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王尚义

月刊

1004-5872

jxyglcn@163.com

0351-2275134 2275244

030031

太原市黄陵路西巷5号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Journal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查看更多>>本刊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分三个版。中学版为中学教育服务,小学版为小学教育服务,理论版为教育理论工作者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五育融合"视域下教学空间教育力的概念、意义及进路

    田春丁莉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空间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凝聚教育力、充满教育性的人性空间。"五育融合"视域下的教学空间教育力是平衡且汇聚德智体美劳教育的一种复合性教育力量,主要由教学空间教育作用力、教育影响力和教育生产力三个方面组成。教学空间教育力能够为实现"五育融合"育人提供关键着力点,推动课堂教学从"知识育人"向"空间育人"发生根本性转变。优化教学空间教育力,实现育人目的的基本进路在于重新规划和设计教学空间,激活教学空间的教育力;加强对教学空间的领导,提升教学空间领导力;重建教学空间公共性,凝聚教学空间教育力。

    "五育融合"教学空间教育力教学空间领导力教学空间公共性

    "智能+"时代教师学习者身份重构的联通主义理路

    刘光萍马香莲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智能+"时代,学习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而教师职业的角色担当和责任使命迫使其率先实现学习者身份的转变。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是研究开放网络时代教师学习者身份的前沿性研究视角。从教师学习者身份的内涵着手,指出传统教师学习出现教师专业自觉性淡化、教师的"教育者"传统身份式微、教师对学习者身份缺乏认同感以及教师成长跟不上时代发展等困境;并结合联通主义在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师观以及学生观等方面的核心思想,剖析出联通主义视域下的教师学习者应是自我导向的学习者、教育信息交互的连接者和知识学习的创生者,由此提出教师应主动自我更新、加强信息联结、进行节点交互和积极分享知识等具体实践路径。

    联通主义教师身份学习者身份教师学习

    论教师课堂"教学冲突"向"教学和谐"的转化

    张勇王爱菊徐文彬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的教与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冲突问题。教学冲突既有积极功能,也有消极功能。因此,发挥课堂中教学冲突的积极功能,化解教学冲突的消极功能,促使教学走向一种和谐状态,进而促进学生发展,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应然追求。化解课堂教学冲突,促进课堂教学和谐,教师应注重加强培训学习、拓宽教学视域;勤于教学反思、修炼教学智慧;深入了解学生、做足教学准备。

    教学冲突教学和谐课堂教学

    "双减"背景下中小学基于劳动教育的跨学科育德研究

    朱淇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减"背景下强调减负与增质并行的教学模式,建设创新型学校未来教育生态系统,为中小学生营造良好育德氛围。德育活动是学校关注的重点教育内容之一,从跨学科角度切入,以劳动教育为载体,以获得学校各个学科教学以及活动对其的有力支持。探索"双减"背景下符合育德总目标的跨学科劳动教育开展形式以及课程设计实施,能够推动打造合理科学的以劳育德、跨学科育德的多元路径,为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拥有新时代劳动观、多学科融合品质的有德性、有德行的青少年而努力。

    "双减"劳动教育跨学科育德中小学项目式学习

    "国培计划"视角下义务教育乡村教师培训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严虹项昭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由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组织实施。基于"国培十年"进行贵州省义务教育阶段乡村教师的培训需求性调查研究,以期了解全省各地乡村教师对培训的需求情况,发现过去10年培训面临培训模式难以解决教师面对的主要问题,培训体系难以满足教师实际需求,培训形式与教师工作之间矛盾突出,培训内容与教师实际需求严重失衡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乡村教师培训的发展取向:创新培训模式,拓展培训资源;整合各方力量,搭建培训体系;借助信息手段,积极探寻解决工学矛盾和培训队伍差异性的有效途径;关注培训项目后效,突出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

    "国培计划"义务教育乡村教师培训需求性调查培训模式培训体系培训形式培训内容

    乡村小学教师编制算法的优化

    武晓伟蔡震洋张永祺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小学教师数量供需失衡是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成果的突出难题,原因是现行乡村教师编制使用师生比计算法配额,无法反映乡村小学对教师数量的真实需求。通过算法比对,验证工作量计算法更接近乡村小学教师真实数量需求,较师生比算法、班师比算法更加科学。推进乡村教师编制算法改革,才能实现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人力资源科学配置。

    乡村小学教师编制教师工作量师生比班师比

    乡村教师阅读生活的实然考察与改善建议

    袁媛谢计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教师阅读生活是乡村教师闲暇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改善与提升乡村教师整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基于对入选"M乡村教育人才计划"学员的调研,发现当下乡村教师的阅读意愿性高,但阅读的执行力弱,尚未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生活的支持条件薄弱,以致乡村教师阅读生活的质量不高。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需要从组织与个体协同推进、自主引领以及强化统筹等方面着力,努力改善乡村教师阅读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以期让乡村教师享受美好的阅读生活。

    乡村振兴乡村教师阅读生活教师阅读全民阅读

    战略管理思想应用于薄弱学校改造的价值与逻辑

    袁耀宗常思亮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战略管理思想为改造薄弱学校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实施战略管理符合提高中小学校办学活力的政策导向,为教育"马太效应"下薄弱学校实现"后发赶超"提供可能,有利于消解教育焦虑的"莫比乌斯环"。其实践逻辑为:以扫描学校战略管理环境和条件为逻辑起点,以确立薄弱学校改造使命和愿景为思想引领,以制定并实施学校发展战略为核心环节,以注重学校战略控制和评价为效果保障。

    中小学管理薄弱学校战略管理教育焦虑内生发展

    基于馆校合作的博物馆资源利用

    周瑜曹长德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相比能够更直观地传播历史文化,更好地打破学科壁垒,同时还能够增强学习者的现实感与文化自信,培养学习者的探究性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博物馆资源利用率一直较低。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的策略包括几个方面:提高全社会对博物馆资源教育价值的认同,构建馆校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完善博物馆资源利用的评价体系,将博物馆资源利用列入中小学课程计划,引导家长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亲子活动。

    博物馆资源课程资源馆校合作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定位及其实现路径

    孙岩江丽雯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人工智能为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带来转折性发展机遇。教师在教学互动中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技能并促进其生命价值的完善。从教育的本质和知识的价值出发,分析教师角色定位的专业基础,探究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定位及其实现路径,能够客观分析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在课堂教学变革中的应用价值,有助于全面理解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

    人工智能教师角色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人机融合在线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