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1671-7058

010-52165441/5456;010-52165556;010-52165449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37号院2号楼501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Journal JIAOXUE YUEKAN(ZHONGXUEXUE BA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质量的生命生长——温州市"未来教育"的实践变革

    蒋金崇
    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未来学习和生活的幸福感,"未来教育"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努力让学习过程本身变得更快乐、更精彩、更有意义.当然,未来的教育图景不能是脱离当下语境的纯粹想象或乌托邦,温州市作为探索"未来教育"的先行区,依据温州模式,聚焦"为未来、向未来、创未来"的"未来教育"价值理念,从学校实践经验出发,探寻学校治理、课程与教学创新的新样态,构建未来教育可能的模样与图景.

    "未来教育"温州图景实践变革

    打造学校"未来教育"新生态——温州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的实践

    黄慧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未来教育"是今天正在发生的每一个超越现代教育特征的教育变革.温州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将"剩下的30%"作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将"沙盒创新"作为"未来教育"的实施路径与底层逻辑,并以"学会学习"作为撬动变革的关键性事件,进行了打造学校"未来教育"新生态的实践探索.

    "未来教育"教育变革学校发展

    育心、育力、育境:绘制"未来教育"新图景

    林晓斌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温州市绣山中学是温州市首批"未来教育"窗口校,在国家大力推进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重构"未来教育"的校本理论及行动框架,成为引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经过多年实践,学校构建了"三育(育心、育力、育境)"框架,并通过课程迭代、学力培育、家校融合等举措,探索了高质量发展的"未来教育"之路.

    "未来教育"学校发展高质量可持续教育

    指向"未来教育",注重价值观引领——"白塔品行"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李爱茹陈建敏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焦"未来教育"形态,围绕教育"发展人、成全人"的核心价值,温州大学附属南白象实验学校整合教育资源,拓宽育人渠道,开发了"白塔品行"德育课程.在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探索课程实施、丰富课程评价的过程中,学校实现了德育课程、育人时空、学习方式和校园空间的重构.

    "未来教育"德育课程价值观教育

    学校办学理念的本质与内涵思考

    郑如法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想真正成为学校的办学策略纲领和行动指南,办学理念必须拥有原有的本质属性,即学校提出的办学理念必须拥有"方向目标"和"方法策略"两个本质内涵.同时,学校要做好办学理念对育人目标、育人理念、校园文化等学校顶层设计对象的"生发"和"贯穿"工作,以提高办学理念对学校全面工作的"引领""指导"效力.通过此种"对标",可判断办学理念以及其他学校顶层设计内容是否有问题,进而找寻到问题根源所在.

    办学理念学校顶层设计学校发展

    共同富裕背景下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探索——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团的办学实践

    江萍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教育对推动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起着根本性作用.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团作为全国第一所公办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学校,在全国最早开启了义务教育公办名校集团化办学的探索.集团通过"三型·共存"模式创新、"三步·推进"过程创新、"三共·导向"平台创新,促进了教育公平和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共同富裕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

    构建"四雅"模式,打造"红色德育"——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红色德育"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

    陆国良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船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以课程为抓手打造"红色德育",是弘扬"红船精神"的有效方式.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在立德树人总体要求和学校育人目标的引领下,开设了"雅正课程、雅趣课程、雅实课程、雅润课程"四大课程模块,并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精心设计活动,有序组织实施,构建了"红色德育"课程体系.

    "红船精神""红色德育"课程课程开发

    以"单元学历案"撬动学术性高中建设——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的实践

    卢明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学术性高中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核心素养,为学生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学术性高中建设需审时度势聚焦重点,精准施策形成合力.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围绕学术性高中建设,以打造学术领地、专业高地、成长圣地的"三地"名校为目标,以学校层面整体推进"单元学历案"教学实践为抓手,营造学术氛围,涵育学术精神,助推教师专业发展、学术成长.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创新思维、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等学术基础能力明显得到提升,学术型教师队伍茁壮成长,学校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三地'名校"效应初步显现,走出了一条学术性高中建设的实践路径.

    单元学历案学术性高中学术型教师"三地"名校

    区域教育科研精品成果培育工作的实践与反思

    陈芸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的影响力、级别分量、认可度与日俱增,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为提升教育科研层次,培育一批具有更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精品课题,浙江省金华市教育科研课题管理部门设计并实施了"教育科研精品成果培育工程".该工程以科研引领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重点孵化实现成果的高品质,以全过程管理实现成果培育的精准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区域教育科研科研成果课题研究

    从问题到课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路径

    郜建辉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时代教育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科研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广大中小学教师应把它作为自身发展的一项必备技能,学会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学会将问题转化为课题,并在规范的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进而有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中小学教育科研教师发展教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