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徐晓泉

双月刊

1005-3638

xuebao12345@vip.sina.com

0791-83812093

330032

江西省南昌市瑞香路889号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Jiangxi Institute of Educa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学术,与时俱进,主要刊登与成人高等师范教育所设各学科相关的学术性论文,以及中学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注重创新,以学术性、师范性、综合性为主要的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赣人著述提要辨正

    罗春兰孔庆惠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是一部全面继承《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传统的解题目录,共收入古籍34000 余种,为迄今收书最多的提要目录,为我们全面了解、整理传统文化,进行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重要的工具。该书撰者虽为一时之选,然终因其成于众手,又受当时内外部环境的影响,未及统稿,纰谬歧出在所难免。今以天津古籍出版社罗琳整理本所见有关赣籍先贤著述提要,比勘史料、参稽原本,一一辨正,冀能纠偏补漏,以供学界参考,也可觇江西学人著述之一斑。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辨正江西

    近代日本文人的庐山景观书写——以谷崎润一郎和芥川龙之介为例

    高子瑜周雅颖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庐山景观自古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片,历来令日本文人憧憬神往。近代以降,中日人文交流愈加密切,众多日本文人曾到访九江,将自己眼中的庐山景观诉诸笔端。细读谷崎润一郎和芥川龙之介的庐山景观书写可见:谷崎沉浸在"中国趣味"之中,运用电影技巧和多种文学修辞刻画出了一幅精美绝伦的庐山风光图;而芥川却对彼时庐山的落后面貌多有观察和描写,流露出了庐山想象与现实之间相距较大的失落和幻灭之情。两者的庐山景观书写虽然在表达内容上有所差异,但用东方主义的理论视角来观照,某些地方均带有来自域外"他者"的"凝视"。通过剖析谷崎和芥川文本中的庐山印象,有助于丰富和拓展世界庐山景观书写研究。

    庐山景观中国游记九江书写日本作家

    中国古典诗味理论蕴含的生态智慧

    杨景春
    14-2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典诗味理论在阐释诗学道理时,侧重于直观感悟而非论辩逻辑,通过天地之象来隐喻人文之理,展现了素朴而丰富的生态智慧。该理论认为创作理论是个体生命哲学的诗化表达,古诗论者在描绘山水时寄寓了洒脱、沉稳、淡然的人生姿态,洋溢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同时,古典诗味理论充满了和谐的自然伦理,尤其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此外,它还蕴藏着浩瀚的宇宙情怀,无论是描写植物、动物,还是一虫一鱼、一山一水,都能激发作者的灵感,体现了强烈的生态美学思想。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中国古典诗味理论的独特魅力。

    中国古典诗味论生态智慧生命意识自然伦理宇宙情怀

    从符号学视野看电影《情定三清山》

    陈丽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符号学视野来看,电影《情定三清山》通过三清山中的人和事赋予了三清山多重意义,成功建构了三清山文化符号。具体来说,该片以蒙太奇镜头组合使三清山具有了生命意义,在重复叙事中强化了三清山的情感意义,又以人物的自我超越映照出了三清山的人格意义。通过三重意义的携带,作为自然存在的三清山演变成了特定的生命、情感和人格符号。由此,该片对三清山文化符号和江西文化符号的发展与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符号学电影《情定三清山》三清山

    审美·教育·社会:《我要当老师》三重效应解读

    张雄艳
    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要当老师》结合教育景观,由内而外展现出审美效应、教育效应、社会效应。在审美效应上,影片聚焦时代大逻辑中的思政教育微切口,借助冲突抉择营造人物成长张力,以光影交错、时空流转的画面展开真实写意,融合主旋律内容与文化工业的特色,给观众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在教育效应上,影片显示出浇灌教育理想之花,供给教育家精神养料,巩固教育成果的现实作用。在社会效应上,影片发挥培育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推动构建大思政格局的积极功能。《我要当老师》基于艺术手法而生的审美效应、基于影片内蕴而显的教育效应、基于现实互动而彰的社会效应勾勒出效应全景图,是当代新主流电影承担文艺使命的有益探索。

    《我要当老师》电影效应思想政治教育

    《雷雨》中的家庭意识形态机器及其解体

    万子俊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曹禺创作的《雷雨》以家庭悲剧的形式展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家庭内部复杂的矛盾与斗争。藉由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可以发现,在《雷雨》封建意识形态占主导的家庭意识形态机器的解体过程中,主体的反抗实践导致了机器内部各意识形态之间尖锐的摩擦与冲突。其中,爱情作为一种解放性力量,不仅推动了旧有家庭秩序走向解体,更在主体的具体实践中孕育着新式家庭形态的诞生。

    《雷雨》家庭意识形态机器

    生死之辩:德里罗《零K》的后人类书写

    李智媛李慷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德里罗(Don DeLillo)的作品《零K》(Zero K,2016)围绕亿万富翁罗斯投资的人体冷冻基地"聚合处"展开,通过冷冻技术分离并保存人体器官,将纳米单元植入人脑,人类能够实现永生。小说呈现了多重层面的思考:罗斯和阿尔蒂对冷冻技术的狂热支持反映其对永生的渴望,而杰弗里的质疑则暗含其对生命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人类存在意义的审视,这种对立观点的碰撞体现了生死之间的辩证关系。本文探究《零K》中围绕生命与死亡的后人类书写,后人类技术改变了人体原始的单一生物属性,模糊了死亡的边界,促使人类重新审视自我主体性与生命价值。

    《零K》唐·德里罗后人类主义生命延续死亡规避

    毛泽东不同历史时期对美外交思想研究述评

    杨雨晨梁家贵
    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毛泽东对美外交思想是毛泽东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界高度重视毛泽东在各个历史阶段对美外交思想的研究,分别论述了在不同历史阶段毛泽东对美外交思想的具体体现、变化过程、对美基本方针、核心内涵以及价值意蕴,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毛泽东不同历史时期对美外交思想研究具有研究领域相对集中、注重历史史实且注重阐发其价值意蕴等特点,但也存在研究视角单一、缺乏理论溯源研究、相关研究较为薄弱等方面的不足,应该进一步深化理论溯源研究、创新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深入挖掘史料以进一步深化该领域研究。

    毛泽东外交思想美国

    党史教育赋能大学生历史自信的价值功能、现实困境和对策建议

    江海昌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历史自信教育,有利于新时代大学生增强政治自觉、坚定理想信念、涵养道德品质、厚植使命担当。处在新的历史方位和新发展阶段,大学生历史自信教育面临着意识形态复杂化,教育资源挖掘不充分、教学方法传统单调等现实困境,对此,在新征程上推动大学生历史自信教育应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体悟、改革创新与平台拓展、队伍建设与素养提升、资源挖掘与红色传承等路径,以正确党史观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坚定历史自信。

    历史自信价值功能现实困境对策建议

    AI音乐生成技术与红色文化的融合发展路径探索

    苏蔚琦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音乐生成技术已成为音乐创新与文化传承的新引擎。通过跨学科的理论分析,揭示了技术进步对文化形态的塑造作用及文化价值对技术发展方向的引导作用。研究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AI音乐生成模型,并通过数据增强、损失函数设计、正则化技术和学习率调整等策略,优化了模型在红色文化音乐的学习和生成能力。同时,提出了多模态特征融合和注意力机制,以增强模型对音乐关键元素的关注和表达。通过定量与定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对生成音乐的质量进行了全面评价,确保了音乐作品的艺术性和文化价值。本研究的目的不仅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也为AI音乐生成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场景。

    AI音乐生成技术红色文化文化传承深度学习跨学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