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

朱凌燕

月刊

1674-4632

rre100@vip.sina.com

025-83658689

210009

南京市湖南路1号凤凰广场A楼21层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Journal Research and Review on Educ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育研究与评论》作为江苏教育出版社主办的教育专业刊物,一方面引领教育理论研究者更多关注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现实,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着眼于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解决开展研究;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引领广大一线教师,超越经验与案例的层面,提炼实践与探究的成果,提升认识与理解的水平,使之在理解中行动,在行动中理解,促进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双向互动、有效生成、不断深化,将理论知识、间接经验进行有机整合,并有效地转化为自身的教学能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英语教学要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金永建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承担起文化传承的使命至关重要.英语高考试题通过讲述中国故事,以浸润的方式引导学生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译林版高中英语新教材中增加了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高中英语教学也要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中英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关于物理跨学科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

    任晔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物理跨学科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注意:主题选定,要兼顾学科性与综合性,具备适当的挑战性;环节设置,要考虑活动类型并体现迭代理念;工具选择,要因项目制宜;教学方式,要异质分组强化小组合作,关注生成体现以生为本,滚动教学促进能力提升;活动评价,要兼顾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强调多元主体.

    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活动"我是音乐家"

    力学教学中的"模型建构"

    邵雪艳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力学是高中物理知识体系中的重要模块,并且与其他模块相比,更易与实际情境关联起来,也就更适合培养和考查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概念教学中,要凸显理想化模型的建构;习题训练时,要强调对真实情境中非理想问题的模型建构.

    模型建构力学高中物理

    善用"大思政课",上好时政专题复习课——以《冬奥会里的中国密码》一课为例

    石朋慧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要善用"大思政课",以"把脉""活化""导行",指导时政专题复习课:用"大思政课"把脉,紧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精选时政材料;用"大思政课"活化,以更为多元的方式,巧构时政议题;用"大思政课"导行,拓展思政课的实践广度,设计延伸活动.

    高中政治"大思政课"时政专题复习课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证据意识的培养

    党月慧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要重视和尊重证据,以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寻找教学证据并运用证据求证教材中的知识,解决学生的疑问,使教学有理有据.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证据意识的路径为:聚焦"如何获得证据",培养循证意识;聚焦"如何运用证据",培养求证意识;聚焦"如何评价证据",培养辩证意识.

    初中道德与法治证据意识循证意识求证意识辩证意识

    例谈历史教学中地域红色文化资源的使用

    王磊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使用地域红色文化资源,让学生赓续革命血脉,坚定初心使命,涵养家国情怀.具体可以采用走近当地遗址遗存,关注地域革命文物,发掘革命亲历者回忆,精选地域相关原始文献等做法.

    高中历史红色文化资源家国情怀

    地理教学中渗透精准扶贫思想的实践探索——以《沿河县沙子空心李》一课为例

    孙德勤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理教学中渗透精准扶贫思想,要结合时代背景,通过营造生活情境,探究地区贫困的原因与表现,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在构建知识结构的过程中,探寻精准扶贫的路径与方法;在融合精准脱贫思想的过程中,彰显地理学科的使命担当.渗透精准扶贫思想的过程,也是培养地理思维的过程.

    高中地理精准扶贫思想地理思维《沿河县沙子空心李》

    丰富学习方式,内化数学素养——综合与实践活动"生活中物体的高度测量"教学及启示

    沈丹潘小梅
    7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与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载体.在学生学完浙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第1章《解直角三角形》后,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布置有一定挑战性的综合与实践活动任务"生活中物体的高度测量",引导学生经历探索简易测量方法、了解现代测量工具、改进简易测量方法(工具)以及实地测量获得结果等过程,并对活动过程实施评价.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而且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内化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高度测量

    以"活动"为阶梯——Where Boys Become Crocodile Men教学谈

    方庆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参与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与语篇形成反复互动,以活动为阶梯,加深对语篇的理解.Where Boys Become Crocodile Men 一课,以采访活动为步入主题的阶梯;以审美活动为深入语篇的阶梯;以辩论活动为理解文化的阶梯;以设计成人礼活动为语言运用的阶梯.

    初中英语学习活动文化理解语言运用

    问题引领,促进学习进阶——《综合问题分析》一课教学思考

    张玉荣
    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问题分析》一课教学,基于"分析题中涉及的化学反应→考查学生考虑化学反应是否全面,引出新问题→溶液中有多种氧化性微粒时,要根据氧化性的强弱来决定反应的先后顺序→滤渣成分的分析→样品中CuO质量的确定→综合应用题给信息和前面分析出的结论,求出标准状况下气体V的数值"的思路,运用问题引领的方式不断促进学生学习进阶.在此过程中,还落实了化学学科大概念,引领了学生思维的升级,培育了学生的证据推理素养,促进了学生思维模型的建构.

    高中化学综合问题学习进阶《综合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