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1671-7058

010-52165441/5456;010-52165556;010-52165449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37号院2号楼501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Journal JIAOXUE YUEKAN(ZHONGXUEXUE BA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三有人才"培养的中学学术型教师队伍建设——杭州外国语学校的实践

    张传鹏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党和国家对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杭州外国语学校提出要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深厚素养的复合型预备英才".对标这一培养目标,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培养具有"勤学习、厚基础,善思考、宽视野,会研究、深情怀"鲜明特点的学术型教师的实践探索.

    学术型教师教师队伍建设"三有"人才

    后疫情时代学校诚信教育的实施策略

    陈万勇徐素珍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诚信是一种必备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社会、国家有序运转、和谐安宁的基础.诚信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诚信公民是学校必然的职责.后疫情时期,学校诚信教育可从六个方面着力: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遵循身教重于言传的德育规律,涵养崇尚诚信的校园文化,优化诚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建立完善的诚信评价管理体系,形成多方协同的教育合力.

    诚信教育价值观教育后疫情时代

    双班主任制:提升班级管理效能的"非常道"

    徐逾钧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班主任制是一种班级管理的创新模式,即两位教师同时担任两个班(联合班)的班主任,共同管理班级,其绩效考核采取个体考核与捆绑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以此实现责任共担、互补共进、利益共享的最终目的.双班主任制有助于提高班级管理效能,提升教师的班级管理水平,进而促进学校的发展.

    双班主任制班级管理模式班级管理效能

    融入项目化学习的研学旅行设计

    孙月飞郭剑峰
    8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项目化学习和研学旅行的融合可使研学旅行走向深度学习,融入项目化学习的研学旅行应以课程的形态呈现.其实施流程包括从提出驱动性问题到形成成果直至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按课型可分为发现课、旅行课、研学课和推广课四类.从"杭嘉湖南排工程"研学旅行活动方案的迭代更新来看,融入项目化学习的研学旅行设计应统筹校内、校外两个场景,打通知识、实践两者关系,协调预设、生成两种形式.

    项目化学习研学旅行实践育人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乡味"劳动教育课程探索

    应西芳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嵊州市学校劳动教育现状的调研显示,很大一部分学校的劳动教育尚存在着课程虚设、技能虚浮、情境虚拟等现象.构建"金"之光"、木"之秀"、水"之灵"、火"之味"、土"之践五个模块的"乡味"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并采用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实施,有助于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融合,让劳动根植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在最具家乡特色的劳动实践中体悟乡情.

    劳动教育项目化学习"乡味"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把"劳动场地"建成"文化园地"——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策略

    吴万强卓小瑜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小学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学校劳动教育的场地,应打上浓厚的"文化"印记,彰显独特的"教育"功能.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学校可以通过打造美观和谐的物质文化、开发丰富多彩的课程文化、建立科学规范的制度文化和培育热气腾腾的精神文化,把"劳动场地"建成"文化园地",用文化来引领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

    劳动教育劳动场地物质文化课程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小学教育:意义、机制与路径——以浙江省为例

    唐西胜
    10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小学教育,有助于提升中小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动中小学的文化品牌建设.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从政策在场、理念转型、内容研思和空间升级等方面入手,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小学教育的实践机制,并从课程、教材和活动三个层面探寻相应的实施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小学教育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