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研究生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研究生教育研究
研究生教育研究

侯建国

双月刊

2095-1663

yjsjy@ustc.edu.cn

0551-63600931

230026

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生教育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Graduate Educ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是:凭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全国高等院校中的优势地位,网罗全国高教战线上的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纵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理论主张及其实践经验。刊物特点是:注重论文的思想性、学术性与创造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注重可操作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学与科研机构科教融汇协同育人机制建构——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视角

    彭莉君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教融汇协同育人机制是面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需求,将科研机构的科研资源全面汇入大学的人才培养资源之中,通过强化教学与科研之间的互动联系共同培养人才,着力提升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和自主培养能力的一项创新机制.研究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视角,从分析中国科学院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出发,探讨了两所大学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特点及不足,提出了厘清培养需求、搭建合作关系、提升合作层次、加强顶层设计等建构科教融汇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议.

    科教融汇科教融合资源依赖理论协同育人

    服务技术转移行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限度与可行路径

    李安萍侯赛
    80-8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对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的重视和国外发达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为我国大学培养服务技术转移行业人才提供了保障和借鉴.技术转移行业人才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型和高层次的特征与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相契合.基于专业即课程组合的观念,将技术转移课程嵌入到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可以超越学科、专业制度的局限,培养高层次服务技术转移行业的人才.大学在实施课程嵌入培养服务技术转移行业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时,需要充分尊重技术转移行业要求,加强与技术转移行业间的合作,构建符合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实施方式,同时大学还需要从自身出发,关注教师的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师队伍建设.

    技术转移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科、专业课程嵌入

    从"陌生人"到"共同体":高校导生关系的转向

    金明飞蔡连玉
    8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优质导生关系是研究生成长的重要滋养.实践中导生间"陌生人"关系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导生交往在不同程度上成为以利益计算为基础的"冷亲密",这就造成了"为他者"的道德悬空、工具理性异化学术逻辑和利己计算致使利益排斥等问题.导生陌生人关系的共同体转向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须.作为学术范畴,导生共同体立足现实情境和共同体思想资源、超越单一模式和传统教育人性假设,以"导生复合共同体"样态呈现,是差异的、学术的、利益的和成长的"四重交互共同体".实现导生陌生人关系向复合共同体转向,亟需凝聚四重共同体建设的思想共识,提供充分的制度供给,涵养坚实的伦理基础.

    陌生人复合共同体导生关系转向路径

    导学关系基本问题研究述评:本质、类型与影响因素

    王江海常海洋杜静
    93-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师生关系是一个重要而亟待加强的研究领域,导学关系作为高校师生关系中最为典型的关系类型,已被广泛认为是关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议题.尽管近年来对导学关系的探索和研究已经取得可观的成果,但是关于导学关系的一些基本问题仍旧充满争议,甚至形成冲突,对进一步深入推进和研究导学关系带来风险和挑战.因此,本研究对导学关系的本质与特征、结构与类型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等基本问题进行系统回顾和理论述评,认为导学关系是一种"多维结构性关系系统"存在,在个体特质、主体互动和社会环境多因素交互影响下,表现出鲜明的制度属性、文化属性和社会建构属性.未来开展导学关系研究,需要对现有导学关系研究的知识贡献进行持续反思,增加理论对话与交流;进一步推进中国导学关系研究的情景化,重视中国关系研究的理论贡献;使用多元化和复合型的研究技术,促进和深化对导学关系研究的理解.

    导学关系本质特征结构类型影响因素

    美国综合立体式博士生资助制度的运行机制及启示

    邢晓陈新忠
    101-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社会历史发展外在力量与高等教育内在逻辑共同作用下,美国博士生资助制度实现了由自由零散式、联邦政府主导式、多元混合式到综合立体式的嬗变,在减轻财政负担和博士生经济压力、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综合立体式博士生资助制度之所以成效显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多元资助理念牵引下的政策保障机制、多方联动的经费筹措机制、异质灵活的项目申请机制、科学规范的运行管理机制及数据驱动的监控反馈机制,为我国博士生资助制度完善与资助成效提升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与启示.

    博士生资助制度综合立体式资助运行机制

    以色列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特征、内容体系与实践路径

    王晨霏Gad Yair
    11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色列以教育立国,其研究生教育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农业振兴、经济增长、民族复兴、国防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以色列研究生教育的形成和发展受意识形态、社会文化、道德习俗等多方面综合影响,经历了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形成了科研方向以国家意志为导向、教育体系以追求卓越与普及大众相结合、教育对象多元化的现实样态.以色列研究生教育以培养人才和学术卓越为根本目标,其内容体系涵盖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卓越学术、坚持自我完善三个维度,其实践进路包括专业课程培养、隐性思政培育、职业技能培训等主要途径.

    以色列研究生研究生教育大学学术学院

    《研究生教育研究》征稿细则

    《研究生教育研究》编辑部
    封3页

    高校如何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

    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