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秦书俭

双月刊

1674-0424

lnyxyxb@sina.com

0416-4673173

121002

辽宁省锦州市松坡路3段40号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iaoning Medical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反映本院及有关兄弟院校教学、科研、医疗的理论性学术刊物,刊登医药卫生方面的学术研究论著、临床经验、病例报告、文献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响应面法优化碱蓬蛋白质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邵端阳常鑫李东辉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碱蓬蛋白质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为碱蓬蛋白质的开发及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选取碱提酸沉法提取碱蓬中的蛋白质,以碱蓬蛋白质提取率为指标,考察液料比、时间、温度和pH值对碱蓬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实验设计,优化碱蓬蛋白质提取工艺.结果 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碱蓬蛋白质的提取率为9.73%,抗氧化活性实验得到碱蓬蛋白质对DPPH自由基(DPPH·)和羟基自由基(·OH)的最高清除率分别为83.20%、51.30%.结论 碱蓬蛋白质优化提取工艺具有可行性;抗氧化活性实验证明碱蓬蛋白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

    碱蓬蛋白质响应面法抗氧化

    功能性硒掺杂二氧化硅纳米粒搭载白藜芦醇治疗脊髓损伤

    张银银张晓红代佳刘孝邦...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一种纳米药物递送体系(PM-MSe-Res)并建立小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模型,探究PM-MSe-Res在脊髓损伤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体重为17~25 g的C57BL/6J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组)、损伤组(SCI组)、白藜芦醇组(Res组)、血浆活性成分修饰的二硒键掺杂介孔二氧化硅组(PM-MSe)和血浆活性成分修饰的二硒键掺杂介孔二氧化硅搭载白藜芦醇组(PM-MSe-Res组).通过药物释放实验检测Res的释放速率.使用CCK-8试剂盒检测PM-MSe和MSe的生物安全性.通过谷胱甘肽(glutataione,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等试剂盒检测不同处理组损伤组织中的氧化应激水平,最后通过免疫荧光实验验证PM-MSe-Res在RAW264.7细胞中发挥抗炎作用.结果 Res能够从PM-MSe中快速释放,且经过PM修饰后,MSe的生物安全性和靶向性均得到提高.PM-MSe-Res能够清除损伤部位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进而发挥抗炎作用.结论 PM-MSe可以帮助Res跨越血脊髓屏障(blood-spinal cord barrier,BSCB)并靶向至损伤部位发挥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脊髓损伤白藜芦醇二硒键介孔二氧化硅

    红景天苷通过NF-κB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HT22海马区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

    丁佳媛于洪丹郁盛雪刘文强...
    14-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对高糖条件下HT22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NF-κB信号通路参与其中的机制.方法 将小鼠HT22海马区神经元置于含10%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和1%青-链霉素双抗的DME/F12培养基中,放置于37 ℃、5%CO2条件的培养箱中进行体外培养.不同浓度葡萄糖(25、50、100 mM)以及不同浓度SAL(37.5、75、150、300 μM)作用海马区神经元细胞24、48、72 h.增强型细胞活力(cell counting kit-8,CCK-8)试剂盒检测HT22细胞增殖活力,以筛选适宜高糖及SAL药物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HT22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凋亡率;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HT22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活性氧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的变化;JC-1线粒体膜电位试剂盒(JC-1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assay kit,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法分析各组细胞内磷酸化NF-κB p65(p-p65)、cleaved Caspase-3、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通过CCK-8实验确定高糖浓度为50 mM,红景天苷浓度为300 µM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相比,高糖诱导HT22海马区神经元细胞48 h后,细胞增殖活力明显下降(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细胞内ROS含量明显增加(P<0.01),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P<0.01),p-p65、cleaved Caspase-3及Bax蛋白表达增加(P<0.01),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高糖组相比,高糖+SAL组可以明显逆转以上结果.结论 SAL可抑制高糖条件下HT2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抑制NF-κB p65磷酸化、恢复线粒体膜电位、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SAL糖尿病脑病HT22NF-κB凋亡

    5-氟尿嘧啶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及表征

    高玥媛周浩张宇胡海洋...
    2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复合磷脂制备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长循环脂质体,进行处方和工艺优化,并建立初步表征评价.方法 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5-FU复合磷脂长循环脂质体,用聚乙二醇(DSPE-mPEG2000)修饰脂质体,并根据单因素试验考察复合磷脂的比例、磷脂与胆固醇比例、药脂比、外水相pH值、载药温度及时间对5-FU长循环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包封率,以包封率为指标,分别考察蛋黄卵磷脂(E80)/氢化大豆磷脂(hydrogenated soy phosphatidylcholine,HSPC)质量比、药脂比、磷脂/胆固醇质量比以及外水相缓冲液pH等因素对脂质体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用正交设计对处方进行优化.考察5-氟尿嘧啶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剂学性质以及脂质体在4℃冷藏条件下的30天样品稳定性.结果 经逆向蒸发法制备的5-FU长循环脂质体包封率为(68.81±0.22)%,载药量为(5.47±0.02)%.电镜结果及粒径检测显示,平均粒径为107 nm左右,PDI值稳定在0.3以下,粒度分布均匀,且呈单峰分布.于4℃条件放置3 d包封率无明显变化,30 d包封率下降(2.86±0.21)%.结论 用复合磷脂制备的5-FU长循环脂质体制备工艺简单可行,性质稳定.

    5-fluorouracil复合磷脂长循环脂质体正交试验

    泛免疫炎症值对HER-2阴性晚期胃癌免疫联合化疗原发性耐药的预测

    汪婷婷曾会会胡婷汪子书...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泛免疫炎症值(pan-immune-inflammation value,PIV)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阴性晚期胃癌患者免疫联合化疗原发性耐药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4年5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收治的62例HER-2阴性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一线治疗采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抗体联合化疗.收集晚期胃癌患者治疗前1周内的全血细胞计数,PIV=[中性粒细胞计数(109/L)×血小板计数(109/L)×单核细胞计数(109/L)]/淋巴细胞计数(109/L).将6个月内出现疾病进展的患者分为原发性耐药组(n=19),其余患者为对照组(n=43).比较原发性耐药组和对照组的基线特征和PIV.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IV对原发性耐药的预测价值,依据PIV的最佳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PIV组和低PIV组,比较高PIV组和低PIV组发生原发性耐药的比例.单因素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原发性耐药的影响因素.结果 耐药组PI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1).PIV预测免疫联合化疗原发性耐药的曲线下面积为0.725(P=0.005),敏感性63.20%,特异性79.10%.高PIV组胃癌患者发生原发性耐药的比例明显高于低PIV组(57.14%vs 17.07%,P=0.001).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IV、腹膜转移是原发性耐药的危险因素(P=0.005,P=0.092).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IV是晚期胃癌患者免疫联合化疗原发性耐药的独立预测因子(P=0.007).结论 基线PIV与HER-2阴性晚期胃癌患者免疫联合化疗原发性耐药有关,PIV对HER-2阴性晚期胃癌患者免疫联合化疗原发性耐药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泛免疫炎症值胃恶性肿瘤免疫治疗原发性耐药

    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sLOX-1、Omentin-1、MMP-9水平检测的意义

    龚世凤张玉惠王欣欣谢洛洛...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oluble lectin-like oxidized LDL receptor-1,sLOX-1)、网膜素-1(omentin-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水平检测在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60例H型高血压合并AIS患者(研究组)和60例无AIS的H型高血压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清sLOX-1、Omentin-1和MMP-9水平检测,对比两组的检测结果差异.研究组根据预后情况的不同分为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两个亚组,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血清sLOX-1、Omentin-1、MMP-9联用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相比对照组,研究组的血清sLOX-1、MMP-9水平更高,Omentin-1水平更低(P<0.05).相比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的糖尿病、高脂血症者占比、Hcy、sLOX-1、MMP-9水平及入院NIHSS评分更高,Omentin-1水平更低(P<O.05).糖尿病、高脂血症、sLOX-1、MMP-9和入院NIHSS评分高均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mentin-1为保护因素(均P<0.05),Hcy不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ROC显示血清sLOX-1、Omentin-1、MMP-9诊断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值分别为0.686、0.831和0.832,3项指标联合诊断的AUC值为0.949.与血清sLOX-1、Omentin-1、MMP-9单用相比,3项联合诊断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值更高(Z=2.946、2.564、2.606,均P<0.05).结论 血清sLOX-1、MMP-9水平升高和O mentin-1水平下降与H型高血压合并AIS的发生及病情进展有密切关联,3项指标联用对患者预后不良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H型高血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网膜素-1基质金属蛋白酶-9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危险因素分析

    公绪飞程辉訾力郭明晓...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anastomotic leakage,AL)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临沂市人民医院普外科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2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有无AL的发生分为AL组(n=14)和非AL组(n=267).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本研究中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后14例患者发生AL,发生率4.98%.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术前肺功能不全、术前新辅助治疗史、肿瘤侵及贲门、切除程度、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患者的年龄(P=0.007)、肿瘤侵及贲门(P=0.015)、切除程度(P=0.003)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后AL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不小于65岁、肿瘤侵及贲门及术式为全胃切除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后AL的独立危险因素,外科医师应对以上因素采取一定预防措施,以期降低AL的发生率.

    胃癌吻合口瘘危险因素

    腹腔镜李金斯坦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

    何江张良赵晶晶高楠...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李金斯坦疝修补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收集2020年5月至2023年12月于东台市人民医院诊断为腹股沟疝且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50例,其中采用腹腔镜李金斯坦疝修补术(简称"腹腔镜组")20例,采用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简称"传统组")30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国际视觉类比评分、术后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全部患者均成功完成腹股沟疝修补术,与传统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能够明显缩短术后住院时间(P<0.05),术后疼痛国际视觉类比评分降低(P<0.05),且术后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及C-反应蛋白较传统组明显下降(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本组有限的病例资料初步得出,腹腔镜李金斯坦疝修补术安全、有效且美容效果好.

    腹股沟疝腹腔镜美容

    BRCA1、Ki67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征象相关性

    解子锋陈淼娟王晓萌赵园龙...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中BRCA1、Ki67的表达与超声征象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4年6月乳腺外科病区的IDC女性患者125例,统计IDC 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 过表达型及三阴型4种分子分型中BRCA1、Ki67阳性表达率,分析BRCA1、Ki67表达与超声征象的关系.结果 BRCA1、Ki67阳性表达率在IDC4种分子分型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RCA1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形态、后方回声、钙化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与后方回声、血流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形态、钙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RCA1和Ki67的表达在IDC的4种分子分型中存在关联(C=0.232,P=0.0095).结论 BRCA1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Ki67与后方回声、血流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BRCA1、Ki67联检对不同分子亚型IDC有较好的预后评估价值,为乳腺癌非手术治疗、术前诊断及术后评估提供依据.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征象分子分型BRCA1Ki67

    3.0 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评估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临床价值

    周海燕钟亚鼎陆启芳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3.0 T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并采取nCRT治疗方案的60例LARC患者为样本.患者治疗前后均完成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常规扫描+DWI).根据治疗前及术后病理分期将患者分为T-降期和T-非降期,比较两组nCRT前后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ADC值变化量(ΔADC)及ADC值变化率(%)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治疗前ADC值对nCRT的预测价值.结果 60 例患者 T-降期 35 例(58.3%),其中 12 例(20.0%)获得病理完全反应(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T-非降期 25 例(41.7%).患者 nCRT 治疗前 ADC 值为(0.84±0.19)×10-3mm2/s,治疗后 ADC 值为(1.25±0.22)×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降期组和T-非降期组nCRT前后AD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T-降期组ADC值低于T-非降期组,治疗后T-降期组ADC值高于T-非降期组.与T-非降期组相比,T-降期组nCRT前后的ADC值变化量及ADC值变化率(%)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患者nCRT前ADC值低于T-降期组,nCRT后ADC值高于T-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DWI定量参数ADC在预测直肠癌nCRT的疗效中具有一定价值,治疗前低ADC值可提示更好的治疗反应性.

    新辅助治疗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