工作

    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路径探索——基于某工科大学实施现状的分析

    张雪蓉陈言杭仲黄锈莉...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融入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通过考察某工科大学的实施现状发现,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开拓了较为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在提升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认同上作用明显,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形式化,评价方式忽视对学生个性化的考虑,以及专业资源的分布、利用和实际效用差距明显等问题。为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工科人才培养中的优势,高校应在融合专业课程、内容形式评价创新,以及在校内外劳动教育项目平台搭建,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完善劳动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机制。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人才培养

    "两弹一星"精神涵育新时代青年的三重维度

    曹宗晶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两弹一星"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独有的红色文化资源,潜移默化地涵育着新时代青年。从本体论维度,深刻把握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的科学内涵,使其在新时代青年中焕发生机;从价值论维度,"两弹一星"精神有助于新时代青年厚植爱国主义情感、形成科学创新精神、树立正确价值观念以及勇担民族复兴使命;从方法论维度,要抓牢高校"两弹一星"精神涵育的理论课堂,健全"两弹一星"精神涵育的社会实践平台,完善"两弹一星"精神涵育的校园文化建设并抢占"两弹一星"精神涵育的网络新阵地,让其在新时代青年中"活"起来。

    "两弹一星"精神新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