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学月刊(中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学月刊(中学版)
教学月刊(中学版)

1671-7058

010-52165441/5456;010-52165556;010-52165449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37号院2号楼501

教学月刊(中学版)/Journal JIAOXUE YUEKAN(ZHONGXUEXUE BA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语文大概念的揭示与表述:单元的视角

    周燕邹国强
    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单元大概念不同于课程大概念,其表述有一定的内在机理和逻辑.从审视"什么都可以是单元大概念"的尴尬现象出发,经过理论辨析可知,语文单元大概念的表述应包含概念性理解、概括性表述、功能性揭示这三重意蕴,分别对应表征、样态、内蕴,而在内蕴揭示方面还应体现概念关系,思想方法,解释力、吸附力和迁移力这三个要素.基于单元是一个有意义的学习单位的立场,教师要立足教材单元、走向重组单元、坚持知识立场,为单元大概念的逐级攀升直至帮助学生建构"少而精"的大概念创造可能.

    大概念单元大概念单元视角初中语文

    历史课程学习板块大概念及其教学策略

    陈新民钟姝彤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课程大概念可划分为学习板块大概念、学习单元大概念、单课时大概念三种.历史课程学习板块大概念是指反映该学习板块的核心思想或核心观念,具有较强的价值性、统摄性和迁移性等特征.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在明确所教学习板块大概念的基础上,围绕大概念精选贴切、形象及有针对性的教学材料,协同多节课内容开展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逐步理解、深化大概念并能运用其解释相关历史问题,这也是倡导大概念教学的重要目的.

    大概念教学学习板块历史课程

    大概念引领 一体化衔接 协同性育人——例谈大概念统摄下的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教学

    邹幸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和大概念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和逻辑一致性,大概念可以为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提供基本锚点、贯穿主线和显性抓手.教师可以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学习特点,综合国家的方针政策,参照新课标,研读比照小初高思政课教材,构建大概念体系.具体教学中,教师要以大概念为支点、指向、引领、导向,重构教学内容、协同教学目标、统筹教学设计、匹配教学评价,实现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学的主题思想同一性、核心理念一致性、教学实施协同性和教学评价合一性,彰显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层次性、衔接性和递进性,从而最大化地发挥其育人合力.

    大概念一体化协同育人思政课教学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思想政治体系化教学——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为例

    张文秀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概念教学"有助于解决"知识点教学"的弊端,使课堂教学真正站在素养的视角来实施.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地提炼大概念,不仅要自下而上地从知识点中凝练,而且要自上而下地从课程标准、单元导语、专家观点中解构,真正实现大概念"上挂下联"的作用,以大概念统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教学评价.然后,教师要以大概念为统领,使教学设计体系化、教学目标进阶化、问题设置真实化、活动任务深层化、"教—学—评"一体化,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大概念的构建、迁移及内化,实现学科的育人价值.

    大概念高中思想政治体系化教学

    基于理解 过程为本 渐次建构——大概念视域下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再思考

    郭传兴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大概念为核心实施大单元教学,可以使教师准确把握学科教学的重点与本质,优化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进而提高教学实效.但实践中,对大概念理解的偏差与提取路径的"迷惘",成为大单元教学推行受阻的原因之一.为解决该问题,教师需要通过理论分析,清楚地认识到大概念能集中体现学科本质,抽象性、概括性强,统摄并连接、贯通各相关学科知识与概念,其表现形式是"用完整的语句表述".教师还要明确其以过程为导向的提取路径,并在遵循单元内在规律,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以素养目标为主线,以微观层面的学习主题为引导,以结构化的学习任务为载体,根据需要优化学习资源的基础上,有效落实大单元教学任务.

    大概念大单元教学初中语文

    以大概念为统领的化学"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培育

    毛志丹周玉明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核心素养,指向物质转化层次的高阶知识,能反映学生对物质变化与转化认识观念的系统认知.大概念向上能对接化学核心素养,向下能对接化学核心知识,在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因此,教师应以大概念为统领,厘清伴随知识进阶的核心素养发展,建构概念层级体系.具体教学中,教师可用对立统一观点揭示核心概念的本质,用动态变化思想解决化学事实问题,用联系发展视角理解矛盾反应的内涵,逐步落实对核心素养的培育.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大概念核心素养高中化学

    基于项目式学习"非常1+7"模式相关理念的初中语文说明性文本教学

    叶奕麟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项目式学习作为综合性教学活动,正成为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的重要学习方式.其实施有利于解决说明性文本教学中存在的知识板结、知识错位、供需错位等问题.依据项目式学习"非常1+7"模式的相关理念,在说明性文本教学中,教师要以驱动问题为导向,紧扣核心知识、关键技能两个要点,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架,进而培育学生的语言运用等核心素养.需注意的是,成果产出并不是项目式学习的终点,教师还要加强对教材文本工具性作用的探究,有效补充应用性阅读材料,使学生获得实践探究的持久动力.

    项目式学习说明性文本初中语文

    项目式学习中表现性评价的实施探究——以"拱桥中的数学"为例

    何勇明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表现性评价是教、学、评深度融合的一种新型评价方式,能够改变传统评价方式倾向于知识技能目标,不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动手实践等能力培养的弊端,将其运用于项目式学习中,可有效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要明确表现性评价的内涵,发掘其与项目式学习的共生关系.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确立表现性评价目标,针对开放性的学习任务单、真实性的情境任务、表现性的汇报发言、展示性的学习成果等设计表现性评价任务,针对课前学习任务单、重难点知识、学习成果、课程评价等设计表现性评价量规,使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充分参与,积极探索、表达,从而培养关键能力、提升核心素养.

    表现性评价项目式学习初中数学

    初中科学微项目式学习实践探究——以"自制戥子秤"为例

    夏文洪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科微项目式学习聚焦1~2课时的教学内容,基于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组内和组间交流、学习评价等活动.在微项目式学习活动实施前,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习流程进行重构.在微项目式学习活动实施中,教师可设计多个驱动问题,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制订评价量表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内容进行评价.微项目式学习的模式具有可推广性,教师需要遵循其维度要求,分析其支架形式,从而使其在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形成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微项目式学习初中科学核心素养培育

    基于目标导向的高中生物学"四维四素"单元境脉创设策略

    李艳华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元境脉为整个单元概念和素养目标体系的达成服务,是具有一定整体性、逻辑性、脉络性的情境体系,其创设需要充分考虑目标的导向作用.教师可以依据学习目标中的学情、概念、素养、结构四个维度,分别设计单元境脉的素材、知识、立意、逻辑这四个组成要素,增加境脉与学习对象以及单元学习内容的融合度.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单元重要概念细分,根据学情、概念、素养、结构,分别导向境脉的素材要素、知识要素、立意要素、逻辑要素,使情境和活动设计直接指向明确的概念建构和素养培育,引领学生习得知识、提升素养.

    目标导向单元境脉单元整体教学高中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