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医药
江苏医药

黄峻

半月刊

0253-3685

yiya@chinajournal.net.cn

025-57711507,83216587

210029

南京市广州路300号

江苏医药/Journal Jiangsu Medical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75年,由江苏省卫生厅主管,江苏省人民医院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以广大医药卫生技术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办刊宗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实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立足江苏,面向全国,报道以临床为主的医药卫生学术成果,为专业人员提供学术信息,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起江苏省文献库的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剪切波弹性成像在检测克罗恩病患者病变肠壁中的应用

    顾懿娴袁志宏庞智张丽平...
    1239-1241,1245,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在检测克罗恩病患者病变肠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超声指标与简化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评分、病程、粪钙卫蛋白、CRP、ESR和WBC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病变肠壁Limberg血流分级与病程呈负相关(rs=-0.428,P<0.05);病变肠壁弹性评分与病程和粪钙卫蛋白呈正相关(rs=0.402和0.529,P<0.05),而与WBC呈负相关(rs=-0.494,P<0.01);病变肠壁剪切波速度与简化CDAI评分、病程和粪钙卫蛋白呈正相关(rs=0.429、0.420和0.550,P<0.05).结论 剪切波弹性成像可以客观反映克罗恩病患者病变肠壁的纤维化程度,是辅助诊断克罗恩病的一种安全、可重复的方法.

    克罗恩病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

    良、恶性肺结节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洁李杰刘澄英
    1242-1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良、恶性肺结节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97例肺结节患者根据手术病理分为恶性结节组(54例)和良性结节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CT影像学征象,分析恶性肺结节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恶性结节组患者年龄大于良性结节组,吸烟史、结节直径>10 mm、结节位于上叶、亚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纯磨玻璃结节、分叶征、毛刺征、肿瘤血管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患者比例高于良性结节组,周围卫星灶患者比例低于良性结节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大、亚实性结节、结节直径>10 mm、分叶征、毛刺征、肿瘤血管征是恶性肺结节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周围卫星灶是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 良、恶性肺结节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影像学特征密切相关.年龄较大、亚实性结节、结节直径>10 mm、分叶征、毛刺征、肿瘤血管征是恶性肺结节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周围卫星灶是独立保护因素.

    肺结节恶性计算机断层成像

    SWE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在产后女性盆底肌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谷美玉蒋丽元陆超孙莉...
    1246-1248,1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在产后女性盆底肌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77例产后女性分为盆底功能障碍(PFD)组(34例)和无PFD组(43例).采用SWE测量静息状态和收缩状态下耻骨直肠肌的杨氏模量,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测量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末流速(EDV)和阻力指数(RI).结果 两组收缩状态耻骨直肠肌左、右支杨氏模量均较静息状态升高(P<0.05),PFD组静息状态和收缩状态耻骨直肠肌左、右支杨氏模量均低于无PFD组(P<0.05).PFD组VI、FI、VFI和EDV低于无PFD组,RI高于无PFD组(P<0.05).结论 SWE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可用于评估产后女性的盆底肌功能.

    剪切波弹性成像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盆底肌

    地诺孕素联合亮丙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疗效

    薛梦琪曹蕾蕾王治洁
    1249-1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地诺孕素联合亮丙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对照组采用地诺孕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地诺孕素联合亮丙瑞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临床疗效、卵巢储备功能、月经量、不良反应、包块体积和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结果 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非经期下腹痛评分、痛经评分及雌二醇、卵泡刺激素、CA125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抗米勒管激素水平、窦卵泡计数和月经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包块体积小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0%vs.77.5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0%vs.30.00%)(P<0.05).结论 地诺孕素联合亮丙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疗效较好,可以缓解疼痛,恢复卵巢储备功能,改善月经紊乱,且不良反应少.

    子宫内膜异位症地诺孕素亮丙瑞林卵巢储备功能

    不同剂量丙泊酚麻醉诱导用于老年抑郁症患者改良电休克治疗的效果

    吴廷丽陆军阮义峰王沛弟...
    1254-1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丙泊酚麻醉诱导用于老年抑郁症患者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的效果.方法 行MECT的老年抑郁症患者93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1例.麻醉诱导:A组静脉推注丙泊酚1.0 mg/kg,B组静脉推注丙泊酚1.2 mg/kg,C组静脉推注丙泊酚1.5 mg/kg,给药时间均不少于30 s.待Narcotrend(NT)指数<60后静脉注射琥珀胆碱1.0 mg/kg,待肌肉松弛完全后行MECT.记录麻醉前(T0)、MECT 前即刻(T1)、MECT 后 1 min(T2)和 10 min(T3)时的MAP 和HR.记录T1时患者NT指数、抽搐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和苏醒时间.MECT前30 min和MECT后24 h检测心肌酶谱.记录患者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时比较,三组MAP在T1时降低(P<0.05),在T2时升高(P<0.05),三组HR在T1和T2时升高(P<0.05).T1时C组MAP低于A组和B组(P<0.05),T2时B组和C组MAP低于A组(P<0.05).T1和T2时,B组和C组HR低于A组(P<0.05).与A组比较,B组和C组NT指数降低,抽搐时间缩短(P<0.05);与C组比较,A组和B组苏醒时间更短(P<0.05).与A组比较,B组和C组患者麻醉恢复期呛咳以及躁动谵妄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与丙泊酚1.0或1.5mg/kg麻醉诱导相比,丙泊酚1.2 mg/kg麻醉诱导用于老年抑郁症患者MECT具有循环更稳定、恢复更快、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的优点.

    丙泊酚电休克治疗抑郁症老年

    放射治疗缓解骨转移患者癌痛的影响因素分析

    孙晨楠周思妤唐罗勇
    1258-1260,1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放射治疗(放疗)缓解骨转移患者癌痛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接受放疗患者的相关资料.其中,34例癌痛缓解(缓解组),17例癌痛未缓解(未缓解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放疗缓解骨转移患者癌痛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未缓解组比较,缓解组血清白蛋白水平较高,碱性磷酸酶水平较低,使用双膦酸盐药物患者比例较多(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使用双膦酸盐药物、血清白蛋白和碱性磷酸酶水平均与放疗后癌痛缓解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双膦酸盐药物是影响放疗缓解癌痛疗效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 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经放疗后疼痛能否得到缓解与多方面的因素相关;其中,放疗期间使用双膦酸盐药物是癌痛缓解的独立保护因素.

    骨转移癌痛放射治疗

    超声引导下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联合冲击波治疗腰痛的效果

    周桂云杨小林任映梅章婷婷...
    1261-1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联合冲击波治疗腰痛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腰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采用超声引导下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联合冲击波治疗(BS组),40例单用冲击波治疗(S组).采用数字评定量表(NRS)疼痛评分评估两组腰痛严重程度,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两组腰痛障碍程度.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NRS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BS组低于S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BS组高于S组(P<0.05).BS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S组(5.0%vs.22.5%)(P<0.05).结论 与单用冲击波治疗比较,加用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治疗腰痛效果更好,可延长镇痛功效,减轻腰痛障碍,减少不良反应.

    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冲击波治疗腰痛

    细胞程序性死亡在多种皮肤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王心甜罗玲李检阅陈彦...
    1265-1269,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细胞程序性死亡(PCD)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异常调控可能会导致皮肤疾病的发生.PCD与皮肤疾病的关系密切,但机制尚不明确.本文综述近年PCD在多种皮肤疾病中的研究,涵盖了凋亡、自噬、铁死亡、焦亡、坏死性凋亡及泛凋亡等多种PCD形式在炎症性皮肤疾病、自身免疫性皮肤疾病和黑色素瘤等方面的作用,并深入探讨PCD的相关分子机制,为将PCD作为治疗皮肤疾病的潜在靶点提供见解,旨在推动PCD研究在皮肤疾病治疗领域的应用与进展.

    细胞程序性死亡皮肤疾病

    宫颈粘连的诊治进展

    李楚谢继平杨云萍陈英...
    1270-1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宫颈粘连(CS)是描述从主观印象的狭窄到宫颈口完全闭锁的宫颈疾病,多由先天、手术、绝经、放射治疗等所致.临床发现CS可导致周期性下腹痛、月经改变及不孕,严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和日常生活.目前已有大量临床研究为CS的诊疗提供了参考依据,但在诊断标准、规范治疗等方面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就CS的病因、诊断、治疗及疗效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CS的规范化临床诊治提供思路.

    宫颈粘连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帕金森病的影响

    邓力孙泾汇唐莉莉赵杨...
    1275-1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近年来PD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已成为世界性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包括PD在内的长期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是COVID-19的高危易感人群,可能引起重症,甚至死亡.本文重点介绍COVID-19对PD患者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以期帮助临床医生制定有针对性的诊疗策略,改善PD患者的整体预后状况.

    帕金森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