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与装备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与装备研究
教育与装备研究

王富

月刊

2096-1766

bjb4749@sina.com

010-62514749

100080

北京市中关村大街35号

教育与装备研究/Journal Education & Equipment Research
查看更多>>是教育部主管,教育部基础司和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主办的面向基础教育的学术性期刊。读者对象是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研人员、理化生教师、教育技术装备管理部门和教仪企业以及大学理科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协同发力,促进物理实验教学高质量发展——用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基本目录的策略

    秦晓文
    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论述了制订中小学实验教学基本目录的目的和意义,介绍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基本目录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主体用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基本目录的策略.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基本目录使用策略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新审思

    李春密徐瑞璟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验教学是物理学科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中小学实验教学基本目录(2023年版)》的颁布为实验教学提供了明确抓手,为课程标准落地提供了有效手段.文中在新课程理念下重新审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分析课程标准和基本目录对实验教学的新要求,对实验教学实施提出相关建议.

    物理实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核心素养

    加强信息科技实验教学发挥信息科技育人价值

    魏雄鹰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在信息科技课程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科实践和实验教学.如何在信息科技教学中将"科"与"技"并重的课程特点真正发挥出来,对全体信息科技教师都是全新的挑战,对学校教学管理也提出了新课题.文章基于义务教育信息科技实验教学基本目录,对于信息科技实验教学的意义作了深入阐述,对于信息科技实验教学的实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信息科技实验教学

    元宇宙赋能虚拟教研室:概念特征、框架构建与建设进路

    刘兰胡雨佳王娟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时代,虚拟教研室作为高校教学组织建设的新范式,极大的提升了高校教研学术水平与教师专业素养.但教研资源的封闭性、教研场景的单一性及管理的不健全性都是目前虚拟教研室所面临的困境,而元宇宙技术的视听性、交互性、持久性和沉浸性的特征为解决此困境提供方向.基于此,研究分析了元宇宙的基本特征,根据关键技术、教研内容、教研团队及教研平台四个方面,构建了元宇宙赋能的虚拟教研室框架,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设进路,以期为虚拟教研室建设提供新思路,推进我国高校教学改革进程与教研学术水平高质量发展.

    元宇宙虚拟教研室人工智能高等教育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教师数字素养发展的意义、困境与路径

    梁娟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作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践行者,其数字素养发展是影响和制约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成败的关键因素.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提升高职教师数字素养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教师数字素养发展面临着数字化意识不足、数字化应用能力不强和保障制度建设滞后三重现实困境,因而从重塑数字素养发展意识、优化数字化硬件教学环境、构建数字素养培训体系、建立数字素养评价制度、创新数字素养激励制度五个方面探索高职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路径.

    教育数字化高职教师数字素养职业教育

    虚拟现实技术赋能中学生物学教学——以"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为例

    刘静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是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难点内容,其中涉及的部分生理过程(如呼吸肌状态与呼吸过程的因果关系等)非常抽象,在传统教学中很难达到预想效果.教学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有利于辅助学生突破时空局限,进行沉浸式、互动式的主动学习,是未来教育的一种新趋势,这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

    虚拟现实生物学气体交换

    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物理单元作业设计——以"声现象"为例

    郭碧岩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声现象"这一单元的作业设计为例,首先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为依据,确定单元作业的核心知识和题目类型,接着介绍了本单元作业设计的内容和评价方式,从而对如何进行单元作业设计并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进行研究.

    新课标作业设计声现象

    "教、学、评"视域下中学化学常态课堂教学行为比较研究

    张四方李许丽赵娇燕周辰爽...
    3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教、学、评"一体化课堂观察编码体系为工具,编码记录了高中化学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的概念原理类、化学元素类常态课教学,采用滞后序列分析法分析了其教学行为特征,揭示了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学行为特征的差异所在,以期为新手教师教学实践、专业成长提供参考.

    新手教师专家教师滞后序列分析法教学行为比较研究

    基于LICC模式的小学科学沉浸性量表构建

    许亚椿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用专业的课堂观察评价课堂教学,可以促进教学改进和学生发展.国内外的课堂观察研究不断发展,以比较适切国情的LICC课堂观察模式作为课堂观察手段,根据该框架下构建的观察量表进行多堂科学现场课的观察实践,评估分析能提高小学科学课堂学生学习活动沉浸性的教学策略,为小学科学课堂观察框架构建打下基础.

    课堂观察小学科学沉浸性量表构建

    促进认知进阶 增进学科理解的高三化学复习教学探索——以"再探补血剂"为例

    洪清娟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再探补血剂"为主题,探索化学与生物相关知识间的融合,打通学科内模块教学壁垒,开展"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高三复习教学.通过2课时完成"阅读补血剂说明书,提出想要探究的价值问题""了解人体中铁元素的生理作用及本质""检验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存在形态""解释与完善缺铁性补血剂的说明书"等4个任务,学生概括了Fe2+与Fe3+的相互转化模型和检验方法,形成从元素价态、物质类别和复杂体系中微粒的相互影响等角度探究物质性质,如何排除干扰进行离子检验的思路.建构涵盖铁及其化合物"价类构性用"等多维视角融合的认知模型,完善和丰富了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路径.学生实现认知的进阶,增进学科理解,发展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意识,提升实验综合探究能力.

    跨学科融合复习教学认知进阶增进学科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