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书育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

徐晓风

月刊

1008-2549

jiaoshi@jiaoshuyuren.com

0451-88060276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50号

教书育人/Journ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提升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价值意蕴、现存问题及对策

    陈宪良孙炜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加强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提升的研究对于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发挥思政课教师的核心作用、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在教学内容、资源整合、评价体系、学生态度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其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必须从思想认识、教育教学、师资力量、教学管理四个维度入手,提升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效果,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的育人实效.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价值意蕴对策

    民办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与路径——基于广东省5所民办高校教师调查视角

    罗荣富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着眼培育时代新人、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和空间,打破过去仅仅通过思政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依赖,是破解高校教师在现实教学中教书与育人相脱节现象,形成合力育人的有效手段,如何运用好这一破解方法,发挥高校教师在课程思政育人中的主力军作用,还需要从教师育人观念、素质、机制等方面做出努力.

    民办教师课程思政、实效性路径

    中华传统美德三个精髓点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刘占军
    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传统美德是博大精深的体系,内容丰富,理论深邃,其中有"爱国主义""自强不息""知行合一"三个着力点.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对高校立德树人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两者的融合并非相互诠释,而是基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回应时代之问的创新性发展.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呈现新的特点,在内涵上需要丰富和发展,中华传统美德自身也需要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高校立德树人也需要中华传统美德的滋养."爱国主义"融入高校思政课,能强化大学生兴国强国之魂、升华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大学生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自强不息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能培养大学生自信自立品格、伟大奋斗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知行合一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能培养大学生求真务实精神、实事求是精神、改革创新精神.

    中华传统美德思政课爱国主义自强不息知行合一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城轨交通车辆工程教学改革研究

    李志星王衍学冯建波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城轨交通车辆工程专业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学科能力、综合素养提出了全新要求,如何通过教学改革与策略研究强化教学活动、推动人才培养,就成了高校教师关注的课题.本文从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城轨交通车辆工程教学改革出发,综合教学原则设计、考评体系设计、教学目标设计与教学策略设计四个维度,深入探讨教学改革的整体形式,并以上述内容为基础结合教学实例阐明知识梯度设计、课堂内部循环、实践能力优化等教学改革的具体手段,以期为教育工作者相关教学研究的实际开展提供信息参考.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城轨交通车辆工程教学

    以问题导向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

    周敏星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何提升教学实效成为当前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一门关乎学生思想教育和政治素养培养的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但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和参与度普遍偏低,为此,探索一条有效路径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显得尤为重要.其中,以问题为核心的"问题导向"式教学成为众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其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综合能力培养,与现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相符合.以问题导向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的路径:一是以问题为导向合理设计教学专题,二是创建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课堂,三是新媒体技术赋能教学全过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导向实践路径政治素养

    思政课教学中新媒体渠道与课堂阵地的协同

    何耀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了影响学生思想意识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思政教育中应当积极运用新媒体,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应该重视新媒体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思政育人中的优势,切实提升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思政教育的内容.要发挥协同作用,重塑思政教育的交互模式;要转变传统思路,重塑新媒体思维;要打造精神高地,实现长效价值引领;要完善思政教育机制,体现思政教育价值.

    思政课新媒体课堂阵地

    新媒体与高校历史学课堂互动新探

    李志坚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媒体应用日益广泛的条件下,高校历史学专业课堂互动不能忽视新媒体的作用.应在遵循教学目标主导性、师生主体性、课堂发展性以及激励性等原则下,通过建设课程资源库、讨论互动、提问互动、营造情境、角色互动、互动评析等途径,发挥新媒体对高校历史学专业课堂互动的积极作用.

    新媒体历史学专业课堂互动模式

    元宇宙技术在国际中文教育中应用初探

    牟鸿月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研究领域对元宇宙的认识与探讨,正从想象走向现实、从模糊走向具体.元宇宙为未来的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方向,为构建虚实融生的未来教育形态提供了新的可能,在教育中有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国际中文教育作为教育领域具有鲜明跨时空特色的细分领域,不仅要求学习者掌握扎实的语言技能,也要求学习者能够打破时空界限了解中华文化,而元宇宙技术则有望在国际中文教育的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方面均发挥出其独特的价值.

    元宇宙教育技术国际中文教育中华文化教学

    《教书育人》(下旬刊)投稿须知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