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继续医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继续医学教育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继续医学教育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月刊

1004-6763

cmezazhi@163.com

010-63265066

100055

北京市西城区红莲南路30号4层

继续医学教育/Journal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查看更多>>《继续医学教育》(月刊)创刊于1987年,是由卫生部委托,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主办的学术性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课程思政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余晓云张志强田彦许燕...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对专升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对老年人的态度及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 于 2022 年 2-7 月选取某校二年制护理专升本科一年级 51 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分别于老年护理学课程开始授课前 1 个星期内和课程结束后 1 个星期内进行老年人态度量表以及人文关怀量表的问卷调查.结果 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实施后,专升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在老年人态度量表的消极维度得分、积极维度得分以及老年人态度量表总分均提高,实施前各项得分分别为消极维度得分(51.02±10.34)分、积极维度得分(56.20±10.07)分,老年人态度量表总分(107.22±16.65)分,实施后各项得分分别为消极维度得分(83.16±11.89)分、积极维度得分(79.22±10.08)分,老年人态度量表总分(162.37±17.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升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在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较前有所提高,实施前认知维度和耐心维度得分分别为(71.47±8.82)分和(57.20±5.57)分,实施后认知维度和耐心维度得分分别为(75.25±8.69)分和(60.22±4.78)分,实施前后关怀能力量表总分分别为(186.57±17.48)分和(190.69±17.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二年制护理专升本科中,应用老年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效果良好,有助于改善护理专升本科学生对老年人的态度以及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老年护理学课程思政人文关怀护理教学模式老年人态度

    TTT模式在护生职业防护知信行培训中的应用实践

    李学技郭路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提高护生职业防护认知,掌握职业防护知识、端正职业态度、规范职业行为.方法 选择 2023 年 8-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急诊科护生 30 名为观察组,2022年 8-12 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急诊科护生 30 名为对照组.对照组按教学大纲进行实习带教,观察组实施培训者培训(train-the-trainer,TTT)模式进行职业防护知信行教育,调查培训者TTT模式培训前后的理论考核和培训能力自评及护生培训前后的理论成绩考核;调查 2 组护生实习前后职业防护认知情况,自我防护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以及实习期间生物性皮肤黏膜污染职业暴露的情况.结果 实施TTT模式前培训者理论考核成绩低于培训后[(85.96±6.29)分vs.(96.78±5.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前培训者培训能力 8 个条目自评得分均低于培训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者在实施TTT模式培训后总体能力评估高于培训前[(4.32±0.32)分vs.(3.17±0.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 2 组护生在实习开始前职业防护理论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后对照组理论考核成绩低于观察组[(73.10±5.24)分vs.(89.95±6.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护生在实习开始前职业防护认知、自我防护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习后职业防护认知各项调查以及自我防护知识、态度、行为调查,观察组各项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生物性皮肤黏膜污染职业暴露阳性者,观察组低于对照组[6(20.00%)vs.19(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 2 组职业暴露阳性者进行生物性皮肤黏膜污染职业暴露问卷调查,观察组的 5 个条目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TTT模式能够提高护生职业防护的认知,使护生掌握职业防护的知识、端正职业态度、规范职业行为.

    TTT模式护生问卷调查职业防护知信行实践

    医学高职院校学生科研认知与意愿现状调查分析

    罗洁王学爽杨佼佼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医学高职院校学生科研认知与意愿现状,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学生科研活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自行编制《医学高职院校学生科研认知和意愿程度调查问卷》,于 2023 年 10 月对天津某医学高职院校大一、大二学生开展调查.结果 总体来看,高职学生对科研活动的了解程度不够,但 78.45%的学生认为参加科研活动是有必要的,且76.96%的学生愿意参加科研活动;与大一学生相比,大二学生对科研活动更为了解,但参与科研活动的意愿下降;自身能力和知识水平有限、缺乏相关科研训练是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的主要障碍.结论 高职院校学生科研活动参与意愿高,但实际开展难度大、参与度低的问题仍较为突出,需通过转变观念、搭建平台、完善制度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科研活动参与水平.

    高职院校医学专业学生科研科研认知科研意愿现状调查

    护生情绪智力与临床适应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高立硕王亚琪臧小英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本科实习护生情绪智力与临床适应能力的现状,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21 年 11-12月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情绪智力水平量表、护生临床适应不良量表对天津市 3 所医学院校护理学专业的 311 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科护生的情绪智力水平总分为(60.48±9.13)分,"自我情绪察觉"维度得分最高,"情绪管理"维度得分最低;本科护生临床适应不良总分为(99.19±16.49)分,条目均分为(3.54±1.05)分,其中临床适应良好者占 62.4%,轻度适应不良者占 28.6%,中重度适应不良者占 9.0%;情绪智力水平和临床适应不良的得分呈正相关(r=0.508,P<0.001).结论 本科实习护生的情绪智力水平、临床实习适应能力均处于中等水平;本科护生的情绪智力水平越高,其实习期间的临床适应能力就越强.

    本科护生情绪智力临床适应能力临床实习护理教育

    SBAR模式下医护一体化在骨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谭露张雨王思乐张静...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现况-背景-评估-建议(situation-background-assessment-recommendation,SBAR)模式下医护一体化带教在骨科新入职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1 级骨科新入职的 34 名护士归为对照组,将 2022 级骨科新入职的 37 名护士归为研究组,对照组展开常规带教干预,研究组展开SBAR模式下医护一体化带教干预.比较2 组护士干预 3 个月后考核通过率、胜任水平(临床护士胜任力自评量表)、工作压力(护士压力源量表)、教学模式满意度(教学质量评价量表)的差异;比较 2 组护士在培训期间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结果 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护士考核通过率(100%vs.82.35%)、胜任水平[知识(22.46±3.47)分vs.(20.12±3.04)分,动机(23.12±3.05)分vs.(21.36±2.98)分,专业技能(23.33±2.91)分vs.(21.46±2.85)分,个人特质(31.45±3.72)分vs.(29.74±3.24)分,社会能力(120.94±9.17)分vs.(115.38±8.55)分]以及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教学质量(38.46±5.55)分vs.(35.64±5.27)分,学习过程(22.35±4.21)分vs.(20.13±3.87)分,课程满意度(23.55±4.32)分vs.(20.79±4.08)分]均高于对照组,工作压力[轻度/中度/重度(75.68%/21.62%/2.70%)vs.(50.00%/32.35%/17.65%)]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士在干预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跌倒(1.3%vs.2.98%),坠床(0.16%vs.1.49%),褥疮(1.94%vs.4.63%),管路脱落(0.65%vs.1.98%),非计划性拔管(0 vs.1.82%),院内感染(0.32%vs.1.49%)]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SBAR模式下医护一体化带教应用于骨科新入职护士培训中,能够提高其考核通过率,提升护士的胜任水平,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提升新入职护士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减少培训期间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

    现况-背景-评估-建议模式医护一体化骨科护士入职培训胜任水平

    介入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李育欣田慧芳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介入室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方法 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组建课题小组,查阅国内外文献,运用德尔菲法对 7 名护理专家、9 名医疗专家进行 2 轮问卷函询.结果 2 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 100%.经过16 名专家 2 轮咨询,构建了 4 个一级指标及 28 个二级指标.结论 探索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构建结果可信,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但指标体系仍需在实践中不断验证、修改、完善.

    专业能力冰山模型洋葱模型介入专科护士胜任力模型德尔菲法

    《儿科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分析与探讨

    顾华丽黄东生张谊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分析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和《儿科学》课程思政建设中面临的挑战,阐述了《儿科学》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分别从教学方法探索、教学能力提升和教学评价体系建立 3个维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的探索需要从根本上将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挖掘专业课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教学过程中重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并积极引入传统医学中的对应病症或疾病,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教学形式的丰富对于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了极大的助力,文章通过详细地介绍和比对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team-based learning,TBL)、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拓宽了课程思政教学形式的选择;通过积极引导教师更新教育概念、增强课程思政意识、加强儿科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的合作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通过《儿科学》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及时反馈教学评价结果,指导专业课程教师修正细节,完成教学评价的闭环体系.

    课程思政医学生医学教育儿科学思政课程教学形式医教融合

    关于医学院校实验动物伦理教育的思考

    郎广平韩盈盈徐尚福李玲...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学院校实验动物伦理教育是医学生专业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通过实验动物伦理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同时能够培养其人文关怀精神和职业素养,为今后的临床、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笔者在文献调研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医学院校为学生提供的实验动物伦理教育资源相对有限,学生实际接触到实验动物伦理的机会较少,同时学生在进行动物实验操作时缺乏对动物权益及动物福利的基本尊重,在主观上缺少对实验动物伦理的认识.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就医学院校实验动物伦理教育的现状、实验动物伦理教育的必要性、面临的挑战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优化实验动物伦理教育的相关措施,以期为改进医学院校实验动物伦理教育提供参考.

    医学院校实验动物伦理教育动物福利人文关怀职业素养

    医学实习生内科入科教育的探讨

    黄宗顺王颖超李媛张平...
    118-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床实习是医学生转变为医生的重要过程,入科教育是内科实习教学中关键的第一步.在实习生进入临床前对每个亚专科进行一次性的入科教育难度大、效果差.因此,在实习生进入各个亚专科前需要对其进行大内科的入科教育.文章结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教学经验,探讨如何采用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模拟训练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教学方式灵活、创新地进行,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育内容涵盖了纪律教育与实习生职责、医疗安全教育、医德与人文教育、心理辅导、介绍工作环境和各亚专科特点、临床技能培训、临床思维培养、未来规划等,以此增加实习生对实习工作的信心.在对实习生进行内科入科教育的同时,还应建立教学评价和反馈系统以便达到"教学互长"的良好效果.

    医学实习生内科入科教育教学方式教学内容

    元宇宙背景下医学留学生教育的探讨

    卢荟管明张驰吴子衡...
    12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讨了元宇宙在医学留学生教育中的应用.随着元宇宙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教育领域也迎来了全新的时代.通过元宇宙的虚拟实验和临床模拟,医学留学生能够在安全、交互性强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技能训练,提高临床能力.元宇宙作为一个虚拟的现实世界,将全球医学学子连接在一起,促进了跨文化医学交流,丰富了他们的学术视野.在元宇宙中,虚拟导师成为医学学习的利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虚拟导师能够根据每名留学生的需求和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医学知识.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留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除了教学方面的应用,元宇宙还为医学留学生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留学生可以在元宇宙中展现自己的多元魅力,通过创意和社交融入,与其他学生共同探索医学领域的未来.这种创造性和合作性的学习方式不仅培养了留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还为他们建立了广泛的国际交流网络.

    元宇宙医学教育留学生教育虚拟实验临床模拟虚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