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医药
江苏医药

黄峻

半月刊

0253-3685

yiya@chinajournal.net.cn

025-57711507,83216587

210029

南京市广州路300号

江苏医药/Journal Jiangsu Medical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75年,由江苏省卫生厅主管,江苏省人民医院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以广大医药卫生技术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办刊宗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实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立足江苏,面向全国,报道以临床为主的医药卫生学术成果,为专业人员提供学术信息,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起江苏省文献库的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老年眩晕患者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杨水琴张明颖刘红军
    587-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眩晕患者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依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将155例老年眩晕患者分为睡眠良好组(总分≤7分,49例)和睡眠不良组(总分>7分,10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眩晕严重程度、营养状况、生活自理能力以及衰弱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眩晕患者睡眠不良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155例老年眩晕患者PSQI评分为(11.09±2.67)分.其中,106例患者有睡眠不良,发生率为68.39%.与睡眠良好组相比,睡眠不良组患者年龄更大,女性较多,运动频次较少,婚姻异常(未婚/离异/丧偶)和合并症≥3种的比例较高,因眩晕再次入院比例较高,白蛋白≥35 g/L比例较低,眩晕更严重,有营养不良风险且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有衰弱比例较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女性、婚姻异常、合并症≥3种、重度眩晕、有营养不良风险是老年眩晕患者睡眠不良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运动频次≥3次/周、未因眩晕再次入院、无衰弱是其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老年眩晕患者睡眠不良发生率高,应加强该人群的睡眠质量评估,并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预防和改善睡眠质量.

    眩晕睡眠老年

    艾司氯胺酮复合罗哌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

    张凯罗兴均王甲高郑敏...
    592-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复合罗哌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59例行上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3例.H组采用0.4%罗哌卡因+艾司氯胺酮0.5 mg/kg共40 mL,L组采用0.4%罗哌卡因+艾司氯胺酮0.1 mg/kg共40 mL,C组仅采用0.4%罗哌卡因40 mL.比较三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记录患者进入手术室(T0)、神经阻滞后15 min(T1)和神经阻滞后30 min(T2)时的MAP和HR.比较三组术后24 h运动数字分级评分法(NR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术后24 h内曲马多补救镇痛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H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L、C组(P<0.05).H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长于L、C组(P<0.05),且L组亦长于C组(P<0.05).H、L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长于C组(P<0.05).H、L组术后24 h SDS评分和NRS评分均低于C组(P<0.05).三组患者T0~T2时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内,H、L组曲马多补救镇痛使用比例少于C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氯胺酮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可延长镇痛持续的时间,提高镇痛效果,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不增加不良反应,并降低患者术后抑郁的发生率.

    臂丛神经阻滞艾司氯胺酮罗哌卡因术后镇痛

    环乳晕切口手术对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并发症和乳房美观度的影响

    江元沈辉辉陆可董其峰...
    597-6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环乳晕切口手术对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并发症和乳房美观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10例行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切口方式的不同分为环乳晕切口手术组(环乳晕组)和放射状切口手术组(传统组),每组105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资料,包括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乳房美观度.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切口长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环乳晕组切口一期愈合率高于传统组(96.19%vs.81.90%)(P<0.05),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组[(6.84±1.56)d vs.(8.59±2.31)d和(5.31±1.35)d vs.(8.04±2.18)d](P<0.05).环乳晕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5.71%vs.17.14%)(P<0.05).环乳晕组术后6个月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低于传统组[(5.48±1.52)分vs.(7.34±2.16)分](P<0.05),乳房美观度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 对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患者采用环乳晕切口手术能缩短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乳房美观度.

    环乳晕切口手术乳腺良性肿瘤术后并发症

    亚麻醉剂量S-氯胺酮预处理对腹腔镜胃肠肿瘤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吴小胜路建周红梅
    601-6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亚麻醉剂量S-氯胺酮预处理对腹腔镜胃肠肿瘤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胃肠肿瘤根治术的老年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S-氯胺酮组(S组)和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前10 min,S组静脉注射S-氯胺酮0.2 mg/kg,C组则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前(T0)、切皮后1 h(T1)、术后3 h(T2)和术后24 h(T3)检测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水平.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术后7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结果 T1~T3时两组血清NSE、S-100β水平较T0时升高(P<0.05).与C组比较,T1~T3时S组血清NSE、S-100β水平降低(P<0.05).术后1、3、7d,两组患者MoCA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而S组MoCA评分高于C组(P<0.05).术后7d,S组POCD发生率低于C组(4%vs.16%)(P<0.05).结论 亚麻醉剂量S-氯胺酮预处理用于腹腔镜胃肠肿瘤根治术老年患者能减少POCD的发生.

    S-氯胺酮胃肠肿瘤根治术认知功能老年

    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镇痛的效果

    李昆鹏过雪艳纪木火王标...
    605-6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围神经(PENG)阻滞联合股外侧皮神经(LFCN)阻滞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镇痛的效果.方法 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行髋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PL组采用超声引导下PENG阻滞联合LFCN阻滞,P组患者单用超声引导下PENG阻滞.记录两组神经阻滞前(T0)、阻滞后5min(T1)、10min(T2)和20 min(T3)时的静息与活动状态下VAS疼痛评分及摆放蛛网膜下腔阻滞体位(T4)时的活动状态下VAS疼痛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6、12、24、48h静息与活动状态下VAS疼痛评分以及术后48 h内患者自控镇痛(PCA)泵有效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和羟考酮用量.结果 两组T1~T3时静息VAS疼痛评分均低于T0时(P<0.05),T1~T4时活动VAS疼痛评分均低于T0时(P<0.05).PL组术后6、12、24、48h静息和活动VAS疼痛评分均低于P组(P<0.05).PL组术后48 h内PCA泵有效按压次数、PCA泵总按压次数及羟考酮用量均少于P组(P<0.05).结论 与单用PENG阻滞比较,加用LFCN阻滞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镇痛效果更好.

    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股外侧皮神经阻滞髋部骨折镇痛老年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发生分化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及转归

    章建国秦慧
    609-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发生分化综合征(DS)的影响因素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首次确诊AP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DS分为DS阳性组(40例)和DS阴性组(42例).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分析DS发生的影响因素及转归.结果 DS阳性组诱导治疗中白细胞计数峰值、预后分层高危患者和诱导治疗前出血患者比例均高于DS阴性组(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诱导治疗前出血、预后分层高危和诱导治疗中白细胞计数峰值高是APL患者发生DS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诱导治疗中白细胞计数峰值高是APL患者发生D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DS阳性组中,1例死亡,其余39例通过使用激素或减停亚砷酸和/或全反式维A酸治愈DS,DS治愈时间为8(5,12)d.结论 诱导治疗中白细胞计数峰值高是首次确诊APL患者发生DS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措施可有效治疗DS.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分化综合征

    高压氧治疗联合八段锦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

    沈海丽孟兆祥侯云王紫璇...
    614-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HBOT)联合八段锦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的疗效.方法 60例老年T2DM合并M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控制血糖、健康教育和八段锦运动,八段锦每天1次,每周5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HBOT,HBOT每周3次,隔天1次;所有治疗连续4周.治疗4周后采用华山版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VLT-H)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价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L-1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胰高糖素样肽1(GLP-1)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AVLT-H短延迟记忆和长延迟记忆评分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MoCA量表中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延迟记忆、注意力评分和总分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GLP-1水平高于治疗前,IL-10和hsCRP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GLP-1水平高于对照组,IL-10和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HBOT联合八段锦可以有效改善老年T2DM合并MCI患者的认知功能,降低进展为老年痴呆的风险.

    高压氧八段锦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老年

    阿帕他胺联合ADT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疗效

    李想许怡人杨诗瑶陈卫国...
    618-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阿帕他胺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ADT)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阿帕他胺联合ADT治疗的53例mHSP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评估患者治疗后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缓解率、肿瘤最大横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所有患者血清PSA水平较治疗前下降超过50%,51例(96.23%)患者血清PSA水平较治疗前下降超过90%.14例行盆腔前列腺增强MRI随访的患者治疗6个月后肿瘤最大横径较治疗前减小[(23.87±10.58)mm vs.(47.00±21.93)mm](P<0.05).53例患者中,8例(15.09%)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皮疹,11例(20.75%)患者出现乏力、食欲下降.结论 阿帕他胺联合ADT治疗mHSPC患者具有良好的PSA应答率和安全性,能有效缩小肿瘤横径.

    阿帕他胺雄激素剥夺疗法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抗原

    eFAST在多发性创伤患者胸腹部损伤筛查中的应用

    蒋骑潘亚强庄鑫
    622-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扩展的超声创伤重点评估技术(eFAST)在多发性创伤患者胸腹部损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8例多发性创伤胸腹部损伤患者均行CT和eFAST检查,并经过手术确诊.比较CT和eFAST检查对胸腹部损伤的检出率,分析eFAST在多发性创伤患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58例中共检出脾挫伤19例,肝挫伤14例,下腔静脉破裂10例,肠系膜上动脉破裂9例,小肠断裂6例.CT联合eFAST检查和eFAST单独检查的胸腹部损伤检出率高于CT单独检查(96.55%和94.83%vs.86.21%)(P<0.05),而eFAST单独检查与CT联合eFAST检查的胸腹部损伤检出率相仿(P>0.05).CT检查时间长于eFAST检查[(10.87±3.41)min vs.(3.63±1.27)min](P<0.05).结论 在多发性创伤患者胸腹部损伤筛查中,采用eFAST能快速准确地评估患者病情,确定有效的救治措施,减少误诊、漏诊等情况.

    扩展的超声创伤重点评估技术多发性创伤胸腹部损伤

    蛋白质组学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研究进展

    周慧潘冬刚孙慧张艳...
    625-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蛋白质组学可以用于分析病变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蛋白,从而更加清楚地展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甲状腺乳头状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上升,为了减少漏诊和避免过度诊断,亟需寻求新的分子标志物来提高诊断的准确度和灵敏度.本文主要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蛋白质组学的相关研究加以综述.

    甲状腺乳头状癌蛋白质组学差异表达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